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電影《山河故人》?

時間 2021-05-05 21:42:52

1樓:電影主角

《山河故人》,時代洪流之下,故人遠去山河是否曾在

每個人都只能陪你走一段路,遲早要分開的,這就是《山河故人》。導演賈樟柯,電影在乙個時代變遷,社會文化巨變的背景下,人對於自身的人生將如何抉擇。採用大量的細節,去刻畫人的情感變化,三段式的敘事方式,橫跨多年的時光歲月,植根於最為普通又大眾的平凡生活,文藝感十足,卻又貼近現實生活,通俗易懂。

溫情之下,是兩代人的抉擇,社會的變遷之下,人又將何去何從。

電影的名字,《山河故人》河寓意為黃河,是中國的象徵。故人,指代曾經記憶中,有過美好容顏,卻終究因歲月的流逝消失遠去之人。在中國自2023年世紀交替到2025以自由為生命理念,這片飽經滄桑的土地上經歷了太多的悲歡離合,變遷和重建,過往的歲月是美好的,現實的時光是茫然的,在人生道路上,每個人被迫卻又注定般選擇,那條應有的路,越走越遠,最終忘卻了曾經的方向。

這是乙個普通又簡單的故事,沈濤,樑子,張晉生,三人一同長大,張晉生的暴富,終究讓這段年少的友情破裂,沈濤和張晉生走在了一起,樑子離去,可隨著金錢的增多,人心中的慾望也是無止境的。沈濤和張晉生以離婚告終,遠走他鄉的樑子得了癌症,在中國社會的大變遷之下,十數年的時光,足夠讓人成長為完全不同的人。三人再也回不去往日美好的時光,現實讓故人,永遠只是記憶深處的故人,有些事情無法挽回,也無從挽回。

張晉生和樑子,實則代表著在日新月異的生活變遷之中,截然不同的兩種人。一種抓住了時代的潮流和機遇,掌握了財富的密碼,卻也在財富之中迷失,忘卻初心。另一種終生在底層勞苦工作,落得一身疾病,無從解脫。

張到樂與沈濤之間的母子感情,唯有一曲《珍重》能夠詮釋所有。人生的路漫漫,很多人走著走著,最終成為了最為熟悉的陌生人。重新與到樂生活的沈濤,兩人是最陌生又熟悉的母子。

到樂從小接受的教育,讓他透露著與這片土地完全不一樣的特質,為了兒子更好的生活,沈濤最終只是將鑰匙放到兒子手中。有些感情,是為了對方更好,自身的委曲求全,人生這趟前行的列車,再也沒有回頭的可能。

2023年的墨爾本,是乙個繁華,寧靜的大城市,生活上的富裕,讓張到樂不知人生將前往何方。與公尺婭的那段忘年之戀,不知是兩人身處異國他鄉之人的彼此溫暖和慰藉,還是母愛的缺失讓他的生活一片茫然。至少在最終的結局,家鄉永遠都是記憶中那模糊的影子,舊日的時光,是再也無法回去的。

大洋彼岸母親的心有所感,看似是母子兩人的心靈共通,可這不過是乙個最美好的幻想。

《山河故人》有關於過往,前行,未來,每個人的人生之中,都將遇見無數的人,有的人會與你相伴攜手,走過未來幸福苦澀並存的時光,可有的人,只是你前行道路上的一段緣分,緣分盡了,感情也到了散了的時候。時間能夠改變生活的環境,卻改變不了的是傳承延續下來的鄉愁。三個時間段,讓鄉愁的痕跡貫穿始終,小人物永遠只是歷史洪流之中的蒼茫一粟,他們動搖不了整個時代的發展,卻被時代所左右的,或者前進,或者停滯,或者後退。

可終究,有些東西,是無法被摧毀的。

2樓:活在當下

看完才知道是文藝片,更尷尬的是我印象中這部片是講訴孩子丟失然後父母去找孩子的劇情,看到一大半才醒悟原來不是這個劇情……

電影應該很好,但我看完沒多大感受,豆瓣評分蠻高,估計是文藝青年喜愛。只是片中有些生老病死的場景讓我有些動容,但這部電影的主旋律不是這個……

有兩個劇情很想吐槽:

1、那個狗居然這麼長壽,2023年到2023年還沒那個,說好的只有十五年呢…

2、乙個母語為漢語的中中國人,居然長大後忘了母語不會說、不會聽中國話了……導演腦洞有點大……

3樓:張小石

終於補完賈科長的《山河故人》,來個簡單的觀影筆記:

1 這是科長寫給舊時光的情書,許多70後的舊時光總有粵語情歌作畫外音..

2 懼內導演的專用女主角趙濤在本片終於有了比較好的演出3美術設計出身的梁景東演技好到讓人忘記在看電影4 人間全是不值得,沒有什麼是把握得住的..

4樓:是惠頭鴨

謹發表本在校高中生的一些想法:

part1總敘——

人們總是在山河變換間覺得失卻了些什麼

曾想仗劍走天涯

卻在一次次現實的打擊下敗下陣來

曾冀歲歲春如許

又在一遍遍過往的銘刻間翻湧心潮

記憶中的山河太美,即使別離前未曾這般想過

別離,別離,太多孤寂和難以吐露的真言

一邊阻隔相見,一邊醞釀相思

不覺間寄託太多情思,空留一腔抹不掉的懷念

人們沿路一直走,一路失去,也一路擁有。

今朝山河荏苒,明日「故人能來?」

part2真情總流光一瞬,昔人難華表千年

濤這一生啊,似乎總在告別和失去。

「每個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遲早會分開的」

愛而不得故憤憤離去的樑子自是多見

然年輕時的晉生愛的太熱烈,

縱有「商人重利輕別離」的先例

仍令人難以想象他離開時的決絕

父親在站台闔然逝去已足夠悲痛

孩子的木然和其繼母的做派更添愁情

人來人往,濤是芸芸眾生中最最平凡的一員

山一程,水一程,且任那些看不見摸不著卻令人隱隱作痛的真情失散於山水之間

一人,一狗,深居簡出,也是生活。

part3難以逃離的集體焦慮與孤獨還有那淪陷的故鄉

濤「你什麼時候回來」

樑子「再也不回來了」

那日意氣風發憤然離鄉,暗誓不再歸來

然若干年後病體纏身,在「吃人」的繁華都市中走投無路的樑子,卻在囿於牢籠的老虎眼裡瞥見自己的影子,黯然返鄉。

他捶開了落滿灰的門鎖,或許想起了曾經丟掉鑰匙時的決絕,以及那段隔著長長時間的滄桑往事。

貌似風生水起的晉生,在這方面又能有多成功呢?

曾經揚言要槍殺情敵的他,如今如願合法持槍卻「連個敵人都找不到」,只覺「自由是個屁嘞」

不愁吃喝的富商,伴侶不知換了多少位,真心相對的怕也難尋一二;與孩子到樂的思想鴻溝與溝通障礙,還有以物質代替父愛的舉動也使孩子的身心健康受損成為必然。

他的心淪陷了,他的故鄉便消逝了。

他再也回不了故鄉了,即使山河還在那裡。

更不必論濤在雪中起舞的釋然。

她早已在疼痛中深諳不能將喜怒哀樂寄託於他人,也許還學會了享受孤獨。

晉生這類人在追夢路上漸行漸遠,最終失卻了自己的路,物質遠無法填補精神的匱乏;樑子在病痛中與妻子相濡以沫,苦度一生;濤卻在別離中倔強生長,富足了靈魂。

終歸並非踽踽獨行,而是人類生來具有的常態。好好生活,與孤獨握手言和,靜待重逢。

或人或景或事,無人能懂,卻又絕美。

part4變與不變

「我最懷念某年,空氣自由新鮮,遠山和田野,狗和炊煙,我們沉睡一整天」

還是那橋,到樂和他父親一樣愛管人;

還是那景,從前是母親,現在是新人;

還是那餡,如今僅存耳畔的偶爾幻聽;

還是那狗,只是不知它如今已歷幾代;

還是那人,還在真情實感的守望著不知能否歸來的故人。

濤解開了狗的繩索,不知是否也解開了自己內心的枷鎖?

那曲初聽便歡喜的《珍重》,到底算不算得上是一曲成讖呢?

山河不變已然太難,故人…

「如果我多買了一張船票,你願不願意和我一起走?」

「山河自是不變,故人能來?」

「如果不是你,那會是誰呢?倘若不是現在,那又是何時?」

5樓:涉世未深的小明

「你什麼時候回來?」

「再也不會回來了。」

時間畫了乙個奇怪的圓圈,我們從原點出發,最終,又回到了原點。

——刀樂要回家

——人死了要回家

——就連籠子裡的老虎,也渴望著回家

一定有人離開了會回來

騰空的竹籃裝滿愛

一定有某種破碎像泥土

某個谷底像手一樣攤開

—— 陳昇《路邊野餐》

6樓:chuchulyf

這部電影上映的時候,他請我去看的,那時候他喜歡我,我知道,但是裝作不知道,我也喜歡他,但是裝作不喜歡,我有男朋友,那時候年紀輕輕,23歲的年紀,堅守著愛情的忠貞,卻不懂什麼是愛情,明明那時候他才是常常出現在我夢裡的人。電影節奏緩慢,絮絮講述幾個人的人生,演員不算好看,電影結束並無太深觀感,那天晚上他發訊息給我說對電影中一句台詞很有感觸:每個人都只能陪你走一段路,最後都是要分開。

我不解這句話的意思,現在想來可能是對我毫無回應的試探,或許是他內心的告別。不久之後,他在別人的介紹下開始,他那是快30歲,也許家裡有催。我想這很好,他不用再在我身上浪費時間,有點兒難過,但不是失戀的痛苦,只是沒想到這難過綿綿不斷,細水長流,我依然和男朋友在一起,他依然常常出現在我夢裡。

終於,我到了他當時的年紀,才明白什麼是愛情,也知道這個年紀心動是多麼慎重,而那時的我卻不夠勇敢。現在,他已經結婚,我也嫁給男友,與他再沒有太多交集,也許他的生活是幸福的,只是與我無關。而我的生活,一言難盡,男友只是出現的更早而已,其實愛情沒有那麼重,否則不會後來又喜歡別人,即使自欺欺人和男友堅持到結婚,我終於感到不堪重負,生活目標不同,三觀不同,我想要努力工作不斷上進,創造更好的生活,而男友卻是滿足現狀,喜歡刷抖音,結婚時也是因為彩禮的事情矛盾不斷,戀愛期間我竟以為他和我是一樣的人,水瓶座男生很具有欺騙性。

再次看山河故人,裡面Mia說牽掛是感情中最痛苦的部分,我想也許遺憾是愛情中最痛苦的部分,我連牽掛你的資格都沒有。

7樓:我肚子餓了

賈科長拍了一部時間跨度極大,但敘事緩慢,節奏有點鬆散的電影;故事雖然分為三段,但劇情其實挺簡單,濤兒和張晉生拍拖結婚,雙方離異,父親去世,見到兒子,晉生移民,父子隔閡,兒子不倫之戀.......

感覺導演想說的內容非常多,很多也是社會熱點,從開始的「三角戀」到民生問題乃至異國生活的深層次衝突及給孩子帶來的性格「問題」,可又恰如蜻蜓點水,稍縱即逝,只有表面的點,沒有內在的深

8樓:毛荷西

在《山河故人》中,每個人都被孤獨所籠罩。

物質上的豐足並不足以消解精神、心理、文化上的錯位感——越來越有錢了,卻還是習慣自己動手包餃子; 躺在寬敞的大床上,卻只能無聊地用 iPad 鬥地主; 面對樑子的 「還唱不唱傘頭」 的問題,沈濤卻回答 「不唱了,再也寫不出好詞了」。

比沈濤更有錢的張晉生,這種錯位感同樣明顯———腰纏萬貫卻孤家寡人,兒子跟自己完全不能溝通; 買了一堆槍,卻發現根本沒有敵人; 年輕的時候拼命掙錢,卻發現到頭來幸福並不能如約而至。

在之前2023年的那一段回憶裡,故事還是甜蜜的,人還沒那麼孤獨,溫暖而充實。

而後時間越來越加速,十五年過去了,生活開始不受控制地加速,人物開始隨波逐流地成長,時代在有意無意間行走得越來越快。

沈濤父親去世,她的兒子張到樂回汾陽給姥爺奔喪,然而作為母親的沈濤發現,兒子跟他不 「親」。

張到樂從小被要求作為 「小男子漢」 ,他乙個人生活在澳洲,遠離故土,親情的缺失使他的成長出現了錯位。父親張晉生的出現,非但沒有彌補他的孤獨,反而因為隔閡和不理解加深了這種孤獨感。

童年和媽媽沈濤一起的回憶成為到樂心裡最溫情的部分,並被導演外化為掛在他胸口的鑰匙。

賈樟柯在《山河故人》中對這種時代背景下孤獨的呈現有較好的把握,也喚起了觀眾內心中城市化帶來的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疏離感。而偶爾的留白中,能稍顯安慰的是,胸口那把鑰匙。每個人都有這把兒時的鑰匙,卻無可挽回地遺落在時光的隧道裡了

《山河故人》裡飛機失事的片段的意義是什麼?

王A強 看了一下大家的回答,也許你們都理解的很深很透徹。為此我註冊了這個說幾句。飛機失事,村民拾煤塊,老爺子在車站離世,包括最後提到的老邢。我作為土生土長的文水人有必要講一下,文水有軍用機場一座,有一年有一架飛機墜毀在汾陽境內。307國道穿梭在呂梁的幾個縣內,舊時高速較少,大車都走這條路,翻車後被哄...

在影院看賈樟柯《山河故人》是怎樣的體驗?

安喜屋 那段時間恰巧心情不太好,經歷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朋友約一起看就去了。境由心生吧,深刻的記得第一次落淚的點是在因為樑子重病,他老婆去找濤求救。這一刻簡直是淚崩,後面斷斷續續淚點在濤與他父親之間的故事中,看完後失落了好一陣子 不過也慶幸賈樟柯的風格還是沒變,只是越來越成熟,從 小武 到 三峽好人 ...

賈樟柯的《山河故人》會讓人產生怎樣的感觸?

永不止步 山河猶在,不見故人音容笑貌。影片最後,濤在雪中獨舞的畫面加上go west配音響起,終於抑制不住眼中的眼淚。每個人都只能陪你走一段路 濤對兒子的話成了這部電影的我印象最深的話。剛好南大操場上有人在跳舞,好應景,恰似影片開頭那麼一群人。 吾身偏愛程靈素 山河故人 這部電影剛開始看的時候也沒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