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李伯清不能像郭德綱周立波一樣紅遍大江南北?

時間 2021-05-30 15:51:27

1樓:歐陽煥

其實主要就是四川方言除西南三省外都不雜聽得懂,就算聽得懂一些四川話,笑點也不一定能懂,周立波講海派清口,突然冒幾句上海話我也聽不懂啊,但是聽下面現場觀眾都在笑,就是這麼個道理, 為啥東北人出來搞笑的大家都容易接受,就是東北話大家都懂嘛

2樓:朝暮

我老公成都話聽力10級,雖然不會說,但是真的完全聽的懂,而且他還能區分綿陽德陽樂山大邑以及我老家資中和成都話的區別,無師自通的。

連「扯火閃」這種話他也是懂的。

厲害不厲害?

但是他Get不到「貝利馬里斯·李」的笑點在哪,我有幾次在電腦上看李伯伯的散打笑得整個人都不好了,我老公在旁邊一臉冷漠,他都聽懂了但是get不到笑點,因為他不懂成都地區特有的市井文化和特別土的方言。

3樓:王軍

當年,我買的五塊錢一盤的盜版散打評書磁帶,被借出去無數次,差點跟人翻臉才要回來。如果當初網際網路有如今這般普及,應該至少能火到周立波的程度。至於語言障礙,是可以處理的。

4樓:範西迪

李伯清確實比較侷限,只能代表區域性語言類文化,雲貴川之外的人很難get到他的點(我大潮汕也有夏雨來呢)

但四川人還是會自豪的說:「李柏柏是四川的。」

上海人卻會說:「周立波不能代表上海人。」」周立波不是上海人。「這話聽起來,是不是和下面這個異曲同工之妙?

5樓:MR里克爾梅

在西南呆了六年多的北方人。。其實一直不明白什麼是散打評書,感覺就是上去用地方的方言,幽默的擺龍門陣,但是內容有些不太能上大堂裡擺。。這也是現在覺得郭德綱不如之前一樣,有意思,但不能提藝術。。

加上可能也有文化差異,沒找到什麼笑點。。但本地人喜歡就夠了,畢竟,揹你媽的時,懂四川話的覺得get到點了,但作為北方人一直不明白「真他媽點背」這句話怎麼能笑那麼久。。

6樓:一葉知秋

李老的散打評書我喜歡看,我自認為對四川方言,應該說是成都方言沒什麼障礙,我每年都要去成都找我的大學同學玩兩天,可是李老的評書不加字幕我是真聽不懂啊!加上字幕,覺得還是挺有意思的

7樓:鋼鐵蝦蝦醬

首先,得他們聽的懂;在聽的懂前提下,並且對這個方言有一種情結,才會去琢磨它,喜歡它。比如說,被尼瑪的時,個歸兒子,這些梗其他地區的小盆友們聽不懂啊,所以也抓不到這個笑點。PS:

我是湖北滴,但是一開腔隨時轉換,重慶話、成都話都OK 。。所以常常能跟在這邊做生意的川渝地區的叔叔阿姨聊天,哈哈哈哈

8樓:智商壓制

揹你媽勒時、短到起、金叫歡、乙個鋪蓋窩窩頭一起發汗、賣√勒、歸

一、殺割、奪一坨豆瓣醬、tou(三聲)你娃、在那邊當(四聲)頭上、貝列馬列斯·李貝金

我覺得只有川渝地區的人聽得懂。

9樓:

想到黃子華的棟篤笑,作為脫口秀的形式也是囿於粵語的土壤,但是從深度和娛樂上來說爆周立波無數條街,給人的反省啟發也是比郭麒麟他爸好(娛樂性比不過!)

個人觀點,與大家意見可能有出入

10樓:

他自己說過他不會說普通話.

曾經看過他在央視的評書.說的是川普.

聽不懂四川話的人基本都在糾結發音咬字哪還有空去聽他說什麼啊但是懂的人就會聽他到底在說些什麼

除了成都臺和四川台在播他現在演出的節目之外他也很少上其他臺的綜藝節目13年還上過年代秀.你可以去聽聽他說普通話,那叫乙個糾結啊.

不過我聽著就特別搞笑.唱了一首歌肚子都笑疼了...

李伯清爆笑演繹四川方言

11樓:陸小鹿

這個問題很簡單。

上海話我能聽懂8分,北方方言在多年小品相聲的薰陶中也知道個七七八八。

那四川話呢?

我們不妨思考一下,一種方言在全國範圍內有一定受眾會有什麼理由1,當地經濟實力雄厚,對外交流頻繁。 2,當地文化實力雄厚,文化輸出頻繁。

拿粵語做驗證,果然符合。

有人說周立波的影響也就是長三角,郭德綱也就是珠三角以南(這還不夠大麼)

那李伯清我要不是去過成都我壓根還不知道呢。。。

憨豆和卓別林是否不如周立波郭德綱之類?

披著羊皮的狼 可樂是不是不如煎餅果子?你這是在侮辱可樂 全世界人都在喝可樂,煎餅果子呢?我不管,我就愛煎餅果子 足球和籃球哪個好?世界那麼和平,為毛總要打打殺殺呢 真正的吃貨是不會挑食的 前者 卓憨 也更說的上是在讓人發笑後感覺到有悲劇內涵,後者主題性差一些。但單純的從節目上來說,後者是語言搞笑偏向...

郭德綱為什麼不取名「郭明綱」?

立黨 事實上是,大部分這一輩的藝人 通常稱作明字輩,或者第八代相聲演員 都出生在建國以後。這代藝人的師徒關係 門戶思想 做藝學藝的觀念和舊社會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所以很多人不僅不以輩份起藝名,更沒有了輩份 門戶的偏見。大部分人直接用父母起的本名,不再用藝名甚至沒有藝名了,比如姜昆,馮鞏,趙炎等。另乙...

郭德綱為什麼火?

Helen 我想從兩個方面來回答。第一,從自己的角度。我是東北人,從小生活的環境就是大家都以聊天逗樂為主要娛樂方式。後來又讀了書,所以自認為是乙個笑點高且不俗,本身也很幽默的人。親身經歷了相聲的沒落,沒意思,當然也就沒有人聽了。十多年前,忽然有一天,朋友對我說,出了乙個郭德綱,網上都是他的段子。我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