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相聲有新人》中的博士夫婦?

時間 2021-05-06 23:58:12

1樓:淋著雨的仙女本仙

看過兩次,只能說這兩位做人基本的禮貌都沒有,張口閉口于謙於謙,于謙老師是你能隨便直呼其名的嗎?

還說相聲不高階?

怕是家裡沒有稱,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

順便表白郭德綱老師,情商太高了,一出口就是包袱啊

2樓:洋蔥頭真好吃

那麼在心理學與藝術領域他們只是愛好者,和博士不博士沒有任何關係。我實在想不通乙個工學博士為什麼要用模擬法去聯絡兩個跨度如此之大的專業領域,這完全違背科學實驗的基本程式。

隔行如隔山我並不了解兩位博士的專業領域和相聲有一丁點的關係,如何模擬,希望有人能解除我的疑惑。

3樓:晴明

單不說禮節的問題,就說他們的相聲,其實還是有內容的,但是主題單薄,也完全沒有人物上的跳入跳出,只有一種很尬的感覺。。。還是演的不行阿。。。

4樓:映蓮旻

他們的方向理論有本末倒置的錯誤。他們打算用公式去創作乙個誰都能上台說的相聲,按照老郭的說法都說相聲了,誰買票啊,都成相聲大師了,我吃誰去。最開始聽到說相聲有公式,我腦子裡第一反應是用公式去培養相聲藝人。

相聲確實有公式,但這個公式不是累比到科學領域的這些有的沒的觀眾笑幾秒,怎麼提公升秒數。而是基本功以及表演的培訓方式方法,舉個簡單的例子,想學打板,先學什麼,再學什麼,然後學什麼,最後學什麼,然後打板學會了。但基本功德雲社也有專門的教習(高峰老師),再拜師。

再說到唱戲和太平歌詞,確實大段5分鐘的唱戲,整段的太平歌詞不會有人喜歡一直聽,也不會存在於多數的相聲節目裡。偶爾用相聲的手法諷刺或者科普一下,對相聲的傳承其實是有好處的,就好像有些傳統曲種曲目一直沒有人唱沒人唱,大家都拋棄掉了,到最後就失傳了,只知道個名,怎麼唱沒活人聽過。德雲社好像也只有特殊的節目會有大段的唱戲和太平歌詞(每次商演的最後謝幕階段會給觀眾提意見,來段太平歌詞,或者唱首歌唱個小曲)。

不過說實話,個人蠻喜歡聽北京小曲小調的,太平歌詞太長不過唱個一兩句還是蠻有意思的,唱戲雖然整本的不愛聽,但是著名唱段還是蠻有味道的。

最後有人提到美式雙人脫口秀,可能是這兩位的發展方向,同意也不同意,脫口秀確實能作為乙個發展方向,但脫口秀也得有賣點有基本功啊,你看國內脫口秀做的好的王自健他們,他們的脫口秀就拿生活來做段子,和相聲裡逗哏的拿捧哏的家裡說事這不一樣嘛。脫口秀個人感覺就是相聲的一種,設計乙個搞笑的情節,兩人進行以說為主,動作為輔的表演。像王自健他們的單人脫口秀那不就是單口相聲嘛,只是他們學的部分可能只是動作,這點比不上相聲演員,還學語氣方言說話方式。

而且得要有表演,就算是脫口秀你也得讓觀眾看見,又不是電台笑話。他們如果不改自己的理念很難在脫口秀上走下去。

總體評價沒啥可值得我贊同的,不管是相聲還是脫口秀還是麻煩先學學表演,跨界也得有共同點,你得是會表演再來客串個相聲。你得是唱戲的(起碼票友,比如京劇,不是要客串的劇種),再來客串個評戲,確實就像老郭坑王里說的,你不懂崑曲,修鞋的扔下跨界打破崑曲了,這不講理了就。

5樓:無可奈何天

艹,連做人最基本的禮貌和對人的尊重都不懂得人,別說說相聲了,真不知道上海交大怎麼想的,自負的都快上天了。郭德綱現在相聲界抗大旗的人都不尊重,連本都忘了,還自以為多了不起,真搞笑。再說了,人是有感情的,不是公式,真的不想見到這樣的人。

6樓:良羽進

缺乏科學思維和禮貌的相聲民科。上來就強調自己的學歷,殊不知,乙個工科的博士,也可能是相聲的小學生。

食公式不化,生搬硬套公式,強行把相聲和有限元一一對應。相聲裡面不是沒有套路,不是沒有方法。老郭常說,搞笑的方式就那麼幾種,而且前輩們已經總結的差不多了。

非要把相聲和有限元對應,形式大於意義。

工科博士應該具有的科學思維我在這兩口子身上沒看到。

對別人應該有的尊重我也沒看到。

好像之前那個冷場脫口秀表演者也和他相識,好歹人家有禮貌。

7樓:瀟爻

剛看了《相聲有新人》;

有新的東西是好事,有心的東西還是好事;

相聲除了基本功以外,講究的是乙個嬉笑怒罵;

這點來說;

我覺得他們除了說相聲的那四分鐘以外可能更貼合與相聲;

更像一點相聲;

至於他們所說的包袱,那真是比他們徒弟的還厚實;

現代相聲確實,年輕人很多,但是相聲是一門傳統技藝;

這點來說他所說的現代相聲和相聲是有區別的;

就像京劇脫胎於徽劇一樣;

我更認為第一場那兩個大學生的相聲可能和他們可以有一些互溶的地方;

老手藝要傳承,新手藝可以創新,但不能完全不一樣;

步子不能跨的太大,不然……

是個什麼玩意兒!

8樓:

說實話,

他倆的水平,

和20多年前我小學第一次登台說相聲的時候差不多,一樣的舞台腔背詞感,

一樣的尷尬。

看到他們的相聲,

不禁讓我想起了童年,

那時候,

說的怎麼就那麼尷尬呀。

真是不好意思呀。

9樓:daomeiwan

內容公式化是可以,可是表演的公式幹嘛不也研究一下呢……這個表演能力基本是文藝匯演水平,而且要說為什麼招這麼多罵,主要還是這個態度

10樓:蕭竹

除了懵逼不知道說啥。。。導演組有點害人了,把這麼一對兒推到風口浪尖幹嘛?

原來打分割線還挺好玩~

還是多說一點吧,本人不是文藝圈的,但是作為乙個從小就聽相聲的曲藝愛好者,從觀眾的角度來評判一下我覺得還是有意義的。

相聲這個東西,入門門檻很低,所有長嘴的人都可以上台來兩句。不信你看隔壁京劇,雖然觀眾群也非常沒落,但是就不會有人去搞什麼新京劇,因為那個門檻太高,唱念做打要比說學逗唱難出好幾個次元,沒有真功夫你連龍套都跑不了。但是相聲就比較容易摻水了,所以就會出現各路奇人盡顯神通的場面。

但是,門檻低也是傳承了近百年的藝術,沒有自身的表演體系和基本功的要求是不可能的。你台上可以不表演貫口,但你台下也得練啊……其實大家說傳統相聲沒落,沒落的真正原因並非傳統相聲不行了,而是傳統相聲根本沒有被好好的傳承下來。聽相聲只會聽段子,那是外行,能真正懂得欣賞演員的表演技巧的才算真的入門了。

不理解的,可以去看看德雲社20周年于謙表演的《福壽全》,再去看看歡樂喜劇人郭麒麟那版,對比一下,你就知道演員的功底才是相聲的靈魂。

所以回到博士夫婦所謂的新相聲上,我並沒有看到任何對相聲表演體系和技巧上的改動和創新,看到的只是對段子的更新而已……他們對包袱的表現手法,根本沒有走出前人的技巧範疇,所以這根本就談不上所謂的創新,就是不停的編新段子和新包袱而已……而這種方式其實是在把自己往絕路上逼,不精進表演技巧只知道用新段子討巧(其實說實話他們的段子也並不好笑),總有一天會枯竭的。

至於他們總結出來的相聲公式。說實話可能真的有效,但是那個也並不是創新,頂多是把相聲理論數位化了而已。其實這種做法在很多學科上都有過先例,最典型的就是經濟學,總結經濟規律然後模型化,數位化。

但是這個是對已有經濟現象的總結,並不是創造。同理相聲的數位化公式,就結果來看,也只是對已有相聲體系的一種研究歸納,和他們自己想象的新相聲並沒有什麼關係……

但是就意義來看,我認為這二人的出現對相聲而言並不是什麼壞事,他們代表了普通觀眾對相聲的熱切期盼,只要相聲的觀眾群裡不散,相聲就永遠不會有滅亡的一天。最後再次diss導演組,你們為了自己的節目,把這麼沒心眼兒的兩個人放到聚光燈下曬,招來那麼多罵聲,太不厚道了!

11樓:

當然需要創新了,不停地改革,創新,與傳統的激烈交融。

就這樣,還有人說其他的相聲演員不是玩意。不少演員都在努力尋找創新的角度,思維,探索,但是他們沒有離開演員二字。

沒有對比,就不知道什麼叫好,什麼叫壞。

這下知道了?

12樓:

郭老師說他們是值得尊敬的,

是的,他們在最後結束的時候說相聲需要改革,不再是太平歌詞什麼的,需要的是現代人喜歡的東西,

郭老師不知道這一點嗎,

不,郭老師比誰都清楚,因此他做出來的相聲才是成功的,甚至也會被最傳統的相聲界懟,

可是,這對夫婦的相聲毫無藝術審美,現場有相聲演員評價說,完全像臺機器在運轉,

再說,郭老師一直很尊重他們,他們卻從頭到尾沒有表露出絲毫尊敬。有的是傲慢,目中無人的態度,包括對郭老師說出什麼:

估計你也就看得懂這本書

你說我指點這種話,

以及直呼于謙於老師的大名。

郭老師也直言,你不是別的,你就是來的時候就認為自己是冠軍了!

從頭到尾郭老師都很尊重他們的追求,相反他們的態度真的有點???且不說他們的相聲沒有郭老師的好聽,就看這休養,我也懶得聽他們。

這不是我想的博士的樣子,(爸爸你還要我考博不?! )

不過最後也有清華的博士相聲演員說了,我就想證明一下說相聲的博士也有正常的。

刺激啊!哥們

不說這麼多,郭老師說了,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商演成功才是真的成功。

如何評價博士夫婦所謂的公式相聲

小浣熊 本來是一次很好的嘗試,硬是給李博士的低情商搞臭了,從此博士又多了乙個 民科 的標籤。致敬經典的前提是尊重經典,李博士這樣的言論真的很難看出乙個博士該有的素養。 bukki 他倆在去年還是前年的交大畢業晚會上的那段相聲還不錯啊,這次來這節目可能是為了炒作吧。不過話說回來,都拿了博士學位還想把相...

如何評價孟鶴堂周九良在《相聲有新人》中的表演?

窮學生物的 雖然是這倆人的粉絲,但是我覺得我還是可以公正的評價他倆的。看相聲有新人就,他倆一上我就知道肯定是前幾了,不敢保證第一,畢竟金曦,陳印泉 雖然不太喜歡陳印泉,但是人家確實也不錯 的實力也很強,因為平時時間比較少,所以只把孟鶴堂他倆的全看了,其他人的看了一部分精彩的。這兩年老郭一直在捧孟鶴堂...

如何評價《相聲有新人》博士夫妻向郭德綱道歉,聲稱一時衝動?

康了個龍 繼續蹭熱度唄,其實仔細想想,這倆貨一直自以為是的公式相聲有幾個人會去聽?而且不管是做任何事,不沾郭德綱就完全沒人認識他們,所以造成他們必須得無時無刻和郭德綱搭線的舉動 貴鬼 倒底是決心進軍娛樂圈的高知,豁得出去,黑紅也是紅,只要眼球不要臉 誰罵郭德綱誰火,此言不虛,最好的辦法就是不給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