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常見的思考盲點或思維漏洞有那些?

時間 2021-05-11 11:55:07

1樓:koori

我認為有如下常見的盲點或漏洞:

Top1,認為勤奮成功,懶惰失敗。

勤奮或懶惰不是計畫成敗的原因,只是計畫成敗的徵兆,成功概率大就勤奮,概率小就懶惰。

Top2,認為應該破除定勢思維。

定勢思維不是枷鎖,而是指南針,如果我要講乙個砸缸的故事,你想到的不是司馬光,而是Quattroporte辦公室的金魚缸,那你的指南針出了問題。我們只能讓指南針更準,而不是不用。

Top3,認為細節是關鍵。

細節再重要也重要不過大略,也代替不了大略。就像槍法練的再好,也代替不了戰略。大略不夠,細節來湊,明顯是錯誤的。

Top4,認為邏輯總是好於直覺。

邏輯能讓思考走得更遠,但直覺可以讓思考走得更快。有時候我們需要遠,但更多的時候,我們需要快。

2樓:智慧型女神阿庫婭

什麼是以心觀心?

示範:自問,你怎麼看待你的思想?我覺得我很智慧型。

你怎麼看待你覺得你很智慧型?

我覺得我覺得我很智慧型很智慧型。

……你怎麼……

別問了,我根本不存在。

等等,是誰不存在?

3樓:益氣

絕大多數人的一生中最大思維漏洞

對於:複利規律

缺乏深刻的理解與實行

複利規律看起來很簡單

但背後隱藏的力量是世間最強大的力量

時間的力量

時間的力量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不以人的能力為轉移

不以人的環境為轉移

所以在思考的時候

第一準則必須以終點為開始

而人一生有多少時間呢有限的

雖然有限但人極容易忽視時間的流逝

忽視的產生就在於極其細小而不宜察覺

複利就產生在極其細小中

這就是時間

當過5年10年20年30年50年80年後

產生顛覆性的結果每乙個人都是顛覆性的結果

因為在一生的角度

你的人生不以一時的漂亮/聰明/能力/背景/環境來衡量而以整體的綜合的結果來考量

所以做決定思考的時候

必須以複利的角度

以最終的角度

來進行而不以一時的得失來思考

因為你負責的是你自己整個人生

而不是一段人生

不是一時人生

不是一刻人生

從財富的角度

也是如此

人生只要富一次就足夠一般人一輩子的花銷了

為什麼富一次就足夠了?

因為錢自身就會生錢

複利的觀念與實行

需要一定的閱歷與智慧型

看的足夠遠

做的足夠深

其實很簡單:專做一件事情,做50年,絕對是這個行業的祖宗輩領導人了任何行業都適合

因為:全世界這樣的人萬分之一都沒有

但全世界絕大部分人都要活70年以上

關鍵在於信與做

惟精惟一

《資本論》不就是這樣來的嗎

巴菲特不就是這樣成的嗎

原子彈不就是這樣造的嗎

電不就是這樣發明的嗎

中國不就是這樣發展的嗎

個人觀點

4樓:公孫玉勃

細節,,,,舉個例子——別人的動機。我們思維方式的侷限性決定我們在平常生活中,忽略很多細節,但是往往是這些不被注意的細節在推動事物的發展(動機也是細節的一小部分)。動機是乙個人最初的目的,但是由於事物總是處在變化中,目的(也就是人最初的動機)也就隨著事物的變化而變化,到最後,往往是最終的目的和最初的目的截然相反。。。。。

你在生活中有哪些強迫行為或思維?

桌子上亂的時候可以很亂,但是整理的時候又一定要整得乾乾淨淨。出門前總是要摸自己口袋三次,確定帶了鑰匙和手機和校園卡再出門。收集資料和許多檔案的時候一定要把所有的檔名稱和格式整理成一致。最好能編上號。英語閱讀理解不能跳讀,一定要乙個詞乙個詞看過去,不然總是覺得沒看明白,還得再回來重複看一次。1 零食還...

如何簡單的理解邏輯思維在生活中的應用?

延媽.GIF 我認為的邏輯思維本身關乎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一道複雜的問題如何解開,一步一步的邏輯要環環相扣。比如,簡單的應用題可以用方程思想,轉化成數學公式來解,實際上是對邏輯的一種轉化,把未知的東西表示出來,用所有條件列成方程。對於乙個邏輯清晰的人,一步一步計算其實也可以很輕鬆的解出最終答案。這種...

理性分析與辯證分析,的思維方式在生活中是會不會讓別人覺得很煩?

7.便士 為什麼?他們不會這樣去想,就可以肆無忌憚的嘲笑諷刺別人了嗎?就像一群不思考的人去嘲笑那些思考的人,哈哈,思考有什麼用?這就和一群不努力的人,嘲笑那些努力的人一樣。為什麼要去在乎一群差的人的言論? 紅鏡子 如果你在家裡會被家人說 忒較真 而你認為原因是自己 太講道理 堅持辯證分析 那可就大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