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與火之歌中,為什麼羅柏一定要過孿河城渡口?

時間 2021-06-02 23:53:13

1樓:

由圖可知,羅柏(

Robb Stark )南下之後到達孿河城(The Twins)分了兩路,一路是盧斯(

Roose Bolton )率領的佯攻部隊,去拖住泰溫(Tywin Lannister )的西軍主力,而羅柏跨越孿河城從海疆城(Seagard)直線救援奔流城(Riverrun ),解奔流城之圍,羅柏的軍隊都是騎兵和步兵,三叉戟河(Trident)中的綠叉河(Green Fork)寬得嚇人,孿河城是渡過綠叉河最好的渡口,也是南境、北境之間最便捷的通道,孿河城發家也是因為當年的佛雷家(House Frey)佔據這塊渡口,想過去的都得給錢。

從泰溫的西軍角度,他的戰術並不是羅柏最開始預料的直奔卡林灣(Moat Cailin),而是選擇把河間(Riverlands)地掃蕩一空,把城堡乙個乙個拿下,蠶食河間地,圍奔流城而不打,最後把自己的領土跟君臨(King's landing)相連,靜待北軍主力野外決戰,可以說是戰國時期秦軍一般的打法。羅柏南下之後,18000人的北軍加上3000人的佛雷軍,有16000人的主力部隊是由盧斯波頓率領不渡河直撲泰溫的西軍主力的。盧斯的戰術設想是趁夜偷襲,不巧被西軍的亞當·馬爾布蘭(Addam Marbrand)率領的探路騎兵發現,泰溫轉守為攻,盧斯反應神速馬上撤退,主力部隊損失很小。

孿河城的佛雷家族一直是親西軍的勢力,而且兵力不小,憑藉天險應該是可以拖住羅柏的北軍的,所以泰溫一直駐軍綠叉河下游,料想羅柏是渡不了河的只能南下沿河走。沒想到凱特琳(Catelyn Tully)和羅柏成功說服瓦德·佛雷(Walder Fory),並跟其簽訂婚約,羅柏的5000騎兵渡河直奔奔流城是不在泰溫的計畫範圍內的。

泰溫的失算直接導致詹姆(Jaime Lannister)的圍城部隊沒有防備地遭遇了北境的5000騎兵,當時詹姆正率領幾百騎兵保護補給線,而沒有在圍城陣地裡,簡直就是被羅柏給Gank了。同時泰托斯·布萊伍德(Tytos Blackwood)率兵出城偷襲圍城營地,與羅柏軍會合,燒毀船隻,殘餘的西軍4000多人只能敗退金牙城。

從另乙個角度,佛雷家族是親西軍勢力的,縱使你不走孿河城而南下,前面是西軍主力泰溫部隊,後面隨時可能有3000以上的佛雷部隊偷襲和夾擊,怎麼看都必須拿下佛雷家族,否則北軍穩穩會被吃掉。

如何評價《冰與火之歌》中的羅柏

vc123 羅柏太年輕了,不僅政治上年輕,而是他本身經歷就少,才16歲。北境的反叛本身就是被動應答,在很多地方都不夠成熟,不過要說羅柏做錯了,也只能說年輕人總會做錯。 喜歡曬太陽的葡萄 乙個從小就以乙個領主和乙個大哥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的人。基本繼承了父母的政治覺悟及其侷限性。是個 好孩子 做的事情都符...

《冰與火之歌》為什麼取名叫「冰與火之歌」?

鹽選推薦 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內在式聚焦 冰與火之歌 嚴格地採用了人物聚焦,也就是說,敘述者的視角是與故事內部的人物角色的視角彼此重疊的,敘述者並不能獲得某種外在於視點人物的全知視野,並不能提供視點人物無法感知的敘事資訊。一方面,這樣的內在式聚焦,讓馬丁得以巧妙地控制讀者所能獲取的資訊數量,靈活地...

《冰與火之歌》中如果羅柏不悔婚,在當時的情況下,他自己的婚禮會不會是血色婚禮?

菸灰圈 波頓和佛雷的背叛不是因為羅柏悔婚。卷二中二丫在赫倫堡當波頓侍酒的時候他們就已經決定背叛了。佛雷一向要站在勝利者一邊,波頓想要的是北境。當時的局勢 黑水河剛打完沒多久,獅子玫瑰聯合,二鹿大敗,羅柏引泰溫回西境的計畫完全泡湯,臨冬城沒了,繼承人也沒了。這時羅柏還沒悔婚,或者至少這個訊息還沒來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