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許吉如的演講《國強則少年強》 ?

時間 2021-05-12 01:41:50

1樓:

其實南外是一所非常淺薄的學校,相信我,來了南外你只會失望的。沒有你想象的那麼好。出國的很多孩子並不優秀,只是家裡有錢。

有錢人很任性啊。如果你沒錢,你們根本不是乙個世界的。來之前我仰視他們,從南外畢業的時候,我厭惡他們,根本看不起他們。

2樓:qiang zhang

國家和國民什麼關係?國何謂之強?難道乙個不利於國民個體發展的國家可稱之為「強」?

如不可,則少年強當為國家強應有之意,無辯論之價值和必要,廢話耳。如可,那又何來只國家強則少年強之必然呢?

3樓:

有沒有許吉如都會有這樣的一篇演講(至於原因……),然後於情於理,順水推舟,將這篇演講寫進初學試卷,高中試卷,再然後大學生再寫觀後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不知不覺引導了千萬少年,不說了我去寫觀後感(絞盡腦汁中…)。

4樓:

我問你究竟是誰令青年要蝸居?

我問你是誰命令你不分錯對?

我再問你是誰用它的春夢將你的夢想粉碎?

它今年97 我祝它長命百歲!

5樓:

其實在國內,

有多少人出過國?有50%麼?

從這個女孩的階層來看,人家說的的確沒錯,人家屬於那20%的人口有權力維護20%的人

但是大部分人都生活在80%的中下貧農階層

有幾個人能隨隨便便的說出來: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的話呢世界是乙個矛盾體

怎麼減少矛盾,才是重中之重

6樓:小鯨魚

首先,我覺得許吉如很真誠,她不能理解秦玥飛的在農村的行為,就已經說明了出身不同,認識的侷限就不一樣,但是,我能很好理解秦,因為我也是農村的

7樓:四弦

我把這個問題下的回答都看了一下,似乎從邏輯角度詳細評價這篇演講的答主比較少,我來說說我眼中這位演講者的邏輯。

PS2:距離看這篇演講已有一些時間,如果本回答對其演講內容有引用錯誤,請隨時指出

一、許吉如究竟在表達什麼?

如果各位同意這樣乙個觀點,即演講的標題需要體現出演講所要傳達的觀點,那麼我認為,許吉如的演講存在嚴重的邏輯錯誤。

這篇演講題為《國強則少年強》,從題目來看,「國強」則「少年強」——則,必然之意。也就是說,只要有強大的國家,該國的少年一定就「強」。(實際上,我們可以找出一些初步標準,來說明什麼樣的國家是「強」的,但是「少年強」究竟該遵循什麼標準呢?

這裡暫且先不提這個問題,留到第二部分再來說我的一點看法)且不論這個等同關係究竟正確與否,單看許吉如的演講本身,可以說,她的演講幾乎沒有在試圖論證「國強則少年強」的觀點。

架構起整篇演講的,就是大量論據的煽情+偷換概念。後者更是支撐起她所有邏輯展開的核心。在演講的開頭,她將「個人關係中的安全感」與「國家帶來的安全感」進行了對比,然後引出她的觀點:

國家帶來的安全感,是僅以國籍為前提的。

在引出這個前提之後,她舉了一系列的例子,來進一步發揮論證。例如她在哈佛上學時經常被老師要求發言——她解釋為「老師想聽中中國人的聲音」。如 @戈蘇 所說,她對這個例子的解釋實際上是錯誤的。

又如她將我中國人民的日常生活和敘利亞難民作了對比、以及在以色列遭受安檢的經歷,極力說明我們的國家帶給我們巨大的安全感

縱觀她的論證過程,我們不難發現,她極力說明的究竟是什麼論點?如果一定要概括的話,我只能說,她論證的觀點其實是:國強則少年有安全感

她的論證過程可以說是「聲淚俱下」、絲絲入扣。既然國家的安全感是幾乎無條件的,而它又這麼巨大,我們當然要感激。這就是她的全部推理過程。

然後加上大量的例子渲染,成功地煽動了在場聽眾的愛國熱情,以至於最後全體熱情鼓掌。

從論證觀點的角度來看,沒有事實作為論據,這個觀點的論證過程當然會顯得不充分、不可信。可是問題在於:是不是只要例子多、有渲染力,就能有力地論證觀點?

答案是否定的。給我足夠的時間,我可以寫出一篇聲淚俱下、富有感染力的文章:論Nazism是人類的救星。

只要我適當地選擇並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展現事實論據。也就是說,每乙個論證者所引述的事實論據,基本上都是能夠支援他的論點的(當然不排除錯誤引述的情況),為了達到這一點,事實論據往往會被選擇、被裁剪,或者精心展示某乙個特定的方面。比如,我可以潛心蒐集一百個故事,證明接受教育沒有必要,然後出一本隨筆集——《在最好的年華里,你卻選擇了上學》,是不是一躍成為「青年作家」了呢?

關鍵點其實是,對所引用的事實論據的解釋,以及以事實論據為基礎,通過嚴密的邏輯推理證明自己的觀點。換言之,只有論證過程嚴謹詳實,這個觀點才有理由被認為是成立的。

回到她的演講。她用極大的篇幅證明了國強則少年有安全感這一論點,可是對於真正的論點,對於她需要說明的論點——國強則少年強,卻隻字未提。即使我前面已經說過,要判斷「少年強」也許沒有乙個固定客觀的標準,但是無論如何,「安全感」作為一種個人的主觀感受,和「少年強」的價值判斷,必然不能劃等號。

換言之,她將「強」偷換為「有安全感」作為論證目標,以大量的煽動性的論據作為輔助,真正論證的觀點其實和標題已沒有半點關係。

那麼,為什麼不乾脆以《國強則少年有安全感》為標題,省得今日還有人在批評她偷換概念呢?這就是說,《國強則少年強》這個標題,有它的優越性。第一,它從梁啟超先生的「少年強則國強」變化而來,由於《少年中國說》在今日影響力極大,這個標題很容易激發聽眾的好奇心。

第二,也是更重要的一點,就是這個標題其實極具煽動性。前文已述,這個標題將國家強大與「少年強」畫了等號,或者是「=>」(可推出)符號;它的意義在於,只要個人稍有成就的聽眾,在面對這個標題時,就很容易產生這樣一種感受:因為有乙個強大的國家,我才有今天的成就。

這個觀點本身有沒有問題呢?答案是不確定的。因為我雖然要批評「國強則少年強」的觀點,卻不否認「國強」的確是個人有所成就的條件之一

(詳見第二部分)問題在於,聽眾建立了這樣的認識之後,就極易被她有技巧的事實論據,導向她要推出的結論:我們要感激。(如果你看到這裡就打算開始批評,請先耐心看完第三部分)

綜上所述,許吉如在乙個堂皇的標題下,進行了一次偷換概念的詭辯

二、國強則少年強嗎?

前面我已經證明了許吉如並沒有在論證這個觀點。但是她選擇此言作為標題,有煽動的作用。這一步部分意在說明我對這一觀點本身的看法。

我已經多次強調,這個觀點的問題在於「則」,從邏輯的眼光來看,這代表的是充分必要條件,或者是充分條件。也就是說,以「國強」為條件,一定是可以推出「少年強」這一結果的。可是,「國強」只是乙個前提,換言之,只是必要條件。

這個觀點的最大問題就在於,本末倒置,將必要條件擴大到了充分條件。

我們首先要定義清楚,何為「國強」和「少年強」?我們應該能比較容易地認為,「國強」包括經濟發達、社會安定、有較高的國際地位,等等。而「少年強」,我以為,至少應該包括青年能夠實現自我價值,擁有理性與良知等等方面。

我們應該能同意,今天的中國大致符合我們所認為的「國強」標準。那麼,現在我們來看看,這兩者之間是否存在必然的「可匯出」關係?

1.國強與少年強,或者說,由於少年強是國民素質的乙個縮影,國強與國民強之間是否有必然關係,受到國家本身組織的影響。例如說,《一九八四》中的大洋國,地跨數個大洲,科學技術也相當先進,國家的統治相當有效,社會非常安定,應該有理由認為符合「國強」的標準。

但是用今天的眼光看來,任誰也不會覺得,這樣乙個架構在仇恨之上的國家,其國民能有效地實現自我價值,能追求理性。所以,「國強」在這裡無法匯出「少年強」或者「國民強」的結果。(其實可以直接說不能匯出「少年強」,書中有直接的描寫——「少年偵察隊」與「青年反性同盟」,各譯本可能有差別)有人可能會批評我以文學作品舉例,但是:

第一,《一九八四》在政治設想上的合理性已經被各國讀者和學者充分論證過;此外,我們可以再舉出現實中的例子。第三帝國在其繁盛時期,不可不謂強大,但是其國民是否真的能達到今天我們的評判標準,或者說作為個體在其中能否避免被納粹狂熱氣氛感染,仍然有待商榷。由於「國強則少年強」包含的是一種必然匯出的邏輯,但是我們舉的兩個例子,已經有理由認為,這種邏輯並非100%成立的,或者說認為這種邏輯是必然的的觀點是不能站得住腳的

而上面兩個例子中,「少年強」這一結果未能得出,恐怕與國家權力的運用形式與國家組織形式有相當大的關係。因此,由於國家本身性質等影響,國強與少年強沒有必然聯絡。此外,如 @多艱 所說,如果國強則少年強這樣一種邏輯成立的話,那麼那些小國的國民理應在世界上毫無地位,在國內也無法實現自身價值,但是事實是,民眾生活比較幸福的小國並非不存在。

這就從「國強則少年強」的前提,推導出了錯誤的結論,因此,有理由認為它是不成立的。

2.國強則少年強還包含了一種全稱關係。換言之,「少年」在語境中應當是乙個集體名詞,展開之後就是:

「國強則該國所有青少年強」。這種邏輯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倘若它要成立,則意味著國家應當保證每個青少年都有充分的機會實現自己的價值。我無意對當前國家制度橫加指摘,但是我們必須承認,像許吉如那樣的優秀個體,在當前仍然是少數。

當前我們的教育制度、社保制度都有許多不完善的地方。並且,除了制度因素外,還存在機會是否能公平地給予每個個體的問題,也就是機會的「分配」問題。倘若乙個國家有著強大的國力,但是卻無力保證社會的公平公正,我們能說這個國家中的每個個體都能「強」嗎?

許吉如已經有了足夠的成就,可是她能保證在社會底層的青年有足夠的機會實現自我價值嗎?至少我們從她的演講中無法得出。綜上,許吉如本可以藉她的演講指出,雖然當前國家的強大給予了我們安全感,但是這份安全感並非能完全涉及到每乙個國民,因而國強則少年強是我們每個人應當追求的目標

但是她只是簡單地歸結於——我們要感激。

3.國強則少年強只看到了客觀因素,忽略了主觀因素。在前面的說明中,我們應該會同意,即使這個必然的邏輯不能成立,但是國家的強大與否對於青年的發展的確起著重要的作用。

但是國強則少年強的邏輯的另乙個錯誤在於,即使上述的兩點論綱都不存在,換言之,國家服務於國民,國家能給每個個體充足的機會,即便如此,個體能否實現自己的價值,與個人的努力有很大的關係。即使國家為個體提供了最好的條件,個體卻不能盡自己努力去爭取乙個好的未來,那麼怎麼能說「國強則少年強」?所以,國強則少年強的邏輯一味強調客觀因素,忽略個人自己的努力,是不能成立的

三、究竟何為愛國?

這篇回答並不在於主張愛國已然沒有價值。許吉如演講的這一套邏輯,只是落在「我們要感激」這乙個論證目的上。這就很容易造成「愛國」這一美好品質的低俗化。

究竟何為愛國呢?

似乎被舉報政治敏感了……舉報的朋友,能否請你用你的觀點來說服我或者指出我的錯誤?

下面BASE64編碼了,懂的自己解碼看吧……

最後再說幾句:我並沒有充分的理由,認為許吉如只是想進入體制,或者獲得某些利益。但是,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應該會同意,許吉如的這篇演講表現出和她所受的頂級學術訓練極不匹配的無知與混亂,因此,不論她的動機是什麼,她發表這篇演講,很可能不是出於自由意志

當然,如果只是想學習演講技巧,那麼她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和演講方式無疑是乙個很好的樣本。

如何看待許吉如參加《我們來了》?

這有啥好評價的她有文娛的資源有熟人推薦節目組面試過了有機會就上唄我個人覺得她在裡面的表現實在是令人尷尬自我感覺過於良好想表達展示自己做個有內涵的性情中人但是忽略了跟其他娛樂圈明星的不搭人都是老人精了需要看她在這蹦躂?不止一次覺得人家看著她心裡在想 這姑娘來幹嘛的? 牛氣一一 看了幾篇她的演講,不得不...

如何評價奇葩說的許吉如?

想當主持人,沒有播音員主持人證。想混外語教育,沒有教師資格證。不想混律師,沒有律師證。不過拿著清華哈佛的名號愚弄大眾罷了。有人送錢給她她就開心了。 何君 我真的是怕了,看到大家群體性 吊打 乙個人。我午夜夢回時常擔心她是不是睡得著,會不會精神崩潰。大家說的有理有據,分析的頭頭是道,被揪住吊打成這樣,...

如何看待薛教授將自己的書送給許吉如並且眾多晉級的人裡提名了許吉如作為隊長?

高票回答裡竟然說青雲溫柔平和,沒有攻擊性?excuse me?你一期期仔細看看她的表情和肢體語言吧 不得不說,長相樸素有時還真是一種優勢 據我多年受廣大老師喜愛的經驗 我發現老師都喜歡乖的,主動的,活潑的,有禮貌的,看上去家庭條件好,有教養的小孩子。我從小是個乖小孩,也不搞什麼么蛾子,可能養成習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