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現在gay圈低齡?

時間 2021-06-01 07:50:31

1樓:

gay圈也只是跟著大環境一起在變化罷了,大環境咋樣,gay也就咋樣,都是人,沒區別。

小孩子喜歡對自己所見進行拙劣的模仿,跟以前的小孩子看不出有什麼實質的區別,硬要說的話,就是對比我們更自信外放了吧。重點是在於性教育的缺失,對資訊的管控缺失。

2樓:肌肉鬆弛的夢

性取向的確定一般在青春期結束,10來歲的時候青春期懵懵懂懂應該有所感應到自己喜歡男還是女。不是低齡,只是現在資訊科技好,發育快,自我認同更早。

3樓:

並非只有gay圈低齡化,

飯圈、遊戲圈、文藝圈、各種圈,哪個圈子沒有在低齡化?

為什麼會低齡化?早年間他們接觸不到各種各樣的圈子,現在網路迅捷到只要看看手機就能接受到各種各樣的資訊,孩子也不例外。

就我看來,太多圈子滲透進小孩子的世界確實不算一件好事,因為他們不該過早地承受資訊焦慮的痛苦。我作為乙個成年人,深切地感受到資訊焦慮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有多痛苦,每天控制不住自己地熬夜刷微博抖音,隔幾分鐘就要去看一眼手機,沒辦法專注於生活和學習。

我不希望小孩把這個世界想得太複雜,每天被四面八方的資訊轟炸,該看喜羊羊的年紀就去看喜羊羊好了,沉重的社會問題暫時還不需要你們來傷春悲秋。

4樓:大漢天子

社會在發展,我們的意識也逐漸脫離傳統的認知。一些年輕人開始通過他們接觸的現代娛樂軟體(抖音快手等)確認自己的性取向並能獲得自我認同。我覺得這是乙個比較好的現象,畢竟是明晰自己思想的很重要的部分。

但是我覺得還得告訴他們乙個事實,即在他們的成長階段,思想還未有能理性掌控的時候不要急於確定自己的性取向,也不必為之煩惱。

5樓:小迷弟

網際網路和智慧型手機的普及,資訊增長與資訊傳遞零阻礙,導致低齡化趨勢。

沒有智慧型手機,而且大部分住校每週回家一次,通訊工具也就QQ,玩QQ農場漂流瓶的年代。只能沉迷學習了 。

6樓:中宮殿

1 人的性取向覺醒比你想象的要早。

2 青春期性取向模糊也是老生常談了。

3 性取向不是單純的異性戀—雙性戀—同性戀。而是乙個性取向光譜。甚至一些人還會在這個光譜上流動。

4 加強青少年的性教育。讓他們正確認識性取向問題。

7樓:微風過涼無痕

感覺是腐文化的快速傳播,現在資訊良莠不齊傳播極快,還沒有很強的判斷能力。並不是不贊同腐文化,只是覺得暫且不適合低齡化的孩子過多的進入生活。

最反感的是生活中只要是兩個男孩子一起玩(親密行為)就說人家搞物件,高中的友情真的是最珍貴的,別老想著人家是基。中國的現狀是男女生不能戀愛,男男一起玩就是搞基。

作為老gay,給小萌新的忠告。

8樓:要捏我的臉嘛

說明社會對gay的接受度逐漸變大我第一任28歲他和我說他和我一樣大的時候完全不敢和任何人說他是gay 他說他初中的班裡有個人是gay被意外知道家裡斷絕關係被帶過去看精神病醫生在家裡被打在學校被孤立

現在雖然還是有部分人不理解但是還是很多人會理解的一開始的不理解只是他們對你不了解

我初中開始全部人都知道我是gay沒有對任何人隱瞞一開始很怕後面就無所謂了隨便別人怎麼看因為我就是我。家裡長輩除外 ,打算等以後有穩定收入再說

所幸我的每乙個朋友都對我充滿包容我記得前面我剛上大學的時候開學自我介紹我說我是gay 我記得全班都在鼓掌說我好樣的加油我以為到了新環境會被鄙視會被孤立但是沒有還有個關係很好的男孩子我追過他的那個我在另乙個貼寫過他一開始對我充滿敵意。後面認識熟了和我關係很好。

所以我不看過去也不看未來我知道最好的就是現在

如何看待原耽圈低齡化現象?

媽咪媽咪吼 原耽低齡化確實烏煙瘴氣,可是這個圈子十年前就是這個鬼樣子的了,刷負 鑑抄 網暴 撕到作者退圈的事一直都有。吃瓜 把時間線吃全了,就會發現低齡只是催化原耽圈某些粉絲更肆無忌憚作惡的其中乙個因素。 這邊風景 十分不好,非常不好,但事實上就是有非常多的未成年人在看耽美在磕男男cp,這一點從魔道...

請問大家如何看待gay圈有的同志「老公」「姐姐」「妹妹」互稱的現象?

emmmmmmmmm 怎麼說呢,我認為這是屬於個人喜好的事,您的習慣在別人看來也可能不怎麼樣,不要把自己的標準強加於他人,不要把自己的喜好扣在別人自由意志上,藉此使自己充滿優越感 雖然我不用淋語,但我身邊很多朋友都會用,包括直男 這只能說是人與人間的不同,請接受每個人的不同與多元 深圳的酒吧開業到現...

如何看待髒話低齡化

人間不值得 問題就在於他的生活環境。上個月和孩子滴滴出門,司機感慨說他們千人群裡最喜歡的乘客是我們市的,人有素質好商量。最不喜歡的是B市和C市,前者太作要求多,後者動不動口吐芬芳。唔,難怪打車那麼快。我兒子小的時候會告訴我爺爺奶奶說了什麼髒話,我會告訴他 這樣是不對的哦,爺爺奶奶可能不知道,你可以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