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中的經典元素有哪些?

時間 2021-05-30 16:19:25

1樓:少爺我腰疼

服裝啊!沒有發現時尚圈都是二十年乙個輪迴啊!現在南韓穿的都是當年香港玩剩下的。

隨手截幾張圖吧

朱茵這個造型!你說潮不潮

芭蕾舞小紅鞋

吊帶外穿,人家早就那麼穿了好嗎!

回顧香港電影,你就會發現,這不都是現在流行的嘛!

2樓:破破崽

同意上面的回答「一切小人物的生活」,公車的士上班族,擁擠的人群,摩天的高樓,低矮破舊的民居,錯落的巷道,園林中的別墅,擁擠的舊公寓,高大上的餐廳,簡陋的街邊攤販和普通至極的茶餐廳,都在這座城市中有機組成。小人物庸碌迷惘生活,內心的糾葛矛盾就在這些不搭調的和諧中隱隱暗藏。而城市喧囂與人群的熱鬧之中,沒落,悲劇性的暗示也浮出水面。

3樓:

awww 受寵若驚謝妖!

心血來潮以最近看的《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為例~ 雖然不是很喜歡這部電影,但是覺得它還是比較具有代表性。(話說這個電影真的不是很推薦。。求解釋為什麼有人給5星???

)1. 茶餐廳

不是內地和咖啡廳定位類似的小西餐廳,而是最市井最便宜、人最擁擠翻台率最高的本地小飯館

2. 粵語粗口

不是 native speaker 不獻醜了,多由文化要求不高的職業角色帶出,如小巴司機。各種各樣的粗口真的是廣東話的精華,不明白的話很難得到許多電影的笑點啊

3. 不分情節的飆車(包括飆車槍戰)(其實配圖並不應景。。找不到啊)4. 歇斯底里的港女

香港女生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很、不、溫、柔!不分年齡!

5. 充滿廣告牌的街景常見於老城區

想到再補充吧~

4樓:黃佳文

各種商業社會的符號,比如水泥鋪就的大街。地鐵。高樓以及人在都市繁忙生活中的的神態。說的好多都是數字,圖騰。而非具象的感受

5樓:Franck

想到什麼就寫什麼,

首先是城市特色,其中代表性的有

牆壁上貼滿午市以及晚市特價餐的茶餐廳,還有茶餐廳不耐煩的夥計們經典復古紅色計程車

街頭巨大無比雜亂無章的霓虹燈廣告牌

夏天嘈雜潮濕的街邊大排檔和街市

香港電影中有哪些深入人心的角色?

Jimmyxiaowu 看到 王媽媽 提起了 南海十三郎 和 甜蜜蜜 我想起我看這兩部電影是在大學裡那個冬冷夏熱的簡陋影院裡,在包括自己在內的莘莘學子們此起彼伏的嗑瓜子聲中,感受著似遠非遠的世態炎涼命運弄人。後來才明白這時已是港片盛極而衰的起點。 盛樹下的夏目 論深入人心的角色?當然是發哥的賭神啦。...

當年的香港電影到底有多強?

吉樂哥 沒有多強大量爛片,可能大陸人認為強,香港電影市場是好萊塢電影當道,什麼時候都是,其次是日劇日影,港劇港片根本沒法比,香港電影分幾個階段,1960年代及之前主要是南下的上海電影人把持,說普通話,以上海背景為主,如72家房客。次為粵劇電影片。1960年後期左右,當日本的武士 忍者 片橫行亞洲,港...

張家輝在香港電影的地位?

楚吟志 張家輝的成功對於常人的意義更大,乙個天賦並非頂級,早期混跡於王晶喜劇之中的諧星,在香港電影整體衰落的大背景下,靠著自己的努力不放棄敬業和一點點運氣,最終成為兩屆金像獎影帝。這經歷本身就是一段傳奇,在香港影史上,不乏天賦起點外形背景遠高於張家輝的演員們,但最終成就超過如今張家輝者廖廖。我覺得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