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對於 被小三 是怎麼解釋的?

時間 2021-06-01 02:02:25

1樓:感覺

生命無常,人生是「」苦「」,需要參破,並公升起大出離心,如此才能公升起覺知遠離虛幻不實,飄忽不定的人生大夢,

如果人生不是這樣而是一帆風順,那估計沒有人想從這大夢裡面醒過來,所以逆境並非不好,說不定是十輩子修來的大福報,能打醒你,不再沉迷於整個人生大夢裡。

2樓:偌水簫遙

我更相信「心態決定一切的」說法。

畢竟嘛。五蘊的「色受想行識」擺在那裡,又不是假話。

這篇文章我也仔細分析了人類的行為,總而言之,就是人類的行為就是繞不開乙個「慾望」二字。

就像文章中說的那樣,每個人都會有好受,難受。

然而每個人的好受、難受的點都是不一樣的。

與其說被小三插足,還不如直接分析一下其中的關聯性是如何的。

你是否曾有想過,是男方同樣也主動去做的?畢竟「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你是否也想過,是女方一味的要求男的進行付出,導致男的對此產生了「厭惡感」,從而和新的女生交往?

在女生的角度來說,這世界上的男人被人分為三種人:高情商(浪漫),渣男和老實人。而多數女性都希望遇到高情商的男人,拒絕渣男,厭惡老實人。

因為情商高的人會對你專一,並且會哄你。

渣男同樣也情商高,但是他們會為了性慾(美色和那個啥)而去同一時間交往不少的女生。

老實人雖然情商低,但是同樣對你容易專一。但是女生容易得不到滿足感。

但是很多高情商的人一味的付出,也會產生一定的厭惡感。假如乙個前提條件,某個時刻自己累了,但是女方還是一味的要求男方做這個做那個,他對此感到非常難受,長期以往的難受,容易使得男方厭惡這個環境。如果有第三者的出現,還很可能使得男方為了逃避兩人接觸時的難受感,從而離開你去結合下乙個人。

所以這就是小三插足的時候還有可能成功的最關鍵的原因,很有可能是男生感到難受了,對你失望了。

3樓:護法居士

復次長者。愛等諸法建立根本世間合集。斯苦甚大。

愛根本法有其十種。何等為十。

一者以愛緣故而起追求。

二者追求緣故乃生貪著。

三者以貪緣故而興我見。

四者我見緣故計為決定

五者決定緣故乃生欲貪。

六者欲貪緣故即起計著。

七者計著緣故而生慳吝。

八者慳吝緣故而為執取。

九者執取緣故即不防護。

十者不防護緣而生眾苦。以不護故執持刀杖鬥戰諍訟。由此因故興兩舌等多種罪業不善之法。

如是十種愛根本法世間合集。我見是已。欲令安立無根本法。是故我乃淨信出家。趣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

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眾生愛所吞於此彼追求

得利貪我見所受為決定

此事我當作乃欲貪增長

欲貪增長已計著生慳吝

世間慳過失堅固而執著

以執故不護起罪咎相續

愚者以不護執刀杖損害

廣作諸罪業其後苦增長

愛緣增長已乃生於眾苦

我證勝菩提令住無根本

4樓:Mitom

題主其實是已經知道怎麼用佛教的解釋。所以,主要是自己不願意這麼相信。但,世上事情都不是因為相信與否而產生。

這些就是佛法裡的苦受,應該叫求不得苦?好好修行,必會明白這一切。可以觀這個苦受,是乙個很好修行的機會。

5樓:紅蓮

《三世因果經》~若問前生事,今生受者是 。若問後世事,今生做者是。

你今生所遭遇,承受的一切都是前世造的因,延續到今生形成的果報。每個人從投胎做人那一刻起,命運軌跡就基本已注定好了。唯有從當下修行,才能改變因果的延續軌跡,比如說作為女人,你被小三了,或者是去做小三了,要能及時止損,停止這畸形的三人行糾纏不休,然後誠心誠意的向暗中推動此事的冤親債主們懺悔,方能了結因果前緣,改變命運軌跡。

6樓:隨佛願

一切皆有因果,沒有平白無故的災難。自身因宿世或今生邪淫,會感召妻子(丈夫)不賢良的果報。

邪淫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妻不貞良,二者、不得隨意眷屬。--《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五

佛言邪淫十罪:一者、常慮彼夫所殺,二者、夫婦不睦,三者、惡增善減,四者、妻子孤寡、五者、財產日耗,六者、惡事常被人疑,七者、親友誹謗,八者、廣結怨家,九者、死入地獄,十者、報盡為男,妻不貞潔;報盡為女,多人共一夫。—《法苑珠林》

小三為什麼不認為自己做小三是錯的?

白鹿情感 其實,並非。很多小三知道自己做小三是不對的,是錯誤的,起碼心裡是可以分辨的,只是在這個角色裡面總是有很多不甘心,不甘心於別人說的那般,所以逞強而已。其實很多小三可以堅持下去的理由,都是婚外情中的男人給的承諾。我與我的妻子早就沒有了感情,與你,是錯的時間遇到了對的人,你是我的真愛。那麼,小三...

男人做小三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我是個好人 沒有好下場的。不是說被別人發現。而是她享受著你的好,當你只要有一點不好的時候,可以隨時隨地的扔下你。對於她來說家庭才是最重要的,你只是她生活中的乙個調味劑。離婚的成本很大,不要指望她會為你離婚,女人都是很自私的,她們心裡早就有了答案,權衡利弊過了。她們可以隨時的做到脫身,而留下孤零零的你...

佛教對於夢境的存在是如何解釋的?

半份天空 凡夫的夢散亂,沒有規律。修行人的夢境,有預見效果,比如 阿難七夢經 還有是修行階段的印證。還有是消除一些業果,通過夢境。 心是蓮花開 仁清法師 在這裡講一講夢,底下還有一部分說到夢的啊。這個夢在佛教經典當中有分析。它是一種什麼分析呢?夢也是一種境界,像我們人一樣,是虛幻不實的。我們一般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