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歌的過程到底是怎樣的?先作詞還是先作曲

時間 2021-05-06 12:21:44

1樓:Mr.BGM大夫

我寫歌從來沒想過先作詞還是先作曲。

有好詞就配樂。有好旋律就去寫詞。總之你不能大腦空空如也,就突然想「我要寫首歌」吧

給你舉個我自己的例子吧,你看看我是怎麼用好玩的方法「玩」出一首歌的兩個射手座中年男人,給另乙個射手座男人寫了一首歌_嗶哩嗶哩 (゜-゜)つロ 乾杯~-bilibili

2樓:

最最最最最簡單的就是(也就是被罵的做多的套和弦)先寫一段話

改成歌詞

填和弦拿個樂器,跟著剛才填的和弦亂幾把哼哼一首歌就完成啦!

3樓:

哈哈哈哈哈創作歌手的想法

廖俊濤:寫歌不需要學,學來的都太標準都是套路!我就是偏愛曲甚至認為詞是多餘的!框架不重要,你自己哼著對就行!

葉禹含:我反正沒學寫歌也不專業……我是詞和曲一起出來的,我認為他們都是靈魂伴侶……我從來不會為了寫歌而寫歌,都是像記錄生活一樣……

第三個回答:寫歌先寫題,不要跑題延伸意境,結構非常重要等等我認為寫歌可以有自己的模式,廖俊濤和葉禹含關於詞曲的順序都是很棒的。(我平時哼歌玩兒都是詞曲一起出)還有濤濤說的錄音的方法可以說是很實在了嘻嘻

4樓:軌跡

一般情況來說的話是先作曲的,然後再填詞,這是乙個正常的環節。當然也有作詞人先把詞寫下來,然後歌手根據詞來譜曲的特殊情況。比如周董的《髮如雪》就是方文山先寫的詞然後周董後做的曲(據說周董當時只用了一兩個小時就寫出來了。。

)插一段小故事。。(周董歌迷不要噴我)當初方文山在把《青花瓷》這首歌的寫作構思以及意境告訴周董的時候(表明要寫一首帶有隱晦愛意的故事)。周董誤把青花瓷聽成了「青蛙池」。。。。

最最搞笑的是,周董還問方文山需不需要把青蛙跳進水池的那種愛意情感更加生動的用旋律表達出來。。。真是笑死人了。。。。。。

胖倫真的是日常呆萌啊。。。。(但不得不說,周董對於任何主題的詞都可以譜出非常優美,華麗的曲)

5樓:颯藍 泉

本人算是個業餘譜曲者,也來湊個熱鬧吧。

照理來講,是應該先作曲,再填詞。

因為曲子的靈感沒有歌詞好抓。通常都是「砰」的一下進入腦海的。有時候那種非常優美的旋律就是在一瞬間想出來的。

曲子比歌詞更自由,通常都是靈感來了錄一段Demo(小樣),然後再去反覆修改,調子可以起伏,可以有很多轉音。

而歌詞則是另一回事了。歌詞是每時每刻都可以寫下來的。通常作曲者都會隨身攜帶一本小本子,專門收集自己的歌詞。

可以分為「三字」、「四字」,「五字」,甚至「七字」的詞。也可分為「愛情」、「勵志」、「青春」、「文藝」等多個類別。

而曲子寫下來後,作詞者就可以通過曲子的旋律和調子,去判斷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曲調。反覆去聽,研究出那種歌詞可以匹配這樣的曲子。

當然,先做詞也不是沒有可能。但是通常來說會比較麻煩一些。因為限制比較多。

你詞做好了,但是你不能更好地分辨出這到底是什麼樣的旋律。你不知道如何下手。可能這是一首情歌。

但情歌又分很多種,是要單單鋼琴配小提琴,還是要加入爵士鼓和電結他,都是非常難以揣摩的。這樣的話,會使曲子多了乙份拘束。顯得不那麼優美了。

6樓:二十三年蟬

我基本上都是詞曲一起出來的。

腦袋裡忽然跳出了一句帶旋律的詞,這就是動機。

我覺得我的動機出來,整個歌曲的基調就已經定好了。

然後用理論+聽感不斷擴充套件,找到自己內心最想表達的那種感覺。

後期就是修改一些小瑕疵,旋律線,歌詞的用詞等等最後就是編曲+錄音+混音。

先簡單說這麼多,有時間再更。

7樓:猴子王

可能跟你用什麼樂器也有關係吧,我用鋼琴寫的話一般是先寫節奏寫和弦,這樣可以強制自己不寫那些1645風格的旋律,根據和弦發展了旋律之後再回來改和弦,視編曲的需要增加一些七和弦九和弦,一般增減和弦都在第一次寫的時候就定了。然後再填詞。如果是用結他或者貝斯,尤其是貝斯,一般都是先彈出低音旋律線,再配和弦,最後寫主旋律,這樣寫funk和一些搖滾風格比較方便。

我唯一會先有詞的情況就是之前寫了短詩,之後再改成歌詞。

8樓:「已登出」

你要怕被黑,就先寫通順的詞,不在乎,就隨便弄,不然你看運氣好的圈圈圓圓圈圈,明說暗奪的摸沒人黑,某粥就一面倒被黑的體無完膚

9樓:朝小鹿

先作詞還是先作曲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走心。這位外國小哥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有些聽起來很走心的歌其實並不是像你理解的那麼深刻,有可能只是作者為了追求押韻才寫成那樣的,這位小哥生動的演繹了什麼叫不走心寫歌,不過好像還挺好聽的。。。。。

10樓:如果的話

其實這個,我感覺是先有曲,然後詞可以一直改,曲的話改的程度不會太大,流行樂必須有一段簡短而優美的主旋律,讓人們輕易的就記住,而得,流行

11樓:縫衣針

歌曲和文學創作,都可以歸為藝術創作

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

準備階段(就是你從出生開始積累的素材,兒歌流行歌曲到大自然的旋律,推擠在你的潛意識,你自己幾乎沒有意識)

構思階段(最痛苦漫長)

啟發階段(靈感啊,天才啊,想象啊,偉大神力!是最體現自由天分的時候,類似於點睛之筆)

傳達階段(我覺得這個階段最難啦,因為文學上要找到適合的文字傳達情感,歌曲也一樣啊!要找到實際的旋律表達內心的情感和思維,找到歌詞來填充,很難的,往往會因為受制於音韻而放棄一些東西)

附上一張歐陽娜娜的作曲過程

12樓:李亦翔

作為從業人員,我從實際工作情況來回答。先給結論:絕大多數情況下是先有曲,並且會先確定作曲再寫詞。

解釋一下我的工作內容,A&R日常的工作內容很大一部分是「收歌」。即為歌手找到合適的新歌(包括詞、曲)來演唱。所以我接觸過很多各種各樣的作者/製作人。

也參加/舉辦過很多的writing camp (創作營/「寫歌營」)。

換句話說:曲比詞難搞定。

這一定是不正確的,但是你攔不住大家都按這個經驗來操作,請注意,業內不代表專業。具體表現是,宣傳部的文案張三一高興給你寫篇詞,企劃部的一看說「你這個不接地氣,別人肯定不愛聽」,監唱的說「你這幾個字發音難受唱不好,改成#%$」……並不是說曲就不會受到質疑不需要修改。只是曲還有點「專業」門檻保護,遭受集體火力的強度要小得多。

你也不能怪他們,文化傳媒產業是赤裸裸地話語權的爭奪戰,話語權幾乎就是生命值。任何乙個有上進心的從業人員都不會放過能「刷存在感」表達意見的機會。對戰專業作曲人他們搶不到話語權,還要擔「影響進度」的風險,大家自然把戰場轉向作詞這塊。

所以根據這樣的經驗,負責把控制作的人自然都會選擇先把曲確定好。詞?保不住啊。。要改就改吧。

這時候老闆問了:製作進度怎麼樣? A&R回答:曲定了您聽demo,藝人也滿意,編曲快出了,詞定了就能進棚錄音。 老闆肯定叮囑一句:控制預算。就過去了。

你想像一下,如果把詞和曲反過來:「老闆,詞定了你請看,等人譜曲也快出了。曲好了編完了咱們就進棚錄音。

」 老闆一定一巴掌拍到桌子上,「你這歌才做了這麼點!?那tm什麼時候才能做完啊。。。等等,詞我看看,這幾句也不接地氣啊。

改一下改一下。」

所以通常都是先有曲,再填詞,再改詞。

另外也和唱片公司和作者間的關係有關,要是有人願意聽我再細說。這部分關於「writing camp」也很有意思,只是也怕有點長。

13樓:Champ

這個要看寫什麼型別吧如果抒情的話我覺得都是先作詞再作曲但如果是嘻哈來說的話,可能很多人會選擇先挑beat 然後再填詞不一定的 ♀

14樓:鄭明明啊

我來說下說唱吧,其實說唱歌曲很容易弄的,你可以先找個beat,然後跟著beat模糊的rap下,這個時候可以嘗試不同的flow,找到那個feel後,作詞就好了(一般而言)

15樓:

看《聽見林俊傑》的紀錄片

裡面有提到他寫歌都是先寫曲子,然後把自己想表達的東西和demo一起發給寫詞人

所以對於他來說,是先寫曲

16樓:

創作,是自由的。沒有什麼固定方式,也不應該有。

一首歌曲的創作過程,個人覺得應該取決於你本人的狀態與習慣。

有人喜歡先找節奏,有人喜歡先確定文字主題,也有人能同時進行,看你喜歡什麼。

靈感的迸發是一瞬間的事情,可是每個人受到的啟示點肯定不一樣。

這也決定了一首成功的、優秀的、好聽的歌曲,一定是與眾不同的!擁有自己獨創的特色。

所以,與其研究先寫歌還是先譜曲,不如先摸索自己更擅長哪個。

17樓:我就愣著looking

當然是先譜曲了,因為有了譜的節奏音節才能有這個歌詞的字數,據我所知先寫詞的歌曲不多,比如送別還有明月幾時有呢首歌是先有的詞。還有一點但很少了

18樓:

個人認為

首先要有乙個不想對誰說的心情

其次是幻想

表達幻想

明白的感情先成了詞

恍惚的感覺先成了曲

而後再以另外乙個相輔相成

詞曲的先後不重要,重要的是寫歌時從醞釀到釋放,或者,從醞釀到埋藏的過程

19樓:SiedemI

做遊戲的過程是怎樣的?是先有遊戲機制還是先有遊戲背景?

做遊戲機制的過程是怎樣的?是先有規則還是先有配件?

寫歌的過程是怎樣的?是先有歌詞還是先有曲子?

作曲的過程是怎樣的?是先有旋律還是先有和聲?

做遊戲原畫的過程是怎樣的?是先描線還是先上色?先配色還是先設定?還是先構圖?

進食的過程是怎樣的?是先吃主食還是先吃菜?麵條和飯都有先吃哪個?

這種東西怎麼方便怎麼來肯定沒有固定的流程,當然一起做效率最高。

20樓:「已登出」

都可以吧

1.先曲的話可以有很多詞,因為每個作詞人對乙個曲的理解可能不同,所以詞也會不同

2.先詞就一般是指向性風格

我是外行人,這是我的理解。_(ω 」∠)_o(〃'▽'〃)o

21樓:叮了duang

個人的偏好和方法其實有很大差距吧

有的人喜歡聽和弦寫,這樣一般是先曲後詞

有些時候是突然睡著睡著來感覺了(一般都是非常好聽的一句副歌部分),爬起來靠感覺寫,也是先曲後詞

有的時候是自己給定乙個主題,從主歌開始寫,這樣一般是先詞後曲或者詞曲並進

22樓:Aaron Khew

你好,簡單跟你分享我的寫歌方法。

我的歌都是從我生活當中來的。

當我在生活中看見某件事或者是聽到某些話之類的,我都會立馬開啟手機的筆記本,寫下詞。可以是感受可以是詩,可以是幾行字也可以是作文。

在有空或者是比較想寫歌唱歌的時候就會開啟之前寫的東西然後依照主題找響應的和旋,再哼出來。

而且是直接開啟錄音直接哼,一切都很隨性。

然後存起來,過一天才聽(通常當下聽都不准)又或者,直接開啟錄音,找到響應的和旋,直接唱,事後填詞。

別把寫歌看的很嚴肅,把他當成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像是畫畫,像是日記。

多生活,多看書,多寫作真的很有幫助。

要記住,硬擠的奶不好喝。

創作最好玩的點在於——沒有對錯。*但有硬標準(音準,節拍等。)很多靈感雖說來的快去得也快,但有些靈感確實是可以透過引導式把他引誘出來,由於是設計學院的而學生,可能是習慣了吧。

加油,不是很會解釋,但希望你理解,共勉之!

爵士吉他的學習到底是怎樣的過程?

Botanicat 這個分兩部,乙個是結他技術 大概古典吉他多練練指頭靈活度 二是爵士語言 類似像背單詞一樣背licks,scales,爵士和聲理論,避免音啊什麼的 王蘊藉 不材。亦為入門,豈敢妄言。且聽大師們的分享罷 另附教學大綱一枚 我來說我一下我的情況,我是兩年前就開始了學習爵士的步伐用了1年...

人類語言到底是怎樣誕生的?誕生在什麼時代?先民們開口說的第乙個詞是什麼?

對於語言是怎樣產生的,勞動創造語言的可能性是最大的。如果你認同人類是由類人猿進化而來的。那麼我們可以說,在語言產生之前,人類的祖先經歷了漫長的沒有語言的交流時代。那個時候進行集體生產活動或者捕獵覓食,只能靠動作 表情 吼叫或者其他簡單的音節來傳遞資訊,來表達喜怒哀樂。音聲語言是一種轉瞬即逝的事物,世...

蘇北到底是怎樣的?

panpan 放一下我拍到的蘇北,我老公老家 鎮上 市區都沒拍照,就拍了下村里,哈 座標鹽城某村 1 龍捲風後新修的房子,乾乾淨淨,去年國慶拍的2 村里的落日 真的是一點遮擋也沒有!3 村里魚塘 4 老房子 老人住,很多也空了,外出的人多 5 很高很高的樹 6 玉公尺地很多 我叫烏卡卡 我常年在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