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電影《菊豆》,談談觀後感?

時間 2021-05-07 02:31:01

1樓:

小時候不愛看也看不懂這種電影,不知道講的個啥?淫w蕩?亂w倫?話很少卻很壞的人?以前就覺得整部電影就是三觀極歪,宣揚自私,懦弱,暴戾!

現在看懂了,這部電影竟然如此優秀,確實配得上那些權威大獎。

但如果可以選擇,我寧願永遠不要看懂。

爛片橫行不是沒有道理的,它好像帶給我的快樂更多些。很多部爛片積攢的快樂才能抵消一部好片帶給我的痛苦。

所以,也許以快樂的角度講,爛片也不爛!

2樓:來自新世界

張藝謀的電影,曾獲奧斯卡獎提名。乙個某功能障礙的染坊主+他買的漂亮媳婦+他的養子+嫂侄私通得來的一子=封建時代那些事。搜資源的時候看各類標題黨電影介紹我還以為會看到多麼不得了的東西,但其實還好。

「性」確實是個重要的元素,但本質是用性事為起子撬開整個封建社會的面紗,類似《大紅燈籠高高掛》(當然,女性竟然是主動的那一方這倒是十分性解放)。

反正全片最令我窒息的地方是擋棺那段,我這個連去寺廟磕頭都嫌硌的人,讓我擋七七四十九次棺……我寧願那個棺材裡的人是我。光是物理意義上的精力就吃不消了,臉上還得對自己的仇人死亡裝作痛不欲生的樣子,這精神汙染也是相當的大。

染坊這個設定也很有趣,給顏色的使用提供了乙個絕佳的舞台。紅色的意象很明顯,既代表情慾又代表死亡,在第一次私通與角色死亡時紅色染布都失控了一次。至於黃色和藍色等等,我也不完全明白,就不瞎說了。

只能說,染布穿插在各種鏡頭中的效果很帶感。灰白色的村景中唯有染布這一塊有亮色的俯瞰鏡頭出現了多次,本以為這象徵著男女主打破封建的生命力,但結局無疑是沒有任何希望的悲劇,而鮮豔的染布也全在烈火下化成了灰燼。

很多故事裡就算整體是悲劇,但也會留乙個小孩子代表希望,而這裡最可怕的反而是孩子,達成了字面意義上的double kill。雖說孩子天白的設定比較符號化,類似於惡這個概念本身,但那種環境長大的孩子就算寫實地描寫也正常不到哪去。也不知道最後那一把火燒沒燒死他(至少女主那神情是衝著自盡去的),反正不管孩子是死是活都是Bad End。

3樓:李暮蟬

楊天青身上存在著一種複雜的人性,他在老頭子家生活了很多年,內心對於老頭,必然是有感激之情的,以及他骨子裡有一種懦弱,沒有草莽氣,所以他想一直忍著生活下去,但是他又有著強烈的慾望,但是這種生活方式讓人感覺很憋悶,喘不上氣,楊天白後來變得那麼暴戾,和他的生父楊天青有著很大的關係。

楊天白的失語,是一種認知混亂的象徵。從小看著母親與大哥(生父)親熱,但他確實又又有著乙個名正言順的父親,從小在這種矛盾中長大,所以他的內心產生了一種認知障礙。當他一次次看到母親與楊天青親密的時候,眼神裡的那種恨,這種恨使得他內心畸形,這也是後來他為什麼殺掉了自己的親生父親。

4樓:張較瘦

菊豆的悲劇,只是運氣不好,要是楊金山是個正常男人,他給楊金山生下乙個兒子,她的生活在那個時代算還不錯了。從楊金山說「生下兒子,我給你當牛做馬」就可以看出來。

可惜了楊金山是個陽痿,求子不得使他心理扭曲,折磨菊豆。從他前兩任老婆被折磨死可以看出,她跟楊青山在一起,是不得已的。

但是這種行為在當時是不能被世俗容忍的。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

他們唯一的出路就是走出去,去乙個誰也不認識的地方生活。就像正常夫妻一樣。

最大的悲劇就是他們出不去。無解。

看完影片,我感到非常慶幸,我們生活在乙個市場經濟高度繁榮的時代。只要願意就可以去任何地方安身立命。

5樓:海闊天空

從大紅燈籠高高掛到菊豆再到紅高粱,一樣的鞏俐臉,類似的女主性格,都是被迫被賣到有錢人家給老頭做妻做妾,都是那麼的不甘不怨,也總想著能衝破枷鎖。

紅燈籠裡唯一的一次些許動情,不過淪為一廂情願,原來他不過是那最懦弱的人,終明白自己一無所有,不如瘋掉。

菊豆裡用身體用同情換來一點真愛,可那人終究捨不得放棄一切帶自己和孩子去追求新生活,看著孩子去殺死親爹而無能無力,不如死掉。

紅高粱裡遇到和自己一樣的人而不顧一切在一起,為了共同的目標,哪怕一家人死在一起也是幸運。

女人終究要靠的是自己,才有足夠的幸運去選擇。

6樓:

有人站這個角度嗎?

愛情是偉大的,也是卑微的。

偉大的是能讓以上答者和諸位觀眾都為菊豆和楊天清的真愛唏噓不已。

其卑微的是,不管是在封建時代還是現實社會來講,愛情的慘淡結局也就是這樣了。能夠二人躺在地窖在窒息之前說「躺著吧,躺著吧,一輩子就那麼躺著……」已經極好的了,恐怕更多人是比楊天清更楊天清,對現實的打壓做出了更多的妥協。

7樓:

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

8樓:顏夢寒

先大致說一下想法,有時間再回來補上。

1.菊豆不愛天青,從一開始天青就只是乙個,唯一乙個能解救自己的選擇。

2.天青太懦弱,氣人。越往後看越氣,懦弱!軟蛋。

3.天白用水殺了他綠爹,又用水殺了他親爹,金山打算燒死菊豆,最後菊豆自己燒死了自己。水水火火,前前後後,真是妙啊!

9樓:

一部看完會讓人心臟喘不過氣壓抑的電影

短短乙個半小時的影片,卻似乎跟著影片裡那個女人走完了這一生……那個高高掛起的紅布貫穿了整部影片似乎乙個充滿血液激情生命絕望的人在Sunny下舒展在烈日裡暴曬隨風而動但那麼鮮紅明亮的色彩最後也隨著生命的結束而消失化成一片灰燼在院裡跟青山結合的時候那隨著滾輪鬆動而高高瀉下落在美好臉頰的紅色布分明是鮮活有生命力的我看到了一對身體健全熱情的男女彼此赤裸交纏釋放著最炙熱的慾望但他們的關係是正常麼答案卻又是否定的人與動物一樣需要生存求偶繁衍區別就是人具有理性道德與文化當他們不顧倫理道德底線結合時就回到了動物本質的模樣了貪婪慾望自私的本性又兼有人類面對世俗異樣眼光時懦弱的本能是半人獸?

我曾經問過長輩為什麼每家每戶一定需要生個兒子呢答案卻讓我哭笑不得為了死後有後人祭拜在另乙個世間可以吃到香火?乙個人在人世間最幸福的事情大概是年幼時有父母的疼愛中年有伴侶的相伴老年有兒孫承歡膝下養兒防老是沒錯但是前提都是家裡有品行端正教導有方的長輩才能有和睦的家庭女兒或許會比男孩更體貼如果老了生病了或許女兒會更有耐心照顧月有陰晴圓缺人生也是無常未必能夠圓滿所願過世後去哪做什麼我們肯定不知道但是活著做何事現在肯定清楚活著糊塗死後又如何算得明白呢

10樓:小世界

天白的設計有些單純了,我甚至覺得天白只是在戀母。他受封建禮教薰陶的部分我沒領略出來,我看到的是乙個缺失父愛的孩子在向所有和他爭奪母愛的男人復仇。

11樓:陳英雄

天白有母親的勇敢和果決,而且更有力量,我覺得天白才是菊豆最大的維護者,楊天清給了菊豆短暫的快樂剩下的都是痛苦,殺了楊天清菊豆也解脫了。

12樓:李煒

個人推薦http://www.

nou.edu.tw/~prompt/web/sno398/content/w02/2-2-1.

pdf這篇,這位教授寫的非常詳細,當中也提到了別的影評,有著詳細注釋。包括張藝謀本人的用意裡面也有描述

13樓:

當年《菊豆》這部電影時感覺很壓抑,心裡頭堵得慌,一股子陳腐霉爛的棺材味兒。

把膿包撕開給你看,向你揭示表面的日常生活之下各種被掩蓋了的極端醜陋,黑暗、溷濁、齷齪、腐爛,令人作嘔,卻又讓你看不到一丁點新生未來的希望。

14樓:

楊天清第一次拿著刀砍在樓梯上的時候,我覺得他有事不關己的冷漠,當他看著兒子差點被掐死,自己掐住金山卻不下手,可以理解為被叔叔養育的不忍心和善良,而在後面很多次菊豆勸說他遠走高飛的時候,卻更多覺得這是個人的懦弱和平凡。

這就是那個時代造就的人,活在常規裡,活在對道德的屈從中,他是個平凡人,平凡同時懦弱的悲劇性人物。看的時候,我真希望他能像個落草的窮寇那樣,帶著老婆孩子一走了之,然而他不是。然後回想起,當初菊豆夜裡推他門時候的門栓,他是懦夫,不到肌膚相親的衝動,不會喪失懦弱。

人在任何時候都有選擇,你可以選擇不讓自己的兒子成長在這樣的禮教裡,但是你選了。即便他兒子後來對他很溫和,他也難以家庭團聚,白髮偕老。

《愛情公寓》大電影的觀後感如何?

菲菲 網上對愛情公寓的看法有褒有貶,所以讓我猶豫不決,然而想了一下,還是決定眼見為實,於是就在今晚奔向了電影院,打算為我的青春劃上乙個句號。沒錯,我就是情懷觀眾,真的很喜歡這個系列,就像喜歡武林外傳,請回答1988一樣,覺得那一群人一直在那個世外桃源一樣的地方生活著,有吵鬧有開心.自己心情不好,壓力...

你好,陌生人,一起談談《八佰》觀後感

檸檬 電影的大概內容是這樣的 八佰 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主要故事講述了在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八百名壯士在上海 四行倉庫 奮力對抗三十萬日軍,並奮戰四天四夜的故事。這場戰爭是中日第一次 正面交鋒,持續了大約三個多月,當時上海瀕臨淪陷,人心渙散。為了能夠穩住人心,取得最後的勝利,第8...

聊聊《後來的我們》觀後感?

很多人遺憾的是她們的愛情,我感動的是見清的父親。那個每年為他做粘年包,即使很孤獨也要說我很好,逞強說著家裡人很多,在除夕夜裡張望兒子的父親。每個人對家人的理解也可能不一樣。而家人之於我是一切。所以我感動見清的父親。我知道人生沒有遺憾是不可能的,可是我還是希望對於家人我是沒有遺憾的。不負家人。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