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英語的人們是怎麼欣賞英文歌曲的?

時間 2021-05-07 07:31:39

1樓:SamuelYi

把人聲看做一種樂器,不同語言的發音特點不同,即使不理解意思也可以欣賞發聲,比如英語爆破音多適合rap,法語發音溫軟唱抒情歌很好聽。

我就是個聽英文歌不看歌詞的,只體會情緒

2樓:

歌曲就是要聽不懂歌詞才好聽。比如那些粵語歌,聽不懂歌詞,而且人家語言的發音體系和我們的不一樣,會發出很多沒聽過的音,所以覺得好聽。我以前還喜歡聽薛凱琪的歌,覺得旋律很棒,歌詞唱起來就像Rap一樣,後來看了一眼歌詞,哇哇狂吐,從此再也不聽了。

還有帕瓦羅蒂唱的義大利歌曲之類的,都是因為你聽不懂歌詞才覺得好聽的。不信找個中文版的《我的太陽》聽聽?歌詞裡不停地重複著「啊,我的太陽,我的太陽」,絕對聽到吐。

3樓:軒轅啟

完全憑感覺!

我試過看一部完全沒有字幕的奈及利亞電影,土著語,最後我感動了!你的理解和感受最重要,至於他想表達什麼是他的事情

4樓:嘩啦啦啦啦啦

不懂日語你也可以聽懂久石讓

5樓:

首先應該是出於旋律的吸引吧。畢竟歌曲有很大程度上是靠「曲」是否出彩來決定它的成功度的。除去那些純為了流行的編曲,很多歌曲在旋律上,前奏上都會花大工夫以吸引人們的注意。

那麼如果一首歌是因為旋律而出彩的話,歌詞就只佔了很小的乙個比重了。

除去歌詞以外的第二個能吸引人的特點應該是人聲,乙個歌手與生俱來的禮物。例如鮑勃迪倫這樣的歌手有一把很獨特的聲音,也是令很多人著迷的。

而隨著聲音唱出的歌詞也是受到歌手自己情緒的影響的。這就好比一首經典作品被很多人翻唱,而聽眾只喜歡其中特定的幾個版本。

最後在說說歌詞嘛。由於前兩點的吸引跑去學了某首歌的英文具體含義(或是其他語種)的人不在少數。而懂了一點點之後再繼續聽英文歌又會造成良性迴圈,使乙個人越來越喜歡英文(或是其他語種)歌曲。

對著乙個不懂英語的人飆英文是一種不尊重人的行為嗎

1900 Lin 絕對是。語言只是一種溝通媒介,你拿別人聽不懂的語言和人家進行溝通人家會不會覺得冒犯了?我舉個例子,你對這乙個聽不懂普通話的老奶奶飆普通話,從你的角度我不知道你是怎麼想的,從老奶奶的角度 1 她可能只是覺得聽不懂但是想知道你在說啥2 她可能覺得自己不會普通話自卑了 3 她覺得你是個x...

是生活中的藝術變少了還是現在的人們不懂得欣賞了?

默匯甲子 藝術變少了。畢竟門檻高了。過去畫家窮。大家都不是太富裕。至少邊打工邊搞藝術還有的搞。現在再不富裕也可以滋潤享受生活。那搞藝術的再邊打工邊藝術就搞得很卑微。沒人願意做了。 粥粥 第一,藝術作品本身應該是對藝術工作者的經驗 感受等的反映,通過自己的審美創作後得來的,但當代一些從業者只在意既得利...

日常交往中,人們怎麼看待說話夾雜英語的人?

其實我覺得看人吧 我跟我閨蜜經常這樣,互相吐槽對方,這是不帶有目的性的。就是有的人學英語學的很痴狂,感覺有些詞不用英文說出來很拗口,我覺得也沒有什麼不對。但是我還真的被人指責過,我跟我媽 我媽高中英語老師 在老家的時候,我跟我媽用英文打情罵俏 不 的時候,有親戚就會說 呀,這麼厲害哦,中文也不會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