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包貝爾電影《我的青春期》?

時間 2021-06-09 06:09:57

1樓:Ron1986

青春有多夢幻,成長就有多殘酷。

這部電影絕不是喜劇,郝杰也不是拍青春喜劇片的爛俗導演。電影原名我的春夢,是個大膽的純文藝片,在審核制度下,改成了現在的樣子。是精品,絕不是爛片。

趙閃閃第一視角講述的青春,真實的像我們的昨天。這個視角下的李春霞,美麗、無暇,能讓任何男生心動。但這是真實和全部的李春霞嗎,並不是,她的移情別戀,選擇坐上陳浩南的電單車,都說明她也只是乙個普通、會犯花痴又難以捉摸的乙個女孩子,這也是她的青春期,僅此而已。

故事本應該在趙閃閃考學失敗,愛情無望,選擇上吊的那一刻結束,我相信真實的趙閃閃已經死掉了,所以我說這是乙個真實又無奈的悲劇。

關於上吊自殺我有幾個證據,首先上吊選擇會被人發現的地方本就不合理,此時父親不緊不慢的責備,也不合邏輯,鏡頭的最後也沒有任何人施救或者掙扎,按照此前的拍攝風格,救下人的一幕應該出現在電影裡。加上上吊前趙閃閃撕心裂肺的長鏡頭對鏡激吻,都是在暗示趙閃閃實際已經自殺身亡了。

後面的劇情實際並不存在,劇情越到後來越荒誕,很多地方沒有邏輯也沒有任何交代,就像是一場夢境,最後趙閃閃母親拉開冰封的房門一刻,導演徹底向觀眾攤了牌——這就是一場夢。電影最後,年少的趙閃閃和李春霞破雪而出,坐著雪橇車,唱著童謠,一起回家去了。

2樓:唐寅

今天中午無意之間在抖音上刷到了乙個片段,就去看了全片。看完只有兩個字:真實。我好像又看到了我的初中和高中時代。雖然我是00後,但一點也不妨礙我心跟這部電影接軌。

每個人心裡都有乙個李春霞,那個姑娘單純善良可愛,你看著她會覺得漫天Sunny是為她而綻放,但是因為種種原因不能跟她在一起,你相信緣分,說:只要有緣天涯不過咫尺之間。但是那一轉身卻真的就成了永遠,你見過越來越多的女孩兒,甚至有些比她還美麗,但是你總是覺得還是那個她最好。

過了幾年,你牽著她的手走在林蔭小路,你低下頭看著她覺得她跟她很像……

你結了婚,記憶裡的那個她也模糊不清,但始終還能記起校門前的那一束Sunny和她揚起的嘴角,你記得她喜歡乙個人在座位上靜靜地看書,她喜歡納蘭容若,徐志摩。你也記得第一次給她寫的詩,詩裡特地粘了一朵梅花。

我記得林夕寫了有一句話:閉起雙眼你最掛念誰,眼睛張開身邊竟是誰陪伴你一生的不是你夢中的那個她

愛的不代表合適

3樓:

看了4-5遍,前幾天又看了一遍無刪減版的,故事會更連續一點,會更有利於對於我的春夢理解,綜合比光棍兒差一點,美姐的話二人臺元素太正了

4樓:Skylersun

好的電影是能勾起人的回憶的,或者能讓人產生共鳴的,這部電影由於語言,和環境只能引起張家口那個同齡人的共鳴, 儘管從外面請來了知名度稍高的演員(包貝爾), 作為本地人,覺得是個好電影,但是比較『光棍兒』 差不少

5樓:呵呵

很棒的電影。尤其是前半段,和我小時候上學的時候差不多,自尊又自卑,坦誠、真實到不敢回憶,害臊到不敢承認。後半段有點跳,應該是剪了挺多的,但是,女主角說湊胡活的那段還挺拷問人心的。

裡面有好多張家口的本地方言,挺有意思的,不過外地的人們有些可能不太好理解。第一次發,不喜勿噴哈!

怎麼評價電影《我的青春期》?

不知名小知名 大致看了一下為數不多的評價,大多是說這個電影前三分之一還不錯,後邊太碎片化了。比如說怎麼就突然有人投資成導演了,怎麼突然就開始拍了。個人感覺還是有所鋪墊,比如說開始看到學生看電影,出現了幻想,後來李春霞在反駁他幼稚時,他沒有說話,說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後來直接到電影開拍,又到結...

如何評價電視劇集《我們的青春期》?

徐徐 請回答1988 是我看的韓劇中非常精彩的一部劇,雖然不是南韓人,但是南韓奧運會的背景 圍棋的背景,包括每天媽媽在家門口叫自家孩子回家吃飯的場景,無一不讓人動容 懷念,真的有深深的共鳴。我們的青春期 是超出我預期的。一開始吸引我,是因為宣傳的什麼國內的1988。老實話,前幾級,和其他人的感覺一樣...

如何教育青春期的孩子?

譚談教育 青春期的孩子,隨著大腦及身體各器官的發育成熟,生活體驗加深,不安和好奇心相互交織,心理極不安定,常常表現為諸多的反常現象或教育魚管理矛盾凸顯,教育孩子的基本對策就是 堵 疏 導 一 面對 反抗 難題要循循善誘。青春期孩子,反抗性極強。他們思維視角的變異與現實發生矛盾衝突而常常容易激動,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