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自己行業前20 前2 和前0 5 的人 感受有什麼不同?

時間 2021-05-30 08:50:22

1樓:吳厝坑

鋼貿行業。

前20%身邊一大把,自己身在其中沒什麼特別。感覺跟上了非985,211的一本省屬大學一樣。

前2%,認識的人裡面處於這個位子,也就是大家公認的「會做人」的傢伙。感覺高三考生看華東五校一樣,感覺牛,但是總有一絲絲不足。

前0.5%,高三學渣在眺望高考狀元級別了。在省級的商會擔任副會長,或是行業商會擔任重要位置。就是說他們已經走上鄭商經營的大道了,少數還聯姻。

2樓:

20% 很忙,錢不夠

2% 忙\無聊\宅,錢夠用

0.5% 你不是乙個人在戰鬥,能用錢解決的那都不是事兒,折騰\冒險

以上純屬YY,摺疊我吧……

3樓:

成為自己行業前20% 前2% 和前0.5%的人,感受有什麼不同?乙個人 ,從良好到優秀, 再到卓越這期間,心態會有怎樣的變化?

變化時必須的,但萬變不離其中:植物的頂端優勢,人生的金字塔!最終結果就是「高處不勝寒」。

4樓:唐夢

成為20%會高興,成為2%會驕傲,但當做到0.5%的時候,內心卻不會有任何喜悅。因為你知道,為了到達現在的位置,你付出了多少汗水與努力。

在接近極限的狀態下每取得一點點的突破,都是那麼的得來不易。你會明白你所獲得的,都是你應得的,天道酬勤,不過如此而已。

5樓:

以公務員系統為例

20%的話大概就是個科級。

2%的話大概是個廳局級。

0.5%大概是個副省級。

你問我神馬感覺?我乙個分母咋知道。。。

6樓:淺草紅團

都是高大上的回答,提個稍微跑題一點的。所在行業每年只服務於不足幾千人。而且並不是什麼高大上的客戶,都是普通人。

於是,任何乙個做了超過一年的業內人員都是20%,每個業務骨幹都是2%,幾個老闆就是0.5%。沒有那麼多天賦和機遇,沒有那麼高和那麼寒。

大家就是默默努力,試圖做的稍微好一點,而已。

7樓:張小放

知道的/會的越多,越感受到自己的不足和淺薄,看著團隊中依賴的目光,同事徵詢的眼神,老大信任的態度,也越來越覺得責任重大。

士兵突擊中有一段話,原話記不清了,給我的震撼很大:

我敬佩的一位老前輩,戎馬一生,每次作戰部署他費盡心血,卻不敢妄談勝利,他只想部下在戰爭中能少死幾個!他說這是軍魂!

我是做地產的,無論做過幾個類似專案,面對新的專案,卻越來越不敢說自己掌握了規律,一定能搞定這種話,戰戰兢兢,深思熟慮,以求不負所托,不忘初心。以上。

8樓:

這個不知道和行業倒數第一倒數第二到中游的感覺一樣。

先會感覺很爽,然後慢慢疲憊。

先爽是因為發現身後的人越來越多,疲憊是應為發現了前面有一些人你永遠都無法超越。

美國法學院JD前14自費和前20全獎的優劣分析?

先說背景,T15 20某校JD在讀,半獎。感覺國內學生確實有過於迷信T14的傾向。身邊美國同學放棄CLS放棄Chicago來我校的都有,放棄T10的那就數不勝數了。當然美中國人擇校考慮的因素可能比我們多一點,但至少也能說明一些情況。個人感覺真正make a difference的是T6和T3,這兩個...

sin k 2 的前n項和有界嗎?

johnmoses 把第乙個答案的思路整理一下吧。我們要用到乙個引理 就是Weyl sum estimates的特殊情況 引理 對任意的整數不同時為和任意實數,有.下面用這個引理證明這個求和發散。固定乙個正整數,那麼由引理,對任意的整數,可得 這就是所謂的平均值為 這就是所謂的方差為 當的時候,這就...

NBA 2K20 前二十能力值公布,詹姆斯倫納德並列第一,你有什麼看法?

健哥 這個能力值玩過2K的人都知道,稍微改一下無關緊要的屬性,能力值就可能上下浮動很多,比如體力 抗受傷能力 關鍵球能力等等,這些能力值少個幾點,在玩的時候完全無差別。還有,比如罰球加幾點,總能力值可能無變化。所以這個能力值不管多少,重要的是有沒有加在關鍵的屬性上,或者說實用的屬性值是多少,比如總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