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含量比較高的電影節和獎項有哪些?近幾年國產電影有哪些獲獎的?

時間 2021-06-09 19:15:02

1樓:「已登出」

比較有含金量的電影節是九個A類國際電影節,A類中包括了最有名的三大,坎城,威尼斯,柏林,接下來是洛迦諾,聖塞巴斯蒂安,卡羅維發利,東京,上海,開羅。國內的A類電影節就是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

電影獎的話,其實金馬金像金雞一直都是中國電影三大獎,雖然今年金馬出了不小的么蛾子,但是這跟它的含金量應該不掛鉤吧。此後是華表和百花,但是華表獎有時會停辦,百花獎被某一屆砸了口碑,今年才緩和一點。

當然各個國家的最高獎也是有含金量的獎,比如歐美那邊,美國奧斯卡,英國電影學院獎,法國凱撒獎,德國蘿拉獎,義大利大衛獎。亞太地區,日本學院獎旬報藍絲帶,南韓青龍獎大鐘獎。不過這些獎除了奧斯卡還有影響力和關注度,其他的華人參與不多,也就沒啥關注了

近幾年的電影獲獎,印象裡是這幾個,2023年刁亦男《白日焰火》在柏林電影節拿下最佳影片金熊獎和廖凡的最佳男演員銀熊獎,2023年馮小剛《我不是潘金蓮》在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拿下最佳影片金貝殼獎和范冰冰最佳女演員銀貝殼獎(其他的先不談這兩人的業務能力還是值得肯定的),2023年段奕巨集《暴雨將至》在東京電影節拿下最佳男演員獎,有漏的話再補充

坎城電影節對華語電影和華裔電影人的喜好程度如何?有哪些重要的時間節點?

陳齊雲 先縷清幾個獎項的關係,再羅列資料。評委會特別獎 評委會獎 評委會大獎 評審團大獎 金棕櫚獎 評委會特別獎並非常設獎項,除非有幾個評委對一部電影集體好感,而向組委會申請,屬於鼓勵獎。評委會大獎是評委會給沒得金棕櫚的影片頒發的更有誠意的鼓勵獎,可以叫二等獎,金棕櫚就是一等獎。說完這些,再刨掉雞肋...

《少年的你》取消柏林電影節展映,你有什麼看法?

小白小白 取消展映是因為後期製作來不及造成的僅僅粗剪就入圍柏林電影節可以說 少年的你 可以寄予厚望 喜歡請支援,不喜歡也請不要詆毀。尊重。都有付出,不要一棒子打死別人的勞動成果。生而為人,語言表達請善良,誰也不比誰高人一等。 說到抄襲,很多人會直接反駁說國內抄襲盛行不抵制。誰說不抵制了,不成功而已,...

威尼斯電影節 金獅獎和評審團大獎有何不同?

金獅獎是主競賽單元最佳影片,就是所有影片的第一名,評審團大獎 也叫評委會大獎 是所有影片的第二名,僅次於金獅獎,獎盃是一座銀獅,主競賽單元還有乙個獎項叫評審團特別獎,分量是排在主競賽所有獎項末尾的,屬於安慰性質獎項,獎盃是一座銅獅。主競賽單元七種獎項的分量排名就是金獅獎 評審團大獎 銀獅獎 最佳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