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父母的傷害 現在該不該跟父母提起

時間 2021-06-03 05:45:31

1樓:木木木

這才是真實的生活

其實,生活中大部分的人,從小都多多少少會感受到父母的不同對待。

尤其是多子女的家庭

獨生子女還好一點,但是,大人們通常都是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緒的,會沒來由的跟孩子發火,或者把自己的孩子當成自己的附屬品,過度的管制

很多的媽媽們都有這樣那樣的毛病

不是管制自己的孩子,就是管制自己的老公

因為她們從小到大也都是這麼過來的

她們從小耳濡目染的自己的父母親也是這樣過了一輩子

怎麼說呢?

還是時代的問題,和學識的問題吧

就算他們意識到自己有問題,但是他們也很難作出改變

因為在他們的周圍,所有人都是這麼過來的

這就是普通人的一生、

每天上班下班,賺錢養家,養活孩子

天天都累的要死,心累,身體更累

不是他們選擇了工作,而是工作選擇了他們,所以,他們需要拼命的去工作賺錢

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下,下班後乙個小孩子,老是問東問西的,大人們更加容易不耐煩

很多父母親,在作為父母親之前,也沒有學過,怎麼樣才能做好乙個爸爸和媽媽

很大程度上,他們也是沒長大的孩子

所以,一旦在生活中遇到了不如意的事情,就會把最難聽的話語,最不好的情緒發到身邊最親近的人身上

題主,你可以和你的爸爸媽媽溝通這樣的事情

但是,最終可能會有兩個結果

1,可能獲得父母的認同,他們對你更加愧疚,然後想要彌補你,或者你把你爸媽弄憂鬱了,也可能他們根本想不通這個事情。

2,又或者父母粗暴的告訴你:矯情個什麼勁,我們都是這麼過來的,我們做父母的那裡不對嗎?難道我們不愛你嗎?

這是作為爸媽的通病

建議親,可以多看看心理學方面的書籍,比如講原生家庭的。

當你了解到原生家庭的生活模式和一些故事之後,你就能夠理解,為什麼這是父母的通病

大部分家庭都容易出現的情況了

這樣你也能很快的釋懷了

你現在已經成長,有了工作,未來,你會有自己的另一半,有自己的寶寶,組建新的家庭

當你清楚明白的知道了,你的原生家庭帶給你的創傷面的時候

你就會明白:人無完人,我們可以盡可能的改變自己的行為模式,和說話模式,還有教育模式

讓親情更加穩固,愛情更加濃厚。

所以,這些都是你作為乙個成年人,應該學會消化的事情,而不應該把這些再加誅在你年邁的父母身上

因為他們這個年紀,思維已經固化了,你想通過訴說這些,讓你的內心得到紓解,那麼他們永遠都紓解不了了

所以,你要做的是,不斷的提公升自我,讓你的未來生活,你父母的老年生活過的舒心快樂,就可以了

人生得意須盡歡。

2樓:

大部分不會覺得自己有錯,也不會低頭道歉。去說了往往只會讓自己更憋屈。

少部分也許真的會懺悔。

你覺得你父母是哪種,你再決定要不要提。

3樓:

我提起過,在同樣的事由我孩子來做,我父母呵護縱容,而當年的我卻被狠揍一頓。

面對我的質疑,他們感到很驚訝,說他們當時太年輕,沒有耐心,只想直接地快速地讓我懂得什麼不該做。

我委屈地說為什麼現在的孩子可以容忍,媽媽說經歷了我的成長,才知道有些事急不得,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自己會理解。

而且現在小孩子很聰明,講道理基本會聽。。。。。

呃,這意思還是我的錯了

4樓:譚麗娟

等你不再是期待父母的理解,不想控訴他們的時候,你再說吧。

因為,你說了,只會更失望:他們會解釋,會說你不理解他們……而這些會讓你更絕望。

如果他們能做到理解你,如你希望的對你好,他們早做到了。曾經沒有做到的,現在做不到,以後也做不到。

所以,你自己學習和成長自己。當有一天你

不再期待他們的理解,而是好奇的,想明白他們曾經遇到了怎樣的困難,理解和心疼父母時,你再去問……

雖然,這並不容易,但是,可以做到

5樓:小紅帽

至於要不要跟父母提,要看你父母是什麼樣的人,如果是跟我父母一樣,家長權威主義至上的人,奉勸你別提,結果只會不歡而散,可能還會給你冠以不孝子、白眼狼之名。如果父母本身較開明,可以平心靜氣地談談。

但其實所謂原生家庭的傷害,只是人成長過程中的必經之路,不必過於沉溺於此,人成年後要學著拋開這種原生家庭的「所謂」的心理傷害,積極地面對自己以後的人生,通過建立友情、愛情、親子(指你自己的孩子)等各種親密關係來慢慢療癒、慰籍自己童年時受傷的心靈,這是跟你和父母談話一樣有效的方法。

6樓:千江月

我童年的傷害,都和我父母說過了。

但是,這些是我和父母已經能夠心平氣和,平等溝通的情況下說的。說事情不是為了發洩,而是告訴他們我曾經受到的傷害,現在我已經癒合,不怨他們,而且,他們在當時的情景中做出這樣的事情,我是能夠理解的,也希望他們反思後不要過於自責,畢竟每個人都在成長。

7樓:微微

如果想要個說法,可以委婉提一下。

如果傷害不夠深,已在歲月裡被沖刷殆盡,只是留下一些痕跡。建議讓塵歸塵土歸土。不要給父母造成負擔。

成年人了,該承擔的已經承擔了,又何必向自己的父母要糖?

8樓:cy120116119

如果現在和父母感情不錯,在偶然的時候,當笑話提提。

如果感情一般,那就算了,過去就過去了,小時候都煎熬過來了,現在有什麼不能湊合合。

9樓:小胖

提了又能怎麼樣呢?你想他們怎麼樣?和你道歉?以後改了?不可能的事兒,還是別找不痛快了,說多了再訓你一頓,犯不上的。這世界上哪有百分百完美的父母。

至於你給父母錢,他們給你攢著,我覺得還好啊,可以看看知乎裡多少父母在子女工作後被要錢的而難過的。要是想孝他們,直接買東西吧,觀察他們平時都用些什麼,喜歡什麼,直接就買了。至於工作上遇到的問題,他們也不能幫你解決,確實沒法幫你的,他們老了,有能力不足的時候,和他們說這些,他們除了著急上火,也沒有別的辦法,盡量報喜不報憂吧,雖然自己扛著很累,但是沒辦法的,自己的生活總要自己扛。

大學拿到的獎學金該不該跟父母說?

隱士 絕對不能說,哈哈,從這個時候起就可以自己開始設小金庫了,畢竟,約會要花錢 談戀愛要花錢 想幹點壞事啥的也是需要錢 為何要說呢,萬一他們心血來潮抵扣你下個月的生活費那可多得不償失啊,何必呢,何苦呢。當然了,拿獎學金確實是一件開心的事,畢竟也是自己的實力,可以告訴父母得了 一點 獎學金,讓他們開心...

得了焦慮症該不該跟父母講?

於飛 需要和他們說清楚焦慮症的成因 原理和解決方向。很多朋友之所以焦慮,是擔心自己會犯錯 失敗 生病或痛苦,在這些擔心的背後,是對正確 成功 健康和快樂的渴望,也伴隨著對當下生活現狀的不滿。期待越高,不滿和擔憂就越強烈。比如有一位朋友,很想通過研究生考試,不能接受失敗的可能性,為此非常焦慮,焦慮所引...

該不該支援父母買房

不務正業的師太 讀好自己的書,做好自己的事。你父母的錢怎麼用,你無權干涉。如果他們就買房徵求你的意見,你可以表達你的看法。找合適的時機,跟你的父母溝通溝通,說說你的人生規劃,他們會給你最中肯的建議。如果你留學的想法他們支援,那他們自然會預留一筆錢的,只不過不一定告訴你。就算他們不能提供資金支援,你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