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阻止老人家抱娃,我媽一看見我的孩子叫一聲就想抱,還說我們為什麼不理她,如何阻止老人家經常抱娃?

時間 2021-06-05 21:42:18

1樓:有那麼點執拗的她

我父母給我帶小孩時候也有一些不那麼好的習慣,但是我不會說,因為她在幫你帶,如果你自己帶想怎麼就怎麼,這就是成年人要面對的,想耍嘴皮子就要做的比其他人好。

2樓:風信子聊情感

如果從孩子角度來說,一有點聲音別人就去抱起來其實是對嬰兒的一種全情的關注,有利於孩子安全感的培養,是一種有益的養育方式。但是從母親角度看,孩子被搶去了或者自己感到了自己不存在的感受,那麼會不想讓老人家那樣做。但是作為乙個媽媽從母愛角度來說還是選擇對孩子好的方式比較好。

自己如果覺得地位受威脅或者存在感變低,可以轉移注意力,或者調整一下認知,相信你也是希望孩子好的。

3樓:ayudejiejie

她抱她的唄。又不是讓你抱。

你有你的想法,她有她的表達。

讓孩子在這樣的多人帶的環境裡挺好的。讓孩子知道,不是什麼人都是寵愛孩子的。也不是人人都嚴肅認真,什麼樣的人都有,什麼性格的人都得適應。

家庭也是個小社會。讓孩子多接觸各種人,多好啊。

4樓:

如果你家婆婆能聽勸,你就可以去說啊,委婉或者直接都可以,一些科學的育兒理念啥的。但是我看你說婆媳關係都要不好了,是不是說了也不聽?

我婆婆就是比較倔的人,我們說了不愛聽,所以還是老去抱。月子裡孩子身體軟踏踏,他就老抱著瞅。孩子有時候輕微的叫喚沒關係,我就任憑她自己哭,過一會就好了。

總不能一哭你就去安慰,但婆婆就馬上就去抱。孩子自己躺著玩好好的,她也要去抱。。。。我作為媳婦也確實很生氣,有一次就接機會指桑罵槐,對老公說別老抱她了,巴拉巴拉,給婆婆聽的。

然後還是沒太大效果,還去抱,你可想我婆婆多麼倔,不撕破臉她不罷休的那種,但是我也不能直接就撕破臉啊,所以之後她一要抱,我就在她之前把孩子抱過去,不給她機會抱,因為我也是在沒辦法了,太生氣了。

當然最好的辦法,如果你老公可以,如果婆婆明事理,還是老公去溝通明白比較好了。

5樓:大聖媽媽育兒分享

孩子小的時候我也有過這種困擾,我覺得老人在和我搶孩子。

孩子三十斤以後,她們就不和我搶了……只有我能抱動了。而且孩子也不讓她們抱了。

我非常理解你的困擾,只是想說:有些事,時間拉長了可能就不讓你那麼困擾了。比如放眼十年或者二十年看。

孩子終究會長大,我們和老人的矛盾也會不斷變化。家家如此。

6樓:乙個不知名的旅行博主

長輩都喜歡抱小孩...即使他們知道要少抱,可能是還是t愛喜歡了.每次抱的時候你就想,是你小孩太可愛了,你媽媽好像看到了你小時吧...婆婆的話我真的是沒辦法了。哈哈哈哈哈哈

7樓:西窗童謠

你媽媽的問題已經很說明問題了。首先,老老還小,你們幹啥不理她不肯定人家存在感?第二,老人疼孫子總是上下其手,就好像擼貓一樣有癮,而且她總能從各種角度從你孩子身上看到你幼小的影子。

第三,沒明白為什麼不讓老人抱孩子,如果抱的時間久了你可以跟她賣一賣你的育兒觀念,請她配合,而不是單純阻止她去抱。除了關係緊張以外,我看不到其他好處。

8樓:影子

讓你老公合適的時候側面稍微說一下,側面開導,老人家這一輩的肯定會比較寵孩子的,隔代是不一樣的,老人家現在的狀態就是你以後年紀大的時候的縮影,很多事可以商量著來。

9樓:餘楊

孩子還是要多抱的,能給他愛和安全感。哭的時候首先抱起來,然後檢視孩子有什麼需求。另外,老人也逆反,你不要他抱他偏抱,你請求他抱,抱孩子成了任務的時候他就不這麼積極了。

我婆婆就是這樣的,搶著抱才香。

10樓:nana0321

我胳膊有陳年舊傷,一直不太能提重物,也不太能抱孩子。

我大女兒出生以後,也沒人教過我抱餵奶,我一直以來都只會躺喂,後來嘗試過抱喂,要麼我不舒服,要麼孩子不舒服,就放棄了。

我老公平時工作忙,我和婆婆有很多理念上的不合,結婚到我產假結束之前都沒和我婆婆一起住。我親媽親爹那時候要上班又沒有退休,我家孩子小時候基本上都是在床上和嬰兒車上躺過來的。

我產假結束後奶奶來帶了一兩年孩子,孩子很喜歡坐嬰兒車(為了這事我家買了無數和嬰兒車,這又是另外乙個故事了),也不會纏著大人要抱抱,所以還算輕鬆。

我女兒三歲多的時候,我親媽,孩子外婆退休了!正好那時候我小姑生了二胎,外婆和奶奶換崗,外婆來了以後的態度就是「我外孫女好可憐,攤上你們這麼個家庭,你們都不愛孩子,只有我愛孩子」、「你們不抱只有我乙個人抱」各種戲精上身,天天在我們夫妻面前演,還能怎麼辦?忍著唄!

誰愛抱誰抱。

再說乙個故事,我親媽跳廣場舞的乙個朋友,她家也是女兒-外孫女的配置,外孫女比我女兒小一歲半的樣子。女婿老家是外省的,在家中排行老二(三個兒子),孩子奶奶來一次需要飛機高鐵汽車各種交通工具組合,特別折騰。

她家外孫女出生的時候,孩子奶奶千辛萬苦來幫兒媳婦坐月子,來的時候可能孩子都出生好幾天了。奶奶沒來的這幾天孩子是怎麼過來的呢?孩子外婆天天抱著抖,不論白天黑夜,家裡人都建議不要抱著抖,孩子外婆毫不在乎,還在孩子面前念叨「我現在這麼抱著抖,以後就該你奶奶來抱著抖啦」。

孩子奶奶來了以後發現按照正常的育兒方式居然哄不住這個孫女,而且由於各種原因(吃不慣住不慣生活方式完全不同等)婆婆和兒子兒媳婦吵了一架,住了幾天就買機票回老家了。

孩子奶奶走了以後,輪到外婆傻眼了,「安?說好的奶奶來抱著整夜整夜的抖呢?」據說孩子外婆抱著抖到了兩三歲吧。自己惹了一身的毛病,短期內不准女兒生二胎了!

11樓:踏歌而行

我非常理解這種心情。

我一直認為,大人愛抱娃、親娃、背娃、逗娃,都不是娃們的需要,而是大人的需要。

大人只是覺得娃太可愛,所以忍不住要有這些親暱舉動。這樣做對娃有沒有好處另說,對大人來說得到了心理滿足。

都說隔輩親,能分擔父母的工作量,也能給娃更多的關愛,但也極容易把娃帶出毛病。

這事得多交流,統一帶娃的思想和方法。老人的很多帶娃經驗其實不科學。

但老人往往也很頑固,固執自己的已有經驗。

如果交流沒耐心,很難取得思想行動一致的。

所以,假如你沒有耐心,或不善於溝通,就看開些。老人們親娃,愛帶娃,總之是好事。真有什麼毛病了,不是還有你嗎。

想開些,他兒子女兒都帶大了,影響孩子成長的地方很多,隨著孩子年齡增大,需要把控的地方會更多,有你在把控大方向就行了。

娃娃時代,說重要很重要,但也別大神秘了。

有哪些老人家的道理可以獲益一生?

快要生孩子的時候,和我媽經過乙個老人的家,因為好久沒見,我們就停下來說說話。因為我媽可能因為要上班照顧不了我坐月子,她聽說後就對我媽說,要我媽最好還是請假照顧我坐月子,她說,你們家就兩個孩子,男孩女孩其實都一樣,要把女婿當做兒子般對待,不要當外人,好好照顧你女兒坐完月子再去上班。 蒙古利亞的天一 我...

在坐車的時候 就一定要給老人家讓座嗎?

一盒椰子水 你不累,老人家看起來很吃力,你想讓座 讓座你不累,老人家看起來不太吃力,你想讓座 讓座你不累,老人家看起來不太吃力,你不想讓座 不讓座你很累,老人家看起來很吃力,你有些看不下去 讓座你很累,老人家看起來不太吃力,你能看得下去 不讓座你很累,老人家看起來很吃力,你不想讓座 不讓座就這麼簡單...

給老人家乙個月兩三千很少麼?

老巫婆 看你媽想要什麼樣的生活,你能提供什麼樣的生活了。乙個月兩三千,在十八線小縣城,比需要養家餬口的普通人的工資高。但是,高消費的生活,肯定支撐不了。要求每天大魚大肉,經常來點兒山珍海味,穿要名牌,一兩個月需要添置一次新衣服新鞋子新包包,每個月旅遊,兩三千連零頭都不夠的。侄女和媽媽也在小縣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