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的孩子還適合看繪本嗎?

時間 2021-05-06 16:47:45

1樓:80後老母親

開卷有益

只要正確引導,任何圖書都是開卷有益的!

所謂的都萬卷書、行萬里路,根本上都是提倡開拓眼界、開啟思維、博聞強識。

見識對乙個人是至關重要的。

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建立是乙個觀察、了解、轉化、確立的過程,如果沒有見過螃蟹,就不知道世上有橫著走的八腳動物,不可能了解橫行霸道的意思,不會體會其中的道理和意義。

開卷有益,祝你成功。

2樓:果凍麻麻

適合啊,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什麼時候都不晚!9歲差不多是小學3年級,現在有很多繪本是適合三年級孩子看的!有需要,可以給你介紹一下!

3樓:哎呀我的媽呀

我覺得好的繪本不僅適合孩子看,也適合大人看。我經常給我女兒借繪本,很多經典的繪本我看完了都會覺得太好看了,插畫和文字都值得反覆看。

所以幾歲的孩子都可以看繪本,只是不同的年級看到的東西和體會不一樣。

4樓:歐耶歐耶偶買噶

九歲了,有適合這個年齡段的讀物,沒必要繪本吧,我家有兩千多本繪本,孩子在幼兒園,還有兩年讀小學,小學一年級後,我都會陸續二手轉出去,或者送人。九歲了來這問應該是沒有養成讀書習慣吧,買些合適這個年齡段的讀物,培養閱讀興趣,然後讀也有用的,名著啊科普啊文學啊或者歷史地理啊什麼的開闊眼界。

5樓:陳西西

可以。其實繪本的含義很廣,種類也很多,絕不是被誤解的「小人書」或者「圖畫書」。

從作者的角度來說,在創作時可能有設定的目標人群;從讀者的角度來看,在不同的年齡讀同一本繪本也會有不同的感想和收穫。

推薦法國作者創作的一套很美的繪本《狐狸夫人和狗獾先生》

6樓:喃喃細語

九歲的孩子,一般是三年級,識字量已經不少。

孩子能讀簡單的文學類讀物了,當然繪本是可以看的,一些知識啟發類的就不錯,比如《小牛頓科普館系列》、《十萬個為什麼》,都是很不錯的。

7樓:月兒媽媽

我媽媽60多歲了,都很喜歡看孩子的繪本。有時候著迷了,能一次看十幾本呢。更何況9歲的孩子呢。繪本的圖畫都很美,孩子都喜歡的。

8樓:浪花朵朵童書

適合,當然適合。

很多人覺得繪本是給小孩看的,但其實好的繪本幾乎沒有年齡的限制。繪本的字看起來少,但裡面所含的資訊量卻很豐富。

9歲的孩子,對於世界有了一些模糊的認識,卻又不確定「世界」到底和自己有什麼關係。他們被教育萬物平等,被教育氣候變遷的嚴重性,或者被教育要保護環境,但因為生命經驗或生活環境的限制,對這些太過巨集大的主題,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共鳴。

而許多關於生命的繪本,恰好彌補了這個限制。

比如這本《動物有靈》,一拿到手,就先忍不住感嘆整本書洋溢的野性之美,封面上的豹子直勾勾地盯著你看,喚起某種無法用言語表達的震撼。

書裡的插圖同樣充滿靈性,8開的超大開本,讓每一幅插畫的細節被放到最大,你能看見斑馬沉默的眼神,孔雀羽毛變幻的光澤,還有遷徙中的動物和廣袤的草原。

斑馬沉默的眼神

孔雀羽毛變幻的光澤

遷徙中的動物和廣袤的草原

插畫在繪本裡不是輔助,反而更接近真正的主角,西班牙藝術家薩爾瓦赫,傾注大量的時間與情感,手工雕刻了300多幅動物版畫,從蝴蝶、孔雀、斑馬、大象到企鵝、北極熊和藍鯨,為我們展現150多種美麗而充滿靈性的動物。

版畫是什麼呢?版畫是在各種不同材料的版面上,手工製版後印刷而成的一種繪畫,具體來說,藝術家得先用刀具或化學藥品,在木板、石版、銅版、鋅版、麻膠版等版面上刻出畫面,再影印於紙上。每一幅畫都是用時幾天的體力活,可見作者在這本書上傾注了多大的心血!

同時,書裡的文字也相當詩意,比如「水」這一章節:

「人類對於這個神秘世界的認識只有冰山一角。在海洋深處,生命在不斷演化,新的物種也在悄然誕生,大自然在繼續譜寫著一部數千萬年前就已經開篇的海洋歷史巨著。」

《動物有靈》裡,作者圍繞靈魂、愛、生存、蛻變等8大主題,講述了動物世界令人讚嘆的奇觀。展現了動物如何像人類一樣組建家庭,如何參與競爭,如何調整自己的行為以應對挑戰,如何不顧一切只為了保護下一代……創作團隊自始至終的意圖就是:將人類的共情之心,擴充套件到我們周圍的所有生靈。

這一切,當然不只適合9歲以下的孩子看;甚至,可以說,這樣的繪本適合0-99歲的所有讀者。

9樓:陳ne呀

三十歲的老母親老父親都看得甘之如飴呢。

這也是繪本與童話故事的區別之處,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可能會覺得小時候喜歡看的童話書幼稚,甚至有價值觀的偏差,然而繪本是包羅永珍的。

《鮭魚的1340天》是我無比喜愛的一本繪本。

每次讀都會被其中文字和情節感動的淚眼婆娑。

先一起欣賞幾頁吧。

旅途至此,許多同伴已經離去,變成了眨著眼睛的星星。

大家不約而同地想起了玉蘭林和玉蘭川。

「無論多麼辛苦,我都想回到玉蘭川。我們要一起回去啊。「

聽到我這麼說,銀次默默地點了點頭,然後將他的胸鰭搭在我的胸鰭上。

我發覺身體裡有種東西正在悄然萌生。

——摘自《鮭魚的1340天》

夏日的豔陽在高高的天空中光芒四射。

我們一刻不停,不斷向南方遊去。

終於,我們聽到了湧動的波浪聲,聞到了草木和泥土的氣息。

大家都興奮地擺動尾鰭,我也清楚地感受到體內的充實。

——摘自《鮭魚的1340天》

生命已經不再留給我們時間。

「我在玉蘭川產下卵,銀次給它們注入了生命。僅僅如此,我就已經覺得來到這個世界上真是太好了,能活下來真是太好了。「

我對銀次輕聲低語。

「到了春天,我和小雪的孩子就會順流而下。「銀次也像看到了夢境一樣喃喃自語。

從這裡踏上征途,已經過了1340天。。。

數著數著,雪花已開始飄落。

——摘自《鮭魚的1340天》

這本繪本講述的是鮭魚洄游,它們在淡水中出生,然後歷經艱辛遊到大海,幾年後又再次歷盡艱難回到出生的地方產卵,產卵後隨即死亡。

然而通過這本繪本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傳奇且悲壯的生物特性,還有生命的力量感,以及通過這些文字感受到語言的優美。

就像《鮭魚的1340天》講述的是鮭魚洄游,繪本的內容可以說是不要太多。

故事、科普、數學知識、生活常識等等,就連建設港珠澳大橋這樣複雜的工程都能用易於孩子理解的方式展現出來,並且並不幼稚。

《超級大橋通車了》講的是港珠澳大橋建設的過程,詳細的描述了建設的難點、流程、不同施工設施的作用、以及原理等,如果家長有多餘的精力或者知識儲備還可以延展出香港、澳門與祖國過往的故事,甚至還可以給孩子放《七子之歌》聽一聽。

所以,可千萬不要小巧繪本呦,有些內容專業到大人都要提前仔仔細細地看一遍才能確保在孩子面前不露怯。

無論是獲獎無數的繪本大師還是沒有什麼名氣的繪本作者,他們在構圖、色彩搭配、畫風上都有著各自的特點,並且有時候相似的故事題材,但是通過不同畫風和故事形式展現就完全是不一樣的閱讀體驗,確保孩子在閱讀的同時可以感受到「美」。

並且這種「美」是多元的。

有可以感受中國傳統水鎮之「美」的《荷花鎮的早市》。

有可以感受水下世界奇妙之「美」的《小黑魚》。

有可以感受童真童趣之「美」的《彩虹色的花》。

《爸爸的池塘》這本繪本講述的是小朋友在天還沒亮的時候便和爸爸起身開車去池塘釣魚,釣來的魚會是他們一家的晚餐,並且在天亮之後爸爸和媽媽還要出去打工,為了供養一家人,父母要打好幾份工,通過這本繪本,無論是文字還是色彩都可以感受到他們物質生活的窘迫,還有淡淡的精神生活上的溫暖。

而這樣的故事也是這本繪本的作者本人的童年生活。

類似的用繪畫的方式描述童年故事的繪本還有很多,所以很多時候都能感受到書中的事兒好像自己也做過一樣。

《大嗓門媽媽》這本繪本就是體現「繪本不僅僅是給小孩子的讀物」最好的例子。

它描繪的是企鵝媽媽早上生氣衝孩子大發雷霆,企鵝寶寶被媽媽的大嗓門震的四分五裂,媽媽為了找回孩子,歷盡艱難,去太空、去沙漠、去森林等等地方逐一找回企鵝寶寶的身體,並且細心的縫合好。

其實它說的就是很多媽媽們在育兒中常常遇到的乙個狀況,常常會被小朋友們氣的河東獅吼,隨即又會意識到錯誤去彌補。

通過這本繪本媽媽們既可以知道原來被孩子氣到發飆不是病態,而是很多媽媽都會有的狀態;同時也會清晰的了解到發脾氣對乙個孩子有多大的影響;以及要如何彌補。

最重要的是了解了這些後,媽媽們不會因為發脾氣而焦慮,畢竟你看都有專門為媽媽們畫的發脾氣繪本噯,通過這種心理認同緩解心理焦慮,逐漸調節自己的育兒狀態。

所以呀,繪本可不是小朋友們的獨享美物哦。

10樓:俺老賈

當然適合,為什麼不呢。

好的繪本,從繪圖到文字都是藝術品,大人讀起來也會賞心悅目。

不同年齡讀同一本書的感知會有區別,可能會有不同的啟發,可能會發現新的線索,可能會有新的感悟。大人多次讀同一本書還會有不同收穫,心智不斷發育的孩子更是如此。

孩子愛閱讀的心很珍貴,只要是好的作品,傳遞的是正向思想,它是以繪本形式展示還是純文字形式展示也就沒那麼重要了。

孩子也很聰明,到了合適的時機,他自然會轉變過來,不要急,慢慢來。

11樓:z y

我個人認為可以看。9歲的孩子主要以閱讀文本書為主,可以穿插繪本,但繪本還是要挑選一下。

另外繪本不乏有哲學意味的題材,太小看效果是差的。九、十歲看收穫可能不一樣。

12樓:羅蘋伴讀

9歲孩子其實已經不是太適合看繪本了, 他們會嫌繪本的內容太孩子氣。最好抓緊時機了,錯過了用分級閱讀建立詞彙積累,拼讀能力的建立,之後讀英語痛苦比樂趣多。除非孩子很願意學。

13樓:小辣椒

9歲不看繪本難道看電視?哈哈哈哈哈

9歲正是需要大量養分的時候,孩子基本的字都已認識,加上繪本的圖案,不會枯燥無味,所以看起來是很有趣的。

多看繪本有助於小學寫看圖說話,比看手機電視好太多!

14樓:土圭圭

我都30歲了還看幼兒繪本!!!!當然因為我兒子在看。

比如比較溫暖的

蠻大的一本,只有插畫和四個字。「媽媽」,「抱抱」。

這套適合大一點時候看,字比較多,孩子還小的話,專注力不太行。

前段時間給兒子買了一套幼兒行為教育繪本

每天纏著我給他讀好幾遍,特別是那本《媽媽不見了》

這段時間他又喜歡上了一些推拉書,比較有意思。我乙個大人還玩得不亦樂乎。

15樓:小彼恩

很多人認為繪本只是給幼兒看的,但其實繪本有很多都是可以看到12-13歲的,尤其是一些英語啟蒙的系列繪本。所以,9歲的孩子當然可以看繪本,但明確看繪本的目的。下面推薦幾本適合9歲孩子看的繪本。

這套繪本是吳敏蘭老師推薦的英語啟蒙繪本。適合6-12歲的孩子,內容比《彩虹兔第一圖書館》難一點,分為2、3、4三個級別。其中第2級包括經典故事、民間故事和自然科學故事;第3級是跨文化故事和自然科學故事;第4級則是在前兩級的基礎上新增了十個改編的故事。

故事十分多元,對9歲以上孩子的英語學習很有幫助。

這套繪本是牛津閱讀樹系列的第五個級別,適合6-10歲的孩子,內容上生動幽默,畫面相對寫實,細節表現較豐富,可以有效激起孩子探索的慾望,同時,這在個級別中增加了一些難度稍大一些的語法知識,句子結構也比前幾級複雜一點。適合有一點英語基礎的孩子閱讀。

這套自然科學認知繪本是全美最知名的科普繪本之一,獲得了美國科學促進會獎、斯巴魯優秀科學系列科學書籍和電影獎、美國優秀兒童科普讀書獎、美國彩虹閱讀好書等多種獎項,適合6-12歲兒童。這套繪本內容包括龍捲風、火山、颶風警報、洪水警報等多種自然情況,在給孩子普及知識的同時,精彩的畫面能夠增強孩子對科學的探索慾望。非常適合作為課外讀物。

其實,繪本只是乙個學習的載體,只要孩子感興趣,無論多大都可以看,畢竟有些經典繪本的內容是歷久彌新的,即便是大人也會感興趣,何況孩子呢?

請問七歲了還適合看繪本嗎?

大壯爸爸讀童書 其實我覺得繪本其實不僅僅適合小孩子看,目前世面上有很多的繪本完全適合小學階段孩子閱讀,其廣度和深度也都有。對於如何給孩子讀繪本推薦大家讀讀彭懿老師的著作 閱讀與經典 對於小學生我的建議是看得雜一點,科普百科都可以考比如浪花朵朵的繪本很多都不錯 怡慧 我認為,不管孩子多大,繪本都是可以...

有適合2歲寶寶看的繪本嗎?

酸奶拌貓 不複製貼上做廣告,只說說最具有實用性的一本。到了兩歲,一般孩子愛吃手的習慣都改不了,但是讀繪本倒是對內容拿捏的很穩。所以這個繪本,解決了大問題。第一次看孩子是抗拒的並且似乎有點害怕還想哭。這時候就給他再念一遍,然後解釋為什麼會有繭子產生,然後引導著從恐懼中找到恐懼之源,讓他感受到同樣的問題...

有哪些適合4 5歲孩子看的天文類繪本推薦?

杜正義 一套好的幼兒天文啟蒙的繪本,既能保護好孩子對天文的好奇心,又可以正確引導他的探索欲。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套 幼兒天文啟蒙繪本 它可以帶孩子認識恆星 行星 星座 黑洞的神奇。這套 幼兒天文啟蒙繪本 是俄羅斯百萬暢銷兒童作家伊蓮娜 烏利耶娃2020年最新系列作品,全套包含3本書 地球媽媽和月亮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