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醫生如何看待全面二孩的影響?

時間 2021-05-06 18:07:39

1樓:喵喵咪我的

國家某一線大城市最好的兒科醫院,兒內科主治,月平均工資2000加上獎金6000,當地城區房價均價5萬以上,每天工作12個小時,二胎潮後遇到傳染病高發季節醫院強行要求加班到夜裡12點,你說怎麼看

2樓:俞勤斐

如果你還是一名沒有選擇好方向的醫學生,其實兒科是乙個極好的方向,包括但不限於兒牙、新生兒、兒童內科等。

目前看來,這是反現狀的。但醫學生選擇專業要考慮時間變化,考慮的時間節點應該在讀完研到規培結束,且積累了一定臨床經驗,大約在6到7年之後。那時候兒科剛經歷斷代的陣痛處於復甦狀態,二胎潮、人口刺激政策導致使用者需求急增,市場辦醫、自由執醫政策已經推廣,高精尖醫學人才可以有相對應的工薪報酬。

而同行競爭少,上層上公升空間大,這時候的兒科醫生已經不再是被打罵的受氣包了,而是父母求著渴著希望你能看一下孩子,希望你能收下病人的情況了。

一切供需不平衡確實有他的理由,也必然有他增長的潛力。寒冬過後是春天。

3樓:奧司他萎

幾年工作,病人越來越多,同事越來越少,原來五天乙個夜班,現在三天乙個夜班,收入卻還是紋絲不動。今年流年不利,前幾天乙個同事出車車禍重傷,另乙個同事確診肺癌,真的想甩手不幹了

4樓:三腔共鳴

我是兒科醫生,在大醫院小醫院都呆過。

二胎這個政策本身對解決老齡化和新生勞動力不足是有用的,但是我們需要明白,人類不是出生就可以為社會創造價值的,這需要大量時間和物力進行培養,而這過程中,會耗費海量的社會資源。

因此二胎政策說實話比較脫節,因為公共社會資源很難趕上人口的巨大增長。

說正題吧,兒科醫生的嚴重不足是不爭的事實,而兒科醫生低收入,高強度,高壓力,高難度,高風險,使得這個職業幾乎沒有任何吸引力。

我的一些同學告訴我,寧可不當醫生,這幾年大學都白上,也絕不當兒科醫生,更何況有很多醫院,甚至把那些沒人要的,成績差的,沒有什麼專業素質的醫學畢業生,趕到兒科,因為這個科室不掙錢,自然被瞧不起。

當然,這還是好的,因為這還有兒科,有的醫院壓根兒沒有兒科,你要去很遠的大醫院排上百公尺的長隊,這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常見。

所以你問我怎麼看二胎政策,我只想反問,到底以後誰給他們看病?這個問題可能是晦氣了點兒,但是卻特別現實,也迴避不了。

在這種環境下,聽聞我們出台了乙個政策,就是凡是執業醫師考試不合格的,可以加分,只要你選兒科和急救,這是我目前認為難度最大,需要人文素質和專業素質最高的兩個臨床科室。

這個飲鴆止渴的方法讓我想到,在若干年之後,這些祖國的花朵們,可能要讓連醫生都還不夠格的人看病。

醫生這個職業和大多數職業一樣,一來看天賦,二來拼經驗,即便僅僅憑後者,十來年後也能出乙個不錯的大夫,但是很可惜,放棄兒科的人很多,更別提降分數線後的人是否能有兒科醫獨特的耐心和心理承受能力。

當然,家長們似乎並不在意,也並不知道我們這類大熊貓一樣珍貴的兒科大夫處境有多難,這又會增加這個職業得風險,因為老百姓只知道,我的孩子看不上病了,並不知道這些問題其實和兒科醫生沒有一毛錢得關係。以上。

醫生如何看待病人的愚昧?

雙旗鎮刀客MD 反正第一反應是想到了魯迅吧。學醫救不了中中國人,這句話每天在我腦子裡面至少出現50次以上。但是反過來想一想,但凡不愚昧的他也不容易生病啊。70 的病人來醫院看病都有心理問題。有時候也不是個人的原因,也有社會的原因啊。然後我能怎麼辦,我只能感到深深的無力呀。由他去吧,放過我自己吧。 黑...

如何看待 懷二孩繼母怕影響未來 將8歲繼子推下17樓 ?

二胎瘋狂,隨之而來還有更多醫患矛盾出現。之前不是流行過一種新式的剖腹產手術嗎?據說經歷過這種手術後的孕婦並不是每個都能懷第二胎的,手術會造成某些內臟的粘連,不經產前診斷就貿然懷孕而且執意生下來會出人命的。然後就是高齡懷孕致畸 21 三體這種對家庭是一種沉重打擊啊 知心日記 再婚是弱勢群體,尤其再婚家...

請問醫生如何看待最近頻發的醫患糾紛引發的惡性時事件?

作為一名醫學生,對這個問題相當關注,這是醫生和患者共同的問題,主要是缺乏交流,有的醫生在病人排乙個多小時隊,與醫生的交流也就幾分鐘,有的醫生還缺乏耐心,導致病人心生不悅。還有就是病人也不理解醫生,有的醫生為了讓病人少花點錢,於是就少開點做檢查的單子,等過段時間,患者來醫院看病,結果已是晚期,當然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