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博納影業副總裁黃巍去世?

時間 2021-05-29 22:49:51

1樓:零點空杯

「誰都看不清楚五年後世界是什麼樣,說五年後的事情是吹牛。」——2023年的11月,黃巍在一場主題論壇上發表演講,他沒有想過,5年後等來的是自己的死亡。

2023年。自1月疫情爆發,中國內地電影市場完全陷入停滯,如果刨除元旦檔短短的不到乙個月時間所產生的資料,近半年來,我們的電影市場,可能只剩下了乙個數字:"0"。

當全國可統計票房的超6萬塊螢幕一起被按下暫停鍵,各大影院和影視公司迎來了史上少有的艱難時刻。

"人的一生,很難有這樣的機遇,所從事的行業正趕上其前所未有、空前絕後的發展,而你又站在這場波瀾壯闊浪潮的前頭。"

這段話同樣來自2023年,中國影視行業最瘋狂的那個年份,黃巍的一次演講。除了各類論壇,我們很少能看到他的個人採訪,但他無疑是愛著電影行業的。

他滿懷希望,他痛心疾首,他抱著情懷在這個行當裡浮沉。賈樟柯對他的離開,給出了四個字:行業之悲。

在悼念黃巍的微博下面,有網友說附近影院42歲的高管只能回家當全職奶爸,而要命的是,夏天都要來了,冬天還沒結束。

黃巍的離去,無論是任何原因,都引發了中國電影行業,乃至整個文娛行業的「物傷其類」。如今,許多人和賈樟柯一樣,在等待和呼籲影院復工的一天。

2樓:好雨時節

摘抄文章中的幾句話:

成年人不喜歡熱鬧,不喜歡看動畫片,甚至不喜歡照鏡子,因為他們害怕看到鏡子中那張陌生的臉。

但他們唯獨喜歡逞強。

他們喜歡隱忍著、壓抑著、努力著、堅持著;他們用小心翼翼的微笑掩藏住所有心酸;他們用故作灑脫的姿態來逼迫自己堅強。

但他們也是人,終究有扛不住的時候

3樓:nanso

想說兩點:

一、時代命運影響個體命運,特別金錢和權力是在風口浪尖上的人物,他們的人生振幅隨著時代轉換,波動率更大。

二、一輩子難免有波折,如果年輕時一生順遂,到了40或者45歲以後家庭和事業都到達頂峰之後,一旦碰上大的打擊,很容易就扛不住,整個人的精神和內心世界崩潰。所以有句話叫年少得意不是好事,要創業趁年輕。到了45歲以後的年紀,如果之前都是順遂的,就要考慮怎麼躲避風險了。

4樓:念念不忘2015

電影行業從2023年-2023年開始過冬,都覺得泛娛樂化是當前主旋律,但泛娛樂化+泛政治化雙重出擊的時候。再加上幾件觸發性的事件,事實上能夠活下來的,就只是少數了。

5樓:smile colin

首先對黃先生的故去表示哀悼,其次可以看到,國家目前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保民生,穩經濟上,影視所處的文化娛樂產業不是拼經濟的重點,因此其復產復工一定會繼續延後,本人斗膽估計,疫苗的推出時間才是影視業復甦的號角。電影人的遭遇屬於時運不濟,深表遺憾。

此外,股份制企業下的職業經理人,在覺得企業運營出現狀況時,是完全可以全身而退的,沒必要因此而輕生,當然如果是股東就另當別論了,壓力可以想象。

最後,還是要奉勸各位朋友們,尊重生命!!!

6樓:

疫情影響,很多人丟了飯碗。

真正原因咱不知道,但合理猜測該和疫情下電影業的寒冬有關吧別的不說,疫情後回來上班我們部門已經裁掉了兩個員工,其他地區的office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員工停工了,說等經濟好轉再通知復工,誰知道要等多久呢。

像我們家還在還房貸的,我爹這幾個月基本沒收入,房貸的壓力就分攤到孩子的頭上,我自己也心塞得很。

擺攤,網上這麼一鬧聽起來好像有點搞笑,但這背後其實是無數失業者的心酸,沒了工作,只能擺攤。

7樓:囧臉暖心

為啥說是去世,不是跳樓嗎?真是找最平和的語氣說呀。

這樣的人物都要跳樓,我們這些小平民還是挺幸福的,至少沒有生命之憂。

乙個人的死亡沒準是整個電影行業的轉機。希望別有第二個吧。

整個電影行業真是全行業最後復工的,到今天也沒有任何訊息,希望越早越好吧,畢竟幾千萬的人的飯碗。

希望疫情沒有打掉我們,不要讓別的事情拖垮我們,人的意志可能是一天天拖沒的,我們都想要自救,請給我們機會(各行業都一樣)。

如何評價李楠 魅族副總裁 ?

Kevin says 7.17日分割線 本來是魅粉的,但是用了這麼久的MX4突然發現有點坑。並且不斷讓我失望的不僅僅是MX4還有魅族的營銷。在我購買MX4覺得魅族的營銷還算好的沒現在這麼厲害的撕逼大戰。很失望。原答案 那個匿名的,我實在看不下去了。你說李楠是個人物?我可以很明確的告訴你他是,而且他比...

如何評價聯想原副總裁常程加入小公尺,擔任小公尺副總裁?

終結全面屏暴利時代!常程 盧偉冰已經來了。期待李楠,老羅加入小公尺。接下來我們來分析一下 樂視跟小公尺搶首發 賈躍亭下週回國 聯想跟小公尺搶首發 萬磁王加入小公尺 金立跟小公尺搶份額 盧十瓦加入小公尺 接下來會不會是 錘子科技被收購 羅永浩加入小公尺 賺不到錢的是廢材 李楠加入小公尺 251天後 趙...

如何看待oppo前副總裁沈義人評價華為造車 是進入門檻更高的研發技術比拼,隨時做好下場肉搏的準備 ?

CodeAllen 華為造車也不是這兩年的事了,現在只是時機合適宣布而已對於華為這種軟硬體研發實力如此強大的企業,入局新能源本就是幾乎無敵的存在,別管你領先幾年,肯定不是華為的對手 是積累和研發流程的巨大優勢 但是也別信華為就不會進入低利潤的整車商行列,華為通訊裝置也是後期迫於壓力才放手一些低利潤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