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電影一開始被認為是爛片,後來被奉為經典?為什麼?

時間 2021-05-06 11:18:19

1樓:9000am

《大塊頭有大智慧型》?

這部電影是劉德華和張柏芝主演,導演杜琪峰,編劇韋家輝。在香港拿下2634萬的票房後,引進內地,因為引進內地的話需要做一系列的刪減,以致大陸看過的影迷直呼爛片,豆瓣評分一度6分以下。

影片卻在第二年的金像獎上拿走了最佳影片獎。

完全不同的兩個版本導致了兩極分化。個人覺得影片有參禪悟道的感覺以及有因果關係和自我救贖,很難否認大只佬是一部優秀的影片。

ps.小學時候看到電影裡頭顱和屍體的特寫至今給我心靈留下了陰影

2樓:二涵

每個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和生活經歷下,對事物有著不同的感觸。這種感觸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經歷的累積,每個人對同一事物的看法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都有很大出入。

有些想法的不理解和不贊同,源於無知。這種無知不是普遍意義上的知識缺乏,而是沒有經歷就無法感同身受。所謂「人類的苦難各不相同」便是這個意思。

人們總是在尋求與自己相似的事物,在各類影片中尋找自己的興趣和影子。仔細想想,你自己是否在不同階段對不同影片或影視有著不同感悟?或者對同一主人公由喜愛變為厭惡?

同時,時代的走勢也會對影片的感悟產生不同的影響,從星爺電影的發展走勢便能看出。有些超時代的影視作品,例如在封建的時代背景下提倡追夢,在貪婪的時代背景下提倡分享,都會引起大部分從眾者的反感和惡評。

總之,就是在順應時代和風氣的走勢下,你不理解的突然理解了,不體會的突然能體會的時候,影片也就由爛片轉為經典了。

3樓:漂流的舟

一方面,這種情況很可能是導演的想法比較前越,他在那個觀眾的欣賞水平還沒有達到影片高度的時代創造出了那樣的影片。

另一方面,新的不符合既定審美標準的東西剛出現的時候往往容易遭到排斥。

4樓:

《大話西遊》一開始撲街,甚至西安製片廠都不願意署名,誰想後來呢!火了!

《英雄》,美國認為這部電影是真正拉開中國大片時代的帷幕,整體的敘事或許牽強卻極具象徵性體現出作者的良苦用心影響統治者的觀念比消滅他們的肉體更重要,更有效,是藝術和商業結合上也有相當的創新。

《蜀山傳》2023年,《蜀山傳》上映,光怪離奇的畫風飽嘗爭議,徐克導演真實領會到什麼叫做「玩脫了」,接近乙個億港幣的出資,最終只換來了3000萬的票房,徐克這一次輸得徹徹底底。

時間飛逝,當十多年的時間轉瞬即過,咱們再去看這部影片時,才驚嘆於徐克其時超越年代的天馬行空,當電影職業通過十多年的發展之後,咱們才發現,本來中國仙俠電影的最高峰,居然依舊是徐克這部賠慘了的《蜀山傳》。

《肖申克的救贖》如果說哪部影片是世界範圍內最大的「逆襲」?我想許多人會把票投給《肖申克的救贖》,這部出資2500萬美元的影片,上映後的票房只要2800萬,就連導演都感慨:咱們想了一切辦法,但便是沒有觀眾走進電影院。

如果說觀眾的不理解也就罷了,在奧斯卡的參選中,這部影片也是全面敗北,一無所得。

但便是這麼一部不被觀眾接受,不被專業人士認可的影片,通過十多年的沉澱之後,如今已經成為了無數人心中的影史最佳。

《芙蓉鎮》

信任許多年輕人並不知道這部影片,但它在豆瓣評分中,高達9.1分。你知道嗎,這部影片上映初期,根本不被其時的觀眾所接受,尺度過大成為這部影片最大的詬病。

當然,現如今再去看,「那都不是事」。

有哪些電影你認為是好片,卻被別人稱為「爛片」?

sumeru 在路上和哈洛與慕德 有時候,我覺得電影的好壞是很難定的,怎麼說。電影有時候重在感同身受,說實話很多高分片,大家都說好,我就是get不到點上,也許是不符合我回味,或者說我閱歷太淺了不能體會。每個人感受都不一樣吧,記得看了前任三,作為戀愛都沒談過的,我簡直不能理解這樣也能分?講的是個啥?啥...

有哪些 一開始被嫌棄,後來真香 的蘋果設計?

王棟outlier airpods,2016年9月18日秋季新品發布會上隨iPhone7一起發布的,然後全網一陣吐槽,2018年開始突然風靡全球,真香。 過期使用 最開始的6也是,6代 才出來。很多人都覺得,哇,攝像頭突出來的,不好,還沒5S好,方方正正的,又經典,又好看 結果一出來就搶購 真香 王...

有哪些健身方式是一開始就會上癮的?

平均用時時間段 計畫實行不易被擾亂 難度適中 利於持續 見效快 獎勵刺激!有療效超重要!以上三點都要結合每個人自身情況決定,所以這個問題沒有唯一的答案。比如我的話是是腰腹訓練,每天十八分鐘的樣子,體脂本身不高,見縫插針做一做結合一下飲食不到一周就有肉眼可見的變化。經常晚上睡前來幾組,拉個伸,第二天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