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敦刻爾克》中的台詞 home 該不該翻譯成 祖國 ?

時間 2021-05-11 14:33:26

1樓:

為賈翻譯說句話吧。

這部電影最初是找我的乙個老師翻譯的,但當時對方的要求是兩周內翻完,老師果斷拒絕了。原因很簡單,時間太短,根本不夠推敲好每個字句。

最後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Home」的確翻譯得很扯,「祖國萬歲」都是大家看得出來的尬。但這畢竟就是乙個商業速成品的翻譯作品,我也只能說,賈翻譯盡力了。

2樓:melo

說實話,賈翻譯這樣翻譯,又是陷入和以前一樣的泥淖:刻意,不自然。

這個「home」翻譯成祖國,明顯就是一次費力不討好。

甚至可以說是自以為是。

對於能把《銀河護衛隊》翻譯成《小蝌蚪找媽媽 》的人,還能說什麼。

3樓:Invisible

其實我覺得「祖國」這個詞是乙個偏激進愛國主義的詞彙,不是乙個「家」的感覺,更像是乙個你有義務服侍的「組織」。法西斯德國和日本,還有前蘇聯、新中國和北韓,都常常把「祖國」代替「國家」在公共場合如演講、宣傳標語中出現。通常「祖國」的形象高尚偉大,價值大於一切甚至你的生命和家人,我認為有點太激進了。

所以我覺得把「home」翻譯成「家」跟有人性味道一點。

4樓:zhangwenyuan

違揹人性的宣傳在關鍵時刻代替不了正常的人性,什麼叫正常的人性?即便你自己拍的主旋律抗日影片中對軍隊鼓動,為什麼說為了「你的父老鄉親」?

5樓:春三塵二一流水

當初在電影院看的時候,我就和那個指揮官一起囔囔道hope,字幕翻譯成祖國,是讓人很驚喜的!在渴望歸國的士兵的心中祖國一詞比希望來得更具體,更有情感,更觸動人心。

6樓:

說白了這個這個翻譯的錯誤並不是1+1=2但這裡等於3的錯誤

而是大多數人都愛吃豆沙月餅可這裡說五仁月餅比豆沙月餅好吃的錯誤

大多數人覺得home翻譯成祖國不是很妥當,也有少部分人覺得結合語境這麼翻也可以勉勉強強,也有少部分人覺得我理解的home在這裡就應該翻譯成祖國

然後吃豆沙的就高潮了

愛吃豆沙的開始擺證據,洋洋灑灑一大段文字,必須證明豆沙就是比五仁好吃,五仁月餅就是不好吃,有理有據令人信服,吃五仁的人被按在地上摩擦

所以五仁月餅成了政治錯誤

電影又不是你拍的,我的電影票又不是你買的

電影翻譯這種東西,不是數學公式,每個人心裡有每個人的理解,哪怕是語境,也總有人的理解是不同的,

翻譯成祖國可能不符合大多數人的理解,可也沒錯到完全不能看啊

你可以說我認為不應該這麼翻譯,其他翻譯更好,而不是說我是學翻譯的,你們錯了就是錯了,別BB

竟然有人還覺得這是影片最大的敗筆,拜託,那這電影可能是電影史上最佳作了,乙個英文電影最大的敗筆是乙個單詞的中文翻譯,那不需要看中文的國家怕是看到了諾蘭導演的巔峰之作了

上過小學的人都知道home是什麼意思,如果乙個人對home這個單詞沒有翻譯就完全看不懂的話,那他買電影票怕是進來睡覺的

這個電影的翻譯不知道是誰,感覺水平有點次

但是為了乙個沒有標準,只有低贊同比例的五仁月餅

你不吃就算了,自有人想吃,非要按在地上踩爛,那就十分搞笑了

答主玻璃心,還是匿了

7樓:

掃了眼基本沒人從英中國人的角度來看問題啊,Home有沒有祖國的意思?有。這個沒懸念的,不用翻字典我們就能找出一堆例子。

然而英中國人平時是一群以我們的國家觀念來看愛國感極差的人...都知道乙個梗,平時沒人說i come from british的,蘇格蘭/英格蘭/愛爾蘭/威爾斯乙個分得比乙個清楚,對於身份上更強調地方認同(我來自什麼郡)大英居民這個home翻譯成祖國就很糟糕了,人英中國人可能就沒太多祖國的觀念啊。

當然考慮本地化,小粉紅的需求這個翻譯自然沒問題。當然是祖國比家鄉重要的多了。

8樓:

9月9日《敦刻爾克》日本首映,提供日版翻譯聊作參考。「home」一共出現三次

第一次:軍官對話,翻譯為「母國」

第二次:翻譯為「故國」

第三次:士兵看到陸地,翻譯為「國」

注:日語中「國(くに)」一詞有故鄉之意

不要因為翻譯是賈秀琰就全盤否定。日本上映之前偶然瞄到這個問題,所以看的時候特意注意了一下。個人認為翻譯成祖國沒毛病。

某些人對賈翻譯口誅筆伐之前,要不要先翻一下《現漢》再說話?為反對而反對真心沒意思。

9樓:山下奉文大將

當然沒有問題了啊,民主國家的國就是家啊,難道民主國家有強迫人民犧牲這種事情?

在民主國家,愛國就基本等於愛這個共同體,愛民眾,因為這個國家是由人民決定的

我問了kik的幾個英中國人,有的認為motherland好有的認為family好,不過沒有什麼統一意見

我在quora上也問了

10樓:輝龍

2、就我記得起的情節,至少有兩個祖國我覺得翻譯得不算錯。

a)將軍看著海峽對面,說可以看到祖國;

b)兩個士兵聊天,A問,我們是到了目的地北京嗎?B說,不,才到上海。A說,只要離開敦刻爾克到了祖國就好。(地名隨便編的,想不起來了)。

你非要說,這兩個情景下,他們想到的是反應人性高尚的「家」,我也是無能了。在世界大戰的背景下,乙個舉傾國之力的撤退行動,士兵們心中有乙個「祖國」的概念,我覺得既不違反人性,也不違背現實。

11樓:

按照柯林斯-赫拉克利特詞典,「Freedom」確實有「祖國萬歲」的意思:「Free」源自拉丁語「Frenulum」,意思是「城邦/政治體」;「Dom」源自古撒克遜語「Domisados」,意思是「永恆/存續」。

12樓:看門大爺

9月1日,由賈秀琰操刀譯制的戰爭片《敦刻爾克》在國內上映。

得知賈翻譯還奮鬥在譯製片翻譯的第一線,我祝她轉行成功,長命百歲。

賈翻譯在著手翻譯時一定是被殘酷的戰爭場面和一刻不停的恢弘配樂震撼到石樂志。當看到民眾救援的船隻駛向海岸,艦長熱淚盈眶的念叨出「Home」時,賈翻譯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顫抖著用五筆輸入法拼出「祖國」二字。

多美的詞彙啊!我忍不住讚嘆。這個詞從我識字起就深深的銘刻在我心中,因為我知道,沒有它,作文很難得高分。

最近,這個詞又在《戰狼2》的護照上火了。護照背後那振奮人心的一段話讓我明白,原來護照——是可以隨意塗改的。

2023年5月25日,英法聯軍防線在德國機械化部隊的快速攻勢下崩潰之後,英軍在敦刻爾克這個位於法國東北部、靠近比利時邊境的港口小城進行了當時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軍事撤退行動。雖然這項代號為「發電機計畫」的大規模撤退行動使英國及法國得以利用各種船隻撤出了大量的部隊、成功挽救了大量的人力。此次撤離,標誌著英國勢力撤出歐洲大陸,西歐除英國、瑞士和西班牙以外的主要地區落入德國之手。

諾神的這部《敦刻爾克》正是以這次歷史事件為藍圖,描繪敦刻爾克海港上數十萬人撤退時慘烈的場景。在這片海灘上,沒有熱血沸騰的衝鋒,沒有萬眾一心的抵抗,甚至影片從頭至尾,居然都沒有出現乙個德軍士兵——哦錯了,影片結尾處出現了兩個德國士兵抓走了大帥比湯姆·打死不露臉·哈迪。影片中只有戰爭的壓抑和絕望,只有泥濘的沙灘,傾倒的戰艦,震耳欲聾的轟炸聲,每當特寫推向士兵的臉,總是寫滿了驚慌與恐懼。

沒錯,這是一次屈辱的撤退,一次拯救生命、挽救有生力量的行動,是逃命,不是群情激昂的殺敵陷陣,不是騎上哈雷、帶上包子雷、喊上一起哈啤的兄弟打鬼子去。每個士兵的心中只有兩個字:回家。

對,是回家,不是回歸祖國的懷抱!這一刻,他們本就站在祖國的土地上,他們已經被惡魔的機械化部隊打的七零八落,心中只有被殺戮支配的恐懼。此時此刻,他們求生的本能和對親人的眷戀告訴他們:

我要回家!

當參與營救的民眾駕駛著遊艇、漁船出現在海岸線時,岸邊的艦長深情的呼喚出:Home。是的,這是數十萬士兵重返家園的希望,是人民營救他們同胞、親人、愛人的行動。

此時此刻,他們不要998,不要298,也不要98,只要這些為了保衛家園而獻身於戰爭的最可愛的人能夠回到親人身邊。

可能在賈大翻譯看來,這次行動是「為國逃命」,跟「為革命保護視力」的眼保健操乙個秉性。可是請賈大翻譯觀影時看看這些士兵惶恐中透著渴望的眼神,那裡面寫的不是殺敵的憤慨,不是為國獻身的堅毅,而是求生的慾望,回家的渴望。在敦刻爾克的海灘上,向前是為國,向後,是回家。

13樓:

反正我覺得譯得好,估計這在知乎是政治不正確的,看到太多隻懂英語不懂翻譯的人在強答了。

在一部愛(英)國主義主旋律電影中,把home翻譯成祖國是符合語境的。英語和漢語詞的意象並不是一一對應的。而且英文電影中那個海軍軍官眼含淚水,看到的不是指小家庭的「家」而是祖國/同胞/故土的「國家」。

「國家」這個詞沒有歸屬感,可以是任何人的國家,因而「祖國」是不錯的選擇。

在電影院看到海軍將軍望著成千民船湧近時,臉上逐漸變化的表情,說home前頓了好久,那一刻我第一反應是看到了「祖國」,下意識跟角色一齊脫口而出「home」。我能理解譯者的用心。

14樓:

這部電影本來就是著眼於戰爭裡渺小的個體。在戰爭環境下,個體太脆弱,他們想回去的是具體的每乙個家庭,回到家人的身邊,回到乙個溫馨安全的生存環境。翻譯成祖國的話,幾乎抹殺了這一層含義。

15樓:LLAP

不應該,否則倆人第一次看的時候:

- 你看到了什麼?

- 祖國

- 那法中國人怎麼辦?

(法中國人怎麼辦?當然是回他們自己的祖國咯

船隊來的時候:

- 你看到了什麼?

- 祖國

(哇我們祖國不派驅逐艦派民船來接我們了祖國好強大呀(逃

16樓:大西洋

這裡的home就是homeland,有啥好爭的。雖然西方講的是個人主義大於集體主義,但此時的撤退難道不是靠國家力量去挽救他們嗎?

17樓:

這麼能叫翻譯的不合適?明明是說到諾蘭導演的心坎裡了。

其實不該翻譯叫祖國,應該翻譯成帝國才是最合適的。

我們決不投降。即使這個島嶼或它的大部分被征服並陷入飢餓之中,這是我一分鐘也沒有相信過的,我們在海外的帝國臣民仍要英國艦隊的武裝保護之下,繼續戰鬥,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認為適當的時候用它全部的力量和能力,來拯救和解放這個舊世界。

18樓:Y桑

就是祖國啊

電影裡面沒有乙個人到家了,但是每乙個人都很開心啊。

他們只是想回祖國,因為祖國就是安全的保證,是活下去的希望。

如果把他們家人帶過來,他們也不會高興。

安全需求優先於社會和尊重

ps:很多答案對翻譯人身攻擊,咱們就事論事行不行

19樓:GuardNight

我覺得問題下很多答案有失公允。

印象最深的,海軍上校在用望遠鏡看到了民船出現在海平面上參與救援,說了「home」一詞。高票答案說的黨性、人性哪個在前的問題,我十分不贊同。

難道在當時的情況下,所有人看到救援的船隻,都必須想到的是回家?就不許有人對國家的救援心存感激?就不許表達對自己祖中國人民的熱愛?

如果人人都以高票答案所謂的人性在前,那為什麼還會有那麼多民船自發參與到救援行動?

熱愛祖國,熱愛這個國家的人民,保護國家不受侵犯,並堅信在絕境之中,國家定會是最堅強的後盾。這才是那聲「home」的真實含義啊!

我的確反對把私人感情政治化,上綱上線。但真的有人用最質樸的情感說出「祖國」的時候,我們可否不去冷目以對,不要把這種東西庸俗化?

希望大家不要被帶節奏,也不要因為譯者之前作品的瑕疵就一棒子打死。

總之我認為這個「home」譯成「祖國」是極好的。

經典黑幫電影中的大佬台詞有哪些?

到飯點了叫我 必須得有我彪哥啊。認識一下,維多利亞娛樂廣場,吳總經理 地保鏢!彪哥坐倒騎驢.jpg 1.對內四十一,對外我永永遠二十九 2.唉!你抓我骷髏是吧!咱這麼滴,你先把你的假臉摘下來,我出去等你,咱打文明禮貌仗!3.保安這塊!咱都屬於道,道上人!見到像,像屬於我這樣的大哥,抱拳,右手在前,知...

《敦刻爾克》電影中海灘上的泡沫是什麼東西?

bata alfa 泡沫就是泡沫,諸位沒去過海邊嗎?下圖是我在北海海邊拍的泡沫,這是非常常見的現象。敦克爾克也在同乙個北海邊,有泡沫太正常了。電影裡的泡沫看起來和平常的一樣,沒看出更多的機油汙染或者其他什麼。傳說裡維納斯就是誕生在大海的泡沫之中的,不過那是愛琴海,看來從古至今的不同海域,泡沫都是常見...

有什麼電影台詞截圖戳中你的點?

固執的榴蓮 雲邊的小賣部 一本書 裡面,乙個在老婆急需錢救命,但是借錢人不還錢的時候說的,我不急,我老婆最近好點了,還可以拖幾天 讓我淚流不止。 彭PON PON 電視劇集台詞想要強行答一波 我們與惡的距離 應思聰犯病綁架宋喬平,安慰到最後,應思聰恢復清醒卻又無奈咆哮到 為什麼!為什麼是我!可能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