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沒有女的說相聲?

時間 2021-05-31 11:25:20

1樓:王若楓

女的說相聲,還是有的,不是沒有。

女相聲演員少,而且大都不是名家名角,所以你沒聽過。

為什麼少呢?

因為女的不太適合做這個。

張壽臣說:相聲就不是給女的說的,長得不好看,沒有觀眾緣兒,長得好看了,使活兒的時候寒磣。

2樓:大前門

"屎尿屁"葷段子乙個女的講合適嗎?

當然相聲不光就"屎尿屁"也有其他的。

但你想想,說相聲哪乙個腦子轉的不快,可以說是"人精"了吧,拿"人精"來形容男的和女的可不一樣。

而且相聲是乙個台上台下互動頻繁的藝術形式(穿西裝抹口紅那幫除外)女的在台上跟台下觀眾頻繁互動樂哈哈的換做是我坐底下都感到膈應更別說起鬨架秧子了。

假如說你媳婦兒在說相聲,臺底下還真就坐著一幫不開麵兒的觀眾跟你媳婦兒互動,你心裡什麼感受。

3樓:叫我狗斯特

先問是不是再問有沒有。老藝術家咱就不提了,畢竟怕您了不認識,就說年輕人吧,賈玲和姬天語沒毛病吧。公式相聲那個女的勉強也能算吧。

有女的說相聲,但是相聲這門飯還真不適合女性,不是性別歧視,主要是有些活男性用要比女性用更好,有些包袱確實更適合男性罷了。相聲想要可樂,除了表演能力,有時臉也會給相聲演員加分。要麼你長的喜慶,要麼你長的有特點。

白凱南,李丁,燒餅等等相聲演員就屬於有特點,他們的臉真的是給他們加了很多分,讓人達到了一看就忘不了的地步,讓人看著就想笑。而長相喜慶的也不少,賈玲,馮鞏等等相聲演員沒錯吧,本身就是笑臉,而且笑起來還很有感染力。

說的不對,請大家多多諒解。

4樓:

問題問的過於武斷

不說其他答主列舉的老藝術家,也拋開賈玲不談,前一段時間就有一條新聞說相聲新勢力的相聲演員王小遒因為葷段子動手了

還有之前相聲有新人裡和乙個小胖子組合的姬天語這都算是最近露面的女相聲演員

5樓:

喜劇乙個重要的核心就是「審醜」,然而自古以來人們看待女性向來都是以「審美」為標準,所以不只是相聲,在整個喜劇領域裡成功的女性表演者都很少。

比如說我在言談中將岳雲鵬稱為「那個逗比肥仔」,聽者大多也只會覺得這是一句出於喜愛的調侃;然而我要是把賈玲稱為「那個逗比肥婆」,可能就會被人扣上性別歧視的帽子了。

6樓:Terry

好像有點跑題了但看到這標題我只想到乙個人。

第一次看《一百年笑聲》時看到了回婉華先生。

讓我們一同來感受感受怹老人家的英氣!

7樓:非著名物理學渣

當然有女相聲演員啊。老一輩的有魏文華(魏文亮的姐姐)、馬貴榮(我見過馬老師,特別親切的乙個長者),年輕的有賈玲、主旋等等。不是沒有,是人少。

為什麼人少呢?乙個漂亮的姑娘,在台上使《託妻獻子》、《反七口》等等能行不?像《拉洋片》那樣動手打人的行不?像《扒馬褂》那樣拉拉扯扯的行不?像很多段子似的使怪相行不?

女士更適合文哏(《小抬槓》、《對春聯》、《打燈謎》、《批三國》這類的),或者《雜學唱》這類所謂「柳活」的,範圍很窄,所以也增加了表演的難度。像賈玲那麼豁的出去敢裝瘋賣傻的,犧牲多大可想而知。

20180920更新

還有姬天語這種台灣大長腿的小姐姐說相聲。

8樓:孟曉時

喜劇班中,女生只佔三分之一,目前活躍在台前的,只剩下賈玲乙個。相聲傳承十代,幾乎是女性的禁地。「這個行業,因為它要調侃,有時候是自嘲式的調侃,有時候要涉及到家庭,涉及到倫理。

」相聲演員李菁對《人物》解釋。郭德綱經常開於謙的玩笑,說「我是你爸爸」,女演員沒辦法演。

賈玲剛出道時,發現戲園子裡根本沒有女更衣室,她只能在衛生間裡換衣服。「像你進錯了澡堂子,可是你又想在這兒立足,怎麼辦呢?你就把自己偽裝成一名搓澡工。

」她最初的角色都是「花瓶」,站在男相聲演員旁邊鋪墊包袱,然後由對方抖出來。

男女相聲多是夫妻主題,賈玲早年的作品,都是扮演乙個在家庭生活中不如意的小媳婦形象。她那時剛20出頭,卻把頭髮油光水滑地梳到腦後,挽著手抱怨自己不爭氣的丈夫。搭檔王彤在一旁接上「夫妻就是左手拉右手」的經典感悟。

觀眾喜歡看男女戀愛、夫妻拌嘴,但也僅限於此。

李菁認為男女相聲一般都比較「溫」,效果不火爆,沒辦法熱辣刁鑽。沒人願意看到乙個太會說笑的女孩子,「你找男朋友,你會說我希望這個男孩子幽默、孝順、善良什麼的。你不會講我想找這個女朋友,首先她要有幽默感。

」賈玲說。

她開始探索一條適合自己的新路,提出「酷口相聲」。2023年的《大話捧逗》是「酷口相聲」代表作,這本是乙個傳統的相聲老段子,調侃捧哏和逗哏的定位,但賈玲加入了舞台喜劇元素,成為獨特的相聲劇。賈玲表演偏鬧,肢體動作誇張,腦子又活,常把時下流行的影視橋段拿過來放大。

採訪中,她的相聲同行們認為「酷口相聲」概念不明確,談不上革命性變革,但都承認,創新是女相聲演員唯一的出路。

……題目有點問題,女相聲演員是有的,只不過大多不為人所知。

賈玲算是這條路走得最遠的吧,以上來自《人物雜誌》 的專訪,算是能體現她的尷尬了。

9樓:

女相聲演員不是沒有,只是還堅持登台的少之又少了。別的團體的不大清楚,單說德雲社掛名的相聲演員就有張德燕、邢鶴薇和許鶴丹。賈玲剛出來的時候也被介紹為相聲演員賈玲,現在幾年她跟相聲也沒什麼聯絡了。

看過以前乙個解釋是女性說相聲在活上有侷限,不能像男演員沒那麼多忌口。

10樓:一碗好粥周師傅

首先,並非沒有女相聲演員,只是相對較少。前不久還去天津名流聽了劉春慧的相聲,使了個貫,真的挺不錯。

實際上,女相聲演員的歷史還很長,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就存在了,當時的相聲藝人撂地常常是全家出動,女相聲演員往往充當著補場的角色,都是臨時性的。需要說明,在當時很長一段時間裡,女相聲演員都被當做花瓶,看客就圖乙個新鮮,因為當時女性的地位確實不高,而且被認為跟娛樂也沒有絲毫關係。

三十年代後期出現了專門的女相聲演員,如來小如,於小福等;四十年代更加專業,如於佑福,劉玉鳳等,後期還有魏文華等。

新中國成立後,也有女相聲演員,如小蘋果吳萍。女相聲演員傳承,一直就跟根線似的,一直有,但是一直不興盛。

後來在新中國相聲的改進過程中,產生了一些爭論,有一些有份量的相聲藝人認為讓女人說相聲是糟粕,是舊社會撂地為了吸引人的產物,當時存在讓女的使葷口,故意博彩眼球的情況。到了文革,這條線直接被掐斷了。

女相聲藝人真正興盛實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後,出現了數量從少到多,質量從低到高,參與者範圍更寬,從業餘到職業的情況。

我知道的這些,都是之前從書上看的,只是在這裡做了乙個整理和轉述。

至於女相聲演員為啥不如男演員火,我覺得兩方面的原因,第一是我們對於相聲的印象和對於女性的定位,我們在潛意識裡乙個溫婉、美麗的女性形象(我不是直男癌,這裡只是在陳述乙個目前的社會性別定位),彷彿並不應該扮演乙個引人發笑、抖包袱、使機靈甚至扮醜、呆傻的角色,女相聲演員一上台,沒等開口,包袱先擋了一半。例如在現今相聲的表演中,為了符合角色定位,女相聲演員一般不會說葷口,使的活也都是些柳,貫一類的,側重於賣能耐,而不是逗。

第二是相聲行業本身沒有給女相聲演員創造足夠的空間,相聲產生之後,一直到現在,男女相聲表演的文字都是通用的,缺少符合女性特點、可供女性使用的活,這個沒人寫是最大的問題。

我認為隨著以後女性形象特點的轉變,以及相聲創作的不斷深入,女相聲演員會越來越多,活會越來越好使,在相聲界的路也會越走越寬。

當然,前提是相聲行業本身尋找到一條合適的出路,扭轉不景氣的樣態。

11樓:古哼哼iy

在京劇中生旦淨末醜

旦角的風格時而陰柔時而乖媚

通常來說都是美的

丑角則多是滑稽憨態的

所以女性角色(注意是角色)一直以來都是美的代表於是在舞台上表演滑稽戲

露出一副諂媚相會讓人覺得很有違和感

是因為這和人們長久以來形成的審美產生衝突

追根溯源

相聲起源於咸豐年間那時的女人們還沒有地位

全都裹著腳大門都不出

更不要說上台表演了以上

為什麼說相聲的女的少?

終於可以回答乙個我能回答的問題了 迎新晚會主動去說了相聲,找了個老鄉一起,一男一女 稿子大概是我寫的,所以逗哏也是我 就真的表現不出來逗哏的那種語調和賤賤的感覺啊哈哈咋努力就表現不出來哎,所以說女生可能就還是有一種矜持感我很努力的在自黑,和黑逗哏但是還是語速快沒啥天津味,講相聲像在配音背稿子 就很難...

為什麼說相聲演員返場會被說成「沒有藝德」?

金俊池 他返場多,觀眾看得過癮,都買他的票,同行沒飯吃了,所以罵他沒藝德。至於其他回答裡說的沒聽過這樣的言論,聽聽他的返場小段就知道了。其他的回答真的弱智。 諸葛巨集圖 相聲話題下,這路缺德問題能再多點兒麼?聽風就是雨啊 哪位說的?怎麼說的?他說有人說他就是有人說他了啊?搬個椅子就往上做,按個罪名就...

為什麼女的相聲演員那麼少?

帥斕斕斕 因為限制多,不單單是倫理哏,很多東西女孩演不了。女孩去說相聲的話,大多情況下,她會顯得很貧,觀眾看著就不好笑。說相聲不完全是倫理哏,但是大多數相聲去塑造的逗哏人物都是看著就賊,有點小心機,有點貧,有點愛吹牛愛說大話,很不正經 捧哏人物都是話少看著笨,有點傻,有點憨厚,台詞也就是 嗯,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