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蘭曉龍的《我的團長我的團》和《生死線》?

時間 2021-05-11 01:43:33

1樓:伏然

團長讓我感受到了那段時間軍人的百態(鑽營、逢迎、命如草芥、安逸的幻想、掙扎、奮不顧身的犧牲)

生死線更多讓我感受到的是人民的脆弱、悲痛與堅韌。

個人也是相對偏好團長,感覺後期生死線的劇情沒那麼好了。而且覺得團長對戰爭中人性的思考反省著墨更多。但是,仍然覺得生死線完全值得一看。

2樓:蒲伯鞠

可能和很多人意見相左,我反而是覺得孔導比康導更能承擔249的文人意氣。

不管是孔導還是老康都是能消化249的精神世界的,區別在於康導傾向用一種非常軍人式的、極其精煉簡潔的方式投放出來,孔導則明顯細膩、浪漫主義得多,所以許多兵團老粉對生死線慢節奏慢和有些逼到極致(往壞處說就是撒狗血雖然這個詞我拒絕)的抱怨是可以理解的。

單論畫面的表達,團線我都是先看書再看的電視,團的話先看書再看劇其實是有些許失望的,當然團非常難拍,要想百分百還原書可能性很低,康導選擇了精煉,但某種程度上來說造成了許多文字資訊的流失以及還原過程的失真,比如說死啦死啦招魂那段,書裡其實是有些魔幻現實主義的,劇裡看著卻像走近科學。當然你可以說這是康導的「平」或者精煉,畢竟要表達的重點並不是招魂這件事,但這個段落應該是要有爆發力的。

線在還原上是真的做的非常好,不僅是還原資訊量,甚至可以說是在氣氛的渲染上做到了十足的說服力,對我而言孔導拍出來的畫面完全說服了自己當初看書腦內的,不一樣,但是更好,比如說要回古爍腦袋的那段。不過既然線是249是往商業上去改的本子,匯出來的難度也許要低一些。

孔導那股子文人的東西非常強烈,浪漫細膩過頭,有時候就有些絮絮叨叨不著邊際,用得好了就出來闖關東和生死線,用得不好嘛——北平和長沙。另外孔和簡真的不是一種風格,好傢伙差太遠了,簡就像個典型的中國文藝片導演,畫面全是斷裂的,熱衷宣洩噴湧出的情懷,完全不會講故事。

可能也是249能從孔身上共鳴出來的,比起表面上的鐵血和「爺們」這一類的標籤,他的筆可是一直下地十二分浪漫柔情,再是殘缺瘋癲的人,到裡都是顆至純的心。249不是喬治馬丁,這廝明明是一邊假裝殘忍,一邊又拒絕不了美好和理想主義。

3樓:記南北

很多年前看過生死線電視劇集,印象深刻最近看完《生死線》書籍上部,《團長》電視看了兩遍,因為即便某寶上都沒有書的下部,便在fm上聽了書。

先說《生死線》和《團長》的相似點

1.兩者都把小人物刻畫的很好,乙個人身上出現的反差讓人感到真實。小人物在亂世的掙扎和無奈都體現很好。

2.裡面有兩個相同的名字龍文章,除此也沒什麼特殊

3.最後的結局,都算不上好結局,都悲慘

4.都有個拯救式的人物

5.裡面都透著黑色幽默,在絕境也有強大樂觀心態的人

(待看完書籍再補充)

不同點1.《團長》裡面的人物基本都是背井離鄉之人,他們最開始面對敵人時並沒有懷有多強烈的保家衛國之情,他們混日子,能過得過。然而《生死線》敵人最開始占領的是他們的家園沽寧,中中國人最傳統的觀念安家樂業,所以一開始他們就有人反抗。

我覺得團長裡面更深刻體現了中國人的劣性,「中中國人好順天意」被逼絕境才知道反抗,人能逃邊逃,四萬萬大國抵不過乙個島國,真是一言難盡。

生死線裡面則閃了許多希望之光。但依舊是到了絕境人們才起來反抗。

(語言混亂了,下次靜下心再補充)

蘭曉龍的《生死線》和《我的團長我的團》在我心中地位一樣,感動一樣。看生死線我是邊看邊哭,看團長我一直笑,心裡卻越來越難過。

為什麼知乎上對《我的團長我的團》和蘭曉龍的討論這麼少?

郊縣天王 又看到這個問題了,那時候老段,張譯,張國強,邢佳棟都處在精力最好的時候,感覺老段的精力旺盛到無處發洩的地步,就像南天門下,怒江邊上,龍文章把一把手槍打出衝鋒槍的射速,加上蘭曉龍處於創作的高峰期,共同創作出這部經典 顧小雯 或許受眾太小吧 或許一部分中國人的精神和思想還沒達到這個程度吧。真心...

如何評價《我的團長我的團》中的迷龍?

SCKDKT 迷龍敢說敢做,愛恨分明,小太爺城府太深,唯唯諾諾,團長太純潔了,心裡只有兄弟們和勝利。最愛還是迷龍,外表粗獷,內心細膩,又很精明,適合過日子。 新不了情 愛七哥,從士兵突擊追到我的團長我的團 我太愛東北老爺們身上的那種坦蕩與豪爽。不裝,敢想敢做,不高興就罵,高興了就唱,心裡裝著他的弟兄...

如何評價《我的團長我的團》?

孟SIR 講乙個團隊做事情講的最透徹的一部電視劇集,也是我最喜歡的電視劇集,沒有之一。從頭到尾講做事,讓我幾乎在整個管理生涯反覆看了20邊以上。做管理十年,我面臨的所有問題幾乎都能在這部劇中找到原型和靈感。蘭曉龍真是個妖孽 日出日落 乙個人連良心都沒有了,為什麼還有臉活著?中中國人多麼偉大的字眼!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