為什麼很多人抱怨自己工作沒有「技術含量」,而真正搞技術的有轉行做銷售?

時間 2021-05-31 18:13:52

1樓:liu

行業不同,技術含量不同。

隔行如隔山,真話。

轉做銷售,你的角色轉換難度也很大,要學習的東西很多。情商要高,這個是鍛鍊不來的,掂量下自己的優略,綜合考慮做判斷

2樓:

半導體行業裝置商,做過裝置安裝和運維,目前做營業。

初步掌握一台半導體裝置,需要多久呢?帶我的師傅說最少3年;想精通呢,10年朝上吧。而所謂精通,也不過是勉強做一做運維,真出問題了還要請原廠的專家來解決。

學了10年技術,和客戶關係好的人可以自己開公司承包裝置的運維,掙點辛苦錢;更多的是一年300天奮鬥在客戶現場加班至深夜,出了問題第一時間要趕到還要被客戶罵個狗血淋頭的可憐現地擔當。

客戶請一位原廠工程師工作8小時,需要支付 2500/人。而我當時的實際到手工資是7000/月。

就寫這些吧。

3樓:Jason

我是機械行業的,傳統行業,感覺做技術確實已經很難創新,收入也很有限,做銷售收入明顯高於做技術,觀點可能侷限於所處環境,但目前基本都這樣。

4樓:棵棵噻哩

說一下我的看法,可能不準確,望大家不吝賜教。

技術談到傳統行業,就證明這個東西已經經過很長時間的發展,技術的發展已經比較成熟,很難再去取得實質性的技術進步,這是背景。技術的另一種作用是通過改進工藝及管理辦法,節省成本提高效率,這個有點和反腐類似,會涉及到既得利益者的利益,阻力很大。還有一點,比如說我是做窯爐相關的,之前乙個公司大概花了5年的時間去摸索一條新式隧道窯的操作技術,每天的成本大概是4W,經過5年依然沒摸清楚弄明白(這裡面也有很大一部分人為的因素),傳統行業去培養乙個技術人才花費是很大的。

要問為什麼老闆還花這麼多錢在這個廠上,廠長是老闆女婿,換做是乙個非親非故的,誰會培養你。所以技術大多成了乙個混資歷的過程,成為了乙個共識,但是更有一些現實的例子,浪費了青春,技術和收入都沒有的前輩,讓後生望而卻步。

5樓:球衣扎在秋褲裡

為什麼很多人抱怨自己工作沒有「技術含量」,而真正搞技術的有轉行做銷售?

這是個普遍現象。

社會上所有工作不外乎分為營銷、技術、行政三大類。所有的工作都可以歸類到裡面。

乙個年輕人在缺乏社會資源的情況下,為了增加自己的話語權,得到更多的認可,應當選擇也必須選擇技術類的工作崗位。

如果剛出來就做行政,只能做財務、人資、前台這類低層次的崗位而且也不會得到更多的資源;剛出來就坐營銷,也行,但是你看不到這個行業的核心,混不到相應的人際關係,多年以後也僅僅只能停留在乙個營銷崗位上,得不到想要的社會資源。也就是說,這兩種情況,會把自己做「死」,把自己陷在乙個狹小的空間裡。

相反如果技術類的為了追求權力?或者更高的收入提成,轉向那兩個方向的話會有著深厚的積澱,他了解生產一線的全過程,知道這個產品的結構和核心所在,更重要的是他的交際面絕對會更廣闊。這才是真正的營銷。

行政也一樣。 所以技術類的工作是在乙個行業內想要上公升的必要積澱。

為什麼很多人會抱怨自己的大學?

小兔sense 分兩種情況 一種是大學真的不好,本身制度不科學,有違公平公正的競爭規則,或者想學習全班全系沒有乙個上進的都在混日子,這方面我了解不多,據我所知佔極少數。但想取得進步的人不會被周遭環境所困住,千方百計創造機會,朝著方向堅持不懈的努力。沒有太多時間用在抱怨學校上,只是客觀陳述事實。另一種...

為什麼很多人總喜歡抱怨自己是單身狗啊,特別想要脫單?

變身美少女戰士 因為就是真的會覺得孤單啊,尤其當到了23歲以上,身邊同學都差不多有結婚物件的時候,或者看著她們每天或幸福或抱怨男朋友的時候,就會覺得啊,我也想要乙個很合適的男生在我身邊。可惜,就是遇不到對的人,自己也覺得很無奈,可是這種事情大概是世界上最不能強求的一件吧。只好等待。 開心 愛與孤獨,...

為什麼很多人想去銀行工作?

哦皮夾克嘟啦 當下,能活著就好 然後在盡自己做大的努力為人民服務就可以了 如果都討厭那誰去做這件事 如果都不做 世界還能運轉嗎 每乙個崗位,無論幹什麼都是很重要的,在為別人為自己努力著就可以啦 簡單唄,真不是拉仇恨,因為銀行是乙個挺看重學歷和學校的地方,如果你這兩樣都還不錯,專業知識說得過去,那進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