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語言聽起來比較萌 軟 女性化,是如何形成的?

時間 2021-05-29 23:14:19

1樓:德里皮亞

我不確定世界上是否有某種語言是樓主評價的那樣,但我十分確定很多我們認為女性化的語言和語言本身是沒關係的。

拿日語來說,因為我們絕大多數接觸的日本文化都是偏向於『軟』這個特性的,才使得我們覺得這個語言聽上去很萌,這種觀念又會讓我們之後的理解有傾向。如果讓乙個常在日本生活的外中國人評價,我相信不會是這樣的,他們或許還覺得很有力量感呢(比如一些中層領導,總被上層領導訓斥)。

Xiaoyi8506的答案很專業,但也明確的指向了使用者,而不是語言本身。

所以,樓主完全可以說某種語言聽上去嗲,但不能歸結為這種語言本身嗲。

2樓:

發音腔體越長越大,產出的的聲音會越厚重,相對的,腔體越短小則產出相對尖銳細小的聲音。所以高緯度地區的人發音感覺要比低緯度的渾厚一些,低緯度區域會給人感覺發音清脆秀麗點,這跟體格整體大小貌似有點關係。另外,舌位靠前的音也給人感覺嗲,女性化,比如現在北京話部分女孩念jqx做聲母的詞,舌位比幾十年前的讀法更靠前,顎化和送氣程度都變高了,所以有嗲嗲的感覺。

不過好像的確有種巧合,高緯度區域民族的語言很多都有舌位靠後的音位(比如說類似普通話中的sh, 這種音俄語波蘭語裡面都有),感覺簡直是北方高大人種一定要利用好自己長長的發音腔體。而低緯度地區民族語言裡就沒有這種音,真是讓南方女孩想要厚重都厚重不起來。

3樓:whocares

講話聲音不能太大了,聲如洪鐘,沒辦法萌。這點日本和台灣在文化上有共同之處,以輕聲說話為禮貌。

另外還是看人了。俗話說美女放個屁都是香的。

4樓:

鳳凰台的主播,沒有一般台灣腔的嗲

潮汕話你聽快點的,也沒有很軟的感覺

日語是聽起來最那個啥的,一來音節數量多,二來音節重複多

5樓:藍色清泉

1. 調值區別小,漢語不論是普通話還是方言都是有聲調的,有聲調就有調值差異,如果讀的都是中間調域的調值,區分度不大,也就沒有節奏感。

2. 上公升調少曲折調多,有些人說話的時候習慣於把像第二聲這樣的上公升調讀成曲折調,不乾脆利落。

3. 調值偏低,比如普通話的第一聲是55調,但是台灣人普遍偏低,比如44調。從高調製成中調。

4. 第

一、第二聲這樣的中調字發音時長遠大於其他聲調,這種特徵使平緩的語勢得到凸顯,增強了語音的柔軟緩慢之感。

以下第一張圖是北京女性的普通話聲調調型圖,第二張是台灣女性的聲調調型,大家對比一下就可以看出來啦。

這些特徵主要是受到方言的影響,台灣國語的特徵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台語(閩南話)影響,而潮汕地區的方言也以閩南話為主。

6樓:

台灣「國語」和大陸「普通話」都是標準的北方官話。它們從理論上來說是應該完全一樣的,聽起來不一樣的原因是因為其發音標準不同~

台灣「國語」其實就是去兒化去重音的基於老京腔建設起來的北方官話的乙個分支。

大陸「普通話」是保留了兒化音(而且這裡講的很模糊,比如到底哪些有兒化哪些不兒化其實並沒有乙個標準,除非是落於紙面的「小孩兒」這樣的字眼)、部分北方地區的重音現象尤為突出的、基於京腔和東北口音並收了一定的南方音混合起來的乙個分支。

只不過被你看到的台妹講了出來你就覺得萌了,要是一直按照這樣的規定來作為「普通話」的標準,以至於你整天能夠看到東北大漢戴著佛珠的那種這樣講,你就又會覺得土啦~

實際上,有一部分台灣人還覺得大陸妹講的「普通話」很好聽呢。其實都是北方官話下面的小小的分支,目前來說連方言都不見得算得上。

所以看人咯。

有什麼聽起來比較壓抑的句子嗎?

Maggie 瘋狗 致奢談人權的人們 受夠無情的戲弄之後,我不再把自己當人看,彷彿我成了一條瘋狗,漫無目的地遊蕩人間。我還不是一條瘋狗,不必為飢寒去冒風險,為此我希望成條瘋狗,更深刻地體驗生存的艱難。我還不如一條瘋狗!狗急它能跳出牆院,而我只能默默地忍受,我比瘋狗有更多的辛酸。假如我真的成條瘋狗 就...

為什麼老歌聽起來比新歌更有味?

什麼都不知道 因為喜歡老歌能品出味道的人,估計也是有歲月的人,聽的時間久了,能體會旋律歌詞中的人生,就跟品茶和品酒一樣,能品出不同的人生百態。 流雲 一般來說,我們聽歌時都是共情的。以前常調侃失戀的朋友別夜裡聽啥 流沙 他不愛我 之類的。就是不想讓他們產生聯想。老歌在歌詞和旋律方面,更容易讓我們產生...

為什麼蘋果的揚聲器聽起來比安卓好?

博鑑 蘋果產品的揚聲器是微型揚聲器行業內最頂尖的,而其他所有廠商對微型揚聲器的要求就低了好多,所以確實沒有太多可比性。至於聲音更細膩些,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硬體方面就是揚聲器的有效頻寬更寬,失真更低 軟體方面就是DSP的處理能力更好,聲音還原能力好。 因為用的物料成本就是貴,同樣的,為什麼iph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