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友和周華健 那個唱功厲害一點?

時間 2021-05-07 11:08:57

1樓:

自然是歌神囉。

如果說發的歌曲cd碟片,那肯定是分不出高低的。不只是張學友和周華健,任何的歌手之間,拿他們錄音棚裡錄出的歌比,都是很難分出高低的。所以這裡談唱功,參考意義不大。

既然談唱功,自然是要比現場live的歌曲的質量,而現場live的質量,張學友可以每首live都如cd,甚至超過cd,並且張學友可以連續幾小時不停的唱並保持這種可怕的水準,別說周華健,從以前到現在,整個華語樂壇,都沒有比得上的。去bilibili搜搜張學友的幾個演唱會完整版看看就知道了,哪怕是被譽為「行走的cd」的林俊傑,他想要做到整個演唱會幾個小時都保持cd、甚至超過cd的水準都是相當難的。

2樓:我是ph

巔峰不好說,這個時間點,學友顯然大於華健,華健的嗓子損耗太明顯,綜藝節目裡可以看出來他很多高音完成得異常吃力,唱自己的老歌也經常降調,而學友則在新世紀以後不斷調整唱法,現在還能原調完成所有巔峰時期的歌曲,最近他現場演唱的Touch of Love和剎那愛以及真情流露可以證明這點

3樓:寶嫣

唱功不太懂,就聲音而言,我覺得張學友的聲音像是掛著露珠的櫻桃,或是剝了皮荔枝,飽滿、圓潤、清亮,晶瑩剔透,開口便讓人震撼,一聽鍾情,不能自拔。周華健的聲音則像某種弦樂的聲音,清幽、空靈、飄飄灑灑,他的歌給人以如訴如泣,娓娓道來的感覺,讓人久久不能忘懷。

4樓:德本

四大天王是包裝出來的,相對來說,張學友、劉德華唱功更出色。

周華健是大神級的人物,自己可以寫歌,嗓音條件更好(嗓音條件就像打籃球的身高條件一樣,決定了起點或者上限)。歌唱的表現力更強,能根據不同的歌做不同的演繹。他唱的《花心》應該是接近其他歌手不可替代的地步。

單講唱歌境界,也許他們都達不到通俗唱法的頂尖水平。

個人看法。

5樓:驕陽

張學友、周華健都是我喜歡的歌手,如果真要把他倆作個對比,去除表演、舞蹈、演唱風格等方面的因素,單從唱功上還是有高下之分的。首先說周華健,周華健的嗓音特點是脆、亮、乾淨,按照傳統的審美觀和要求,這樣的嗓音無疑是具備了充足的天生條件,在嗓音運用和技巧方面,華健善於發揮自身嗓音特點,較多的體現高亢、清亮的音色,演唱清新自然,不拘泥於小細節,整首歌下來行如流水,很完整的演繹了歌曲要表達的意境。再說張學友,張學友的嗓音特點厚實、略微有些沙啞,在音色上沒有華健的脆、亮,也沒有一些黑人歌手的低音炮似的特別渾厚,在嗓音條件上是略遜於華健的。

但也正是因為這一點,讓學友在處理歌曲的技巧和發聲上付出了更多的努力,而且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如果仔細聽學友唱歌,會發現他在每字每句的處理上都很用心,適當的運用裝飾音,時而高亢、時而委婉、變幻無常,而且氣息與聲帶的運用以及喉位的把握上更加嫻熟,系統發聲更加科學,整首歌下來,情感處理的層次感更強,跌宕起伏更能打動聽眾,難怪有人說學友是乙個在用心唱歌的人。所以單從唱功這一項來說,學友肯定是要高於華健的。

6樓:邊疆

沒有聽過現場就說歌神不好的,您攢錢聽演唱會吧,

7樓:木弓

這兩個人是我小學中學時候最喜歡的兩位歌手,兩人的磁帶和CD都買過不止一張,甚至還買過同時有這兩人的多首歌曲、幾百塊一張的LD(現在的童鞋們很少有人知道當年VCD出現之前影碟機裡的LD吧)。現在重新回頭再聽聽,周華健的樂感和聲音條件都好一些,感情直抒胸臆。相比起來,張學友比較追求渾厚的聲音效果,喜歡飆顫音,有時給我感覺有點用力過猛和油膩。

尤其在聽多了歐美歌曲之後再回來聽著兩個人唱歌的話感覺更明顯。

但更讓我驚奇的是周華健擁有這種級別的唱功之外還是個高產的創作型歌手。當年我都不知道刀劍如夢、難念的經、我是誰、明天我要嫁給你、神話情話這些神曲竟然都是周華健自己創作的。

8樓:

個人而言,我喜歡早期學友的聲音,和後期華健的聲音多一點。早期學友的聲音更加直接,而後期似乎更多是一種技巧的示範,略嫌有點用力過猛的感覺。早期華健的聲音比較清亮單薄一點,但是從《忘憂草》開始,似乎是一壺老酒一樣越老越醇,平穩的駕馭,展示出更多中年男人的成熟、沉穩和睿智的感覺。

9樓:裴虎呆

闡明乙個觀點:那就是市場認可度最高並不全代表唱功就一定最好。唱片市場裡,公司對歌手的塑造與包裝,發片前後的宣傳攻勢,製作人對於選歌的品味,歌MV拍攝水準,歌曲是否迎合市場潮流和年輕人的口味,甚至歌手個人形象魅力,都會直接影響唱片在市場上的表現。

我這裡說並不是說銷量高就一定唱功不好,我說的是唱功好壞不能以銷量作為唯一標準。不要斷章取義去黑。

典型的例子就是張學友與周華健在九十年代的血戰。表面看是兩個歌手之間的競爭,其實本質上是寶麗金與滾石兩家公司的博弈。寶麗金充分發揮了世界級大公司的優勢,無論從唱片企劃、製作團隊、形象設計、影像製作,寫歌人才,演唱會的籌辦等各項全面碾壓滾石這家土生土長的台灣公司。

所以結果是顯而易見的。

貌似有些跑題,既然提問者問唱功,我換個角度說一句。

颱風:張學友颱風更忘我,周華健颱風更穩健。

10樓:維羅尼卡

對於兩個人的唱功我一直覺得我健叔更有天賦,學友更努力對自己要求更高。他比我健叔優勢的地方是對於歌曲情感的把握和一些小技巧的控制。但我健叔厲害的是唱歌時整個人放鬆的狀態,讓人舒服。

而且有一點我覺得周華健更厲害,就是音準,真的完美,超級準。

11樓:張tx

歪個題,12年去聽了張學友的1/2世紀演唱會,昨晚去聽了周華健的「今天唱什麼」演唱會。昨晚在聽的時候就想寫寫這兩位歌神的區別。

以下的描寫按時間順序,先寫學友,後寫華建。

1.演唱會地點:兩位歌神分別在濟南奧體中心的「西柳」體育場和"東荷』體育館舉辦的演唱會。

首先,乙個是「場」,乙個是「館」。也就是說乙個是沒頂的足球/田徑場,乙個有頂的籃球/網球/桌球館。學友的「場」無疑規模要大很多,人也多很多。

那天我五點半從銀座新天地出來,走歷山路、經十路到奧體,一路上全是去聽演唱會的車,大概10公里的路,走了乙個半小時才到,昨天我從大觀園出來,有了第一次的經驗,再加上導航,各種繞小路,走經四路、順河高架下茶城插到青年西路、玉函路,在馬鞍山路左拐,走千佛山西路、南路、旅遊路,從龍洞立交橋下去,到奧體中心用了乙個小時(這裡就不再吐槽濟南的交通了。)說這兩次開車去聽演唱會的經歷,主要是想表達兩位歌神的影響力,學友大概是要大一些。

加班傷不起,先寫到這有空在更。

接下來我會從以下幾個方面寫寫:

2.發音方式及歌唱風格:

學友的發音感覺「氣」很足,華建的發音感覺是很擅長用胸腔鼻腔共鳴。

3.舞台風格及表現形式:

學友又唱又跳而且肢體語言、表情都非常豐富,很有表現力及感染力;華建專注於歌唱,肢體語言其實是很單調的,昨晚我甚至感覺他有些拘束。我個人認為可以這樣說:學友已經成為一名出色的舞台表演藝術家,華建則是一位歌唱藝術大師。

4.演唱會的氛圍:

學友是乙個人帶著一群人high,華建是和老友聚聚會,大家一起high。然而在我說的這兩場演唱會上,學友的演唱會的製作要比華建的精細很多。

5.個人定位及發展:

這個我也只是妄加猜測了,因為我現在也只是聽聽歌,不追星。

最後我想說,兩位都是業內的大師,巔峰的高手,偉大的歌神。在這樣的水平背景下,其對比是很難簡單的用『更厲害』來定義的。

劉德華 張學友到底誰的演技更好一點

正好看到 江湖 時期的兩人訪談,都是劇中造型,劉德華的神態氣質講話的感覺和片中差不太多,而張學友氣場語氣和片裡截然不同,完完全全兩個人。這個片裡兩角色的身份經歷所處環境應該都不貼他們本人吧 真的很煩,能不能別比了。要說好我覺得張學友好,劉德華粉絲總這麼比來比去真的讓人覺得煩。你自己去看看劉德華詞條下...

EASON和楊坤,誰的唱功好一點

天成偶得 楊坤比陳奕迅表達得有感情,聽陳奕迅唱歌不知道他在表達一種什麼感情,但聽楊坤唱歌能聽到他的經歷,他的憂鬱 激情和真誠!港台歌手普遍都有這個問題,唱歌沒有深沉的情感,流於表面,聽不到歌手獨特的靈魂,因為完全是娛樂,沒有藝術性,也沒有個性,也完全不是歌手的自我表達!香港太缺乏文化底蘊了!小時候聽...

微星和神舟那個更好一點

皮皮龍龜 微星,微星本身是主機板起家的廠商,因此筆記很內部各種板材電路做工極為精細,加上極為高效的散熱系統使得微星的筆記本可以長時間進行滿負荷運載而不過熱降頻。不要再迷信神州的配置和價效比了。大家的成本都是那麼多,憑什麼你神州高配?因為犧牲了主機板電路元器件,介面,和模具的質量啊。可能還是會有人反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