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小時候覺著很正常的言論,長大後突然感覺其實挺不女權的?

時間 2021-10-19 23:16:15

1樓:巧克力盒子

小時候作為乙個女孩子,洗碗、做家務是你的份內之事」

「被子也不疊好,以後嫁到別人家,人家怎麼說你」

高中填志願時

「女孩子要選擇乙個比較穩定的工作,以後方便照顧家庭」

諸如此類,不勝列舉。做家務,整理好儀容儀表,的確是應該多多少少要掌握的。但並非是哪個人的分內之事。

現代社會,女性不再是大多數都是家庭主婦,以照顧家庭為本職工作。女性有著自己的工作,卻依然承擔著大部分照顧家庭的責任。

什麼時候能開始減少這樣的言論呢?也許可以從我們這代開始。平等地分擔家務,分擔照顧家庭的職責,減少喪夫式育兒。

2樓:在路上

媽媽對女兒講,家裡條件不好,你別上私立了,讀公立吧。

女兒懂事,說:嗯嗯好。

女兒放棄了自己讀的私立中學,讀了乙個髒亂差,各種差的中學。

兒子到了初中託人辦到了私立中學。

女權嘛?沒有,傳統的重男輕女思想罷了。

女兒長大了。

爸爸對女兒說:找個條件好的,要20w彩禮,你弟弟才能買房子結婚。

女兒說:這麼多年了,啥都是弟弟弟弟,我不是你女兒嗎,能為我考慮一下嘛。你是嫁女兒還是賣女兒,早知道你這麼不待見我,怎麼不在我小時候掐死我。

爸爸說:不是啊,不是那麼回事,我也疼你啊,只不過你弟弟也得結婚生子,你忍心嘛。

女兒含著淚:我不嫁了。

媳婦不聽話,揍她一頓就老實了。原來成天七八的,打了兩回不都老實了。

這樣挺不女權,挺不爺們。

3樓:敬曦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為什麼沒有嫁出去的兒子潑出去的水?出嫁了就不是家庭中的一員了嗎?就是外人了嗎?憑什麼女孩子出嫁後就沒有家了。

結婚,是兩個人在外面重新組建乙個新的家庭,而不是誰嫁給誰,誰娶了誰。

4樓:追劇學者

小時候經常聽到,你是姐姐,要讓著弟弟妹妹。你是女孩子,不要玩這樣的遊戲,這是男孩子的遊戲。

可是結果卻是,有些確實是對女孩子的歧視,我們小,並不代表我們什麼也不懂。大人總是覺得小孩子懂什麼。

其實現在想想,家長無非就是懶惰,不想讓孩子過於活潑和叛逆,認為女孩子就應該溫柔,就應該溫順,不能喜歡一些簡單粗暴的玩具。

再者說,孩子們思想都很單純,家長總是居高臨下對待孩子,這真的是不公平的。所以,我們大人朋友們在面對孩子的時候,千萬不能想當然的就把話說了,而是要明白,所有的話,對你的孩子都是會有影響的。

不要因為我們的一句話,毀了孩子的一生。

5樓:千尋解憂鋪

誰讓你是個女娃?縫補漿洗、燒水煮飯是天職,祖祖輩輩都是這麼過來。

小時候這是我聽得最多的一句話,作為家裡唯一的女娃,父母在外邊忙,特別是縫補漿洗哥哥弟弟是指望不上的。

衣服破了自己補,衣服髒了自己洗,還要洗全家人的衣服、被褥,這些天生就是女人做的事兒,這話不僅倒背如流,鄰居同年齡的姐姐妹妹都是這麼做的,自己也是這樣做的,覺得這句話挺正常的,沒有什麼不對。

那時候沒有洗衣機,也沒有自來水,用乙個背篼背乙個盆,到小河邊兒去洗,一道高高的攔水堰壩,大約40厘公尺左右寬,把河道一分為二。

堰壩下面安全但水質不好,壩上河岸兩邊各有道乙個高高的石梯,臨近水面有兩個大石墩,是最搶手的位置,去晚了被別人佔據,只能端在壩上洗,如果洗床單、被子就麻煩了。

我七、八歲就開始上壩洗衣服,被單浸濕後非常非常重,小心翼翼地蹲下,一點一點地抹肥皂或是皂角液,再用刷子一點點刷,然後用乙個木製的魚形的棒槌使勁敲打,反覆漂洗。

冬天的水很冷,手經常皸裂,滲血,往往是舊傷沒好新傷疊加。

最後的清洗難度很大,得站在高高的堰壩上清洗被單兒,不使勁洗不乾淨,勁大了容易重心不穩。

記得有乙個比我大的女孩,清洗衣服的時候掉了下去,摔斷了腿,現在走路還有點跛。

那時候,最怕臘月,要搶晴天清洗全家所有的衣服被褥,小小的人望著小山一樣的髒衣服,發愁不已,老是想:下一輩子一定變個男孩子。

多年後,暮然回首,真的發覺這句話不僅太不女權,也太苛刻女孩子了。

幸好現在社會進步,條件好,有洗衣機可以代替了。

6樓:李輕寒

女孩要有個女孩的樣子。前因後果多半是調皮搗蛋了,穿「奇裝異服」了,說話大大咧咧了,爭辯了,站姿坐姿不好看了,等等吧。哈哈,的確都是小毛病沒錯,但現在想來,男孩就沒這些毛病嗎?

誰規定的女孩是什麼樣子,男孩是什麼樣子?

7樓:雙影霓虹

男主外女主內

這應該是一句老生常談的話了吧,小時候覺得沒啥,爸爸只負責在外掙錢養家,媽媽要負責家裡所有的各種家務雜事。現在長大結婚了,憑啥呀!夫妻雙方同樣有工作,有事業,卻還要說男主外女主內!

男的回家啥事不幹,女的除了上班還得繼續做飯洗衣收拾家看孩子人情世故禮尚往來.……

8樓:慕塵

小時候經常聽見大人們說,男孩女孩都一樣,但事實上差距很大。

就比如我們家,我們家姐弟三個,在我和妹妹出生的時候奶奶回去看了一眼是女孩就走了,在媽媽生了弟弟的時候,奶奶足足來家裡呆了乙個月還沒有走,媽媽還跟奶奶開玩笑的說:快回家吧,我公公乙個人在家也不行,而奶奶卻說:我再呆兩天,家裡沒事。

小時候的我們覺得一切也都正常,但是大一點你會覺得老人重男輕女的思想還是挺嚴重的,好像是在告訴我們,女孩無足輕重。

9樓:蘇沫兒

小時候感覺真的挺正常的,因為村里大人都那麼說,所以我在未明事理之前一直也覺得就是那樣。

第一句話:跟媽把碗收一下,女孩子要多學學,不然結婚了公婆不待見。

譬如這類的還有什麼學縫衣服,包餃子以及炒菜等等。

而我弟呢,每天吃飽了撂碗就去玩了。

後來才回過味來。

為啥女孩子就要做家務,男的就可以無憂無慮的出去耍?

為啥學做家務就是為了結婚後服務公婆?

簡直是強詞奪理。

第二句話:媳婦兒,爸的衣服髒了,你去洗一洗,我要出門去二狗家耍牌去了。

這個句式也挺常見的,我爸總喊我媽你去……

他自己從來都不幹,只是出去玩或者看電視。

錢是我媽掙,娃是我媽看,活是我媽做,我爸卻心安理得當他的大老爺。

我感覺我爸挺不尊重我媽的。

第三句話: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我們村里都這麼說,連我結婚的時候我爸都公然這麼告訴我的,說什麼你以後是人家的人了,我的義務結束了之類的。

什麼鬼道理,結婚了就不是她女兒了嗎?

現在想來還是挺無語的,不僅僅是挺不女權,更多的是有點心寒。

10樓:梅子飯糰

我這裡就不要說女權這樣的極端詞彙,我單單是從生活和家庭的角度來看一些事情,小時候很傻很天真認為就是媽媽不對或媽媽做的不好,現在長大了明白了好多事情本應該是一家人都有義務去做,有些委屈本不該承受,為什麼這些都怪媽媽乙個人,不應該是爸爸一起分擔嗎?

1、衣:

小時候:每次穿衣服看到衣服沒洗乾淨,第一感覺是找到親媽各種責怪,我爸也是襯衣領子最容易髒了,洗了還有痕跡就各種責怪。

現在:我會心疼媽媽年紀這麼大了,還要給一家人洗衣服。然後會默默買一台功能更好用的洗衣機,然後跟我爸說,」你如果覺得我媽洗的不乾淨,你自己去洗吧,媽媽要洗這麼多衣服肯定腰痠背痛的「

2、食:

小時候:我媽年輕時結婚前也是不會做飯的,結婚後慢慢學著做飯,有食材但是不會做,就東家問西家問問。我和爸爸還嫌棄媽媽做飯不好吃。

現在:媽媽的廚藝在家常菜方面已經很棒了,但是偶爾爸爸會說沒有某某餐廳的好吃,然後我會跟我爸說「你覺得媽媽做飯不如某某餐廳的飯好吃,你自己去做吧,畢竟你也沒有帶媽媽去吃過」

3、住:

小時候:家裡家務活都是媽媽做,偶爾放假回家我會幫著做,但是爸爸是絕不做家務的,爸爸覺得「男主外,女主內,家務活不是我的事情」,所以小時候從沒見過爸爸拖地擦桌子等等。

現在:依然是我媽媽在做家務,偶爾我幫忙。我爸是十指不沾陽春水的。我感受到社會在慢慢發展的過程中我們這一輩的男孩子已經有主動合作承擔家務的意識。

4、行:

小時候:出去旅遊等活動時,我媽總會準備好各種食物和日常用品、衣物行李等等。但是在旅行中,如果發現爸爸身份證沒帶或衣服少拿了,肯定又是被爸爸一頓責怪。

丟了什麼東西也是因為媽媽沒有收好,最常見的一句話就是「媽媽,我的某某東西你放哪了」、「老婆,我的某某東西你放在哪了」。

現在:這些自己的重要行李物品一定是自己來做或臨行前再檢查一遍的。而且有些屬於自己的私人用品,媽媽根本就不會去動,反而責怪媽媽亂放了自己的東西。

我記得那時媽媽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你的東西我背在身上了嗎?我怎麼知道在哪」,然後再很耐心的幫我們找。

11樓:懶媽育兒

1、女孩子要聽話,不能像男孩子那樣頑皮搗蛋。

2、女孩子讀那麼多書沒用,以後還不是嫁人,生孩子帶孩子。

4、你這不能生孩子的我不敢介紹給別人。(不止以前,生孩子現在依然是大部份人評判乙個女人要不要得的標準。)

5、肉不多,先給弟弟吃。弟弟小,玩具給弟弟玩。弟弟要看書,這些碗你洗一下。

6、家裡錢不夠用,你哥哥要上大學,你就不上了吧。

12樓:水窮雲起

有乙個耳熟能詳的成語——舉案齊眉。

常被用來形容夫妻互敬互愛。出自《後漢書·梁鴻傳》:

「為人賃舂,每歸,妻為具食,不敢於鴻前仰視,舉案齊眉。」

故事說的是:東漢學者梁鴻回家鄉時,有許多女子想嫁給他,他都謝絕了。

有個叫孟光的女子雖然生得又矮又胖,但品行修養很好。孟光也在拒絕了許多人的登門求婚後,30多歲如願以償地嫁給了梁鴻。

婚後,梁鴻和妻子種地、織布為生,日子過得幸福和睦。後來梁鴻因在一首詩中觸犯了漢章帝,夫妻倆不得不流落到吳中。

每天梁鴻幫人幹完活回來,孟光總是低著頭,把準備好的飯菜用托盤舉到跟眉毛平齊的高度侍候丈夫用餐。

舉案齊眉共白頭,也常用來祝福夫妻可以相敬如賓,共度一生。

但是可是,你細思細想細品,作為乙個女人,你會願意一輩子這樣與人舉案齊眉嗎?

13樓:木子aaaa

1.女生必須學會做飯做菜洗衣服,不然以後嫁不出去。

(這話我小時候經常能聽到大人說)

2.弟弟哭了,必定是姐姐做錯了,總歸就是重男輕女,男生金貴點吧。還有就是,你是姐姐,你應該讓著你弟弟。

(這個是我最近從我小表弟和小表妹那看到的)3.你就和你媽一樣,牙尖嘴利的

(總之,每次罵人,有什麼缺點,總能帶到媽媽身上)4.生了三個都是女,必定是這個女的有問題或者身體不好等等原因(以前小時候聽大人講閒話嘛,總之什麼事都能扯到女的身上)5.為什麼你姐姐都可以考90分,你就考不到(某家長教訓自己兒子的話)

暫時能想到的就這麼多,但是21世紀了,雖然有些人過分強調女權什麼的,但是還是有很多落後地方,也會出現上述的例子。總之,希望男女平等能夠深入人心?!或者遍歷全中國吧。

興許我對「不女權」這三個字理解的不太透徹,有人扛的話,扛就是你對。

有哪些小時候的動畫片值得二刷?

141592653 成龍歷險記 已經快六七刷了 喜歡小玉 老爹 龍叔,還有特魯 有時候覺得裡面的反派也挺可愛的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老爹的經典台詞 妖魔鬼怪快離開,妖魔鬼怪快離開 還有龍叔的 倒霉,倒霉,倒霉 感覺看多少遍都不覺得膩,哈哈哈哈哈哈哈 孤樓殘月夜 超獸武裝 這部動畫片以前只知道變身很帥,後...

有哪些小時候喜歡看的電視劇集 電影?

哈語貓裡 西遊記八大豪俠 少年包青天 大清後宮 精衛填海 仙劍奇俠傳系列 至尊紅顏 御前四寶 最近喜歡的 雲巔之上 鬼怪匹諾曹 以你為名的青春 龍珠傳奇 狼幹劫狐狸的夏天 最好的我們 知了知了 武俠仙劍佔大多數 天地傳說之魚美人 聊齋系列 仙劍奇俠傳一 仙劍奇俠傳三 浣花洗劍錄 七劍下天山 天涯明月...

各位都有哪些小時候的奇思妙想?

阿怪不將就 小時候我以為人的心臟,就是胸口位置有個球,不斷地彈起落下,每次彈起的高度幾乎跟上一次差不多,肉眼很難看到的高度差,所以它能彈很久很久,這就是我們老去的速度。最後的最後,這個球不再彈起,人就死了。小時候,我還以為,每條路只要一直一直走下去,無視障礙物撞過去,最終還是能回到原點,因為地球是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