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缺愛,長大後都變成什麼樣了?

時間 2021-05-06 13:30:18

1樓:胖胖蝦

原生家庭沒有充分被愛的孩子,也會不知道如何去愛別人也許你口中的那個「他」也是原生家庭沒有被愛,才不知道如何給與愛你也不要灰心你,你收到的愛可以是來自其他方向,每個人都有閃光點,你也是值得被愛的孩子

努力充實自己,轉變心態,加油

2樓:可以回頭看看我嗎

很容易患得患失,不懂得拒絕,不自信,難合群,全心全意不計付的出對別人好,渴望被認可,缺乏安全感,渴望被保護

……乙個從小缺少母愛的小學雞

3樓:

算的上被遺棄。那個人和我媽同村,領證結婚。沒有理由的不回家,不管我和我媽了。過年會偷偷回自己父母家,但是我基本沒見過面。記憶中見過幾次對他也根本沒有任何印象。

以上是背景,所以整個人物的缺失自然就沒有「父愛」可說了。我從小性格有點男孩子,似乎沒有什麼明顯的問題。但是進入青春期後,我個人是很沉默和自卑的。

一是因為學習壓力增大,家裡也沒有人進行疏導,母親和外婆做點生意,很難顧及到我,母親本身也是個大條的人,精神方面有一些奇怪,成績不如意的時候回家會黑臉辱罵。我整個人是真的迷迷糊糊的。

很多人可能會在家庭畸形的情況下挺過來,我也還不錯,雖然有過輕生的念頭,但是還沒有具體的行動。缺愛的人真的會很沉默孤獨,尤其像我這種沒有父愛的人,極其敏感,自卑,害怕失敗,害怕男生多的地方,會覺得男生對自己都是一種俯視的視角。而且有「戀父」情節,剛成年的時候喜歡年齡比自己大很多的人,其實不是什麼「愛情」,就是渴求被保護被愛護,被人重視。

所以虛榮心同樣很重。

從小缺愛,長大了是不是一身缺點?確實是。但是年齡逐漸大了,自己還是會成熟起來,及時調整心態吧。

潛意識暗示自己一切都好,不要想太多。佛系,看淡,放開。不然自己真的會很苦。

4樓:人在旅途

同樣的事情對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影響。

看了前面兩個回答更傾向於鼓勵,我只說說我的感受。

我是女性,從小缺少父愛,不是沒有父親,而是我爸沒有能力愛我。小的時候想不明白,為什麼我爸爸不喜歡我,不愛我,總是當我不存在,把我當成累贅,多餘的。他總是說我沒用。

那時的我很痛苦,會不自覺的向外去尋找,可是怎麼可能找得到。在向外尋找的過程中,受到很多鄙視,侮辱和欺負。我學了很多年的心理學,來療愈自己。

我很多年的精力都放在療癒自己上面。後來我明白,他沒有能力愛我,他的童年比我更糟糕。現在比較釋然,我開始學習如何去感受愛,去愛自己,開始關心別人。

慢慢去感受幸福,當然,這個過程很長,很痛苦,希望你能快速找對方法,從這個過程中擺脫出來。

努力療癒自己,努力成為你想要的樣子。

5樓:RTRT

你希望變成什麼樣呢?

缺愛是個很好的藉口,如果變得糟糕,就可以說是家庭影響,缺愛嘛。

如果變得優秀,就可以更自豪,缺愛都能活得好不過真活得好就不會問這樣的問題了

都活得很好了,缺愛不缺愛的都不是問題

變成什麼樣了也是自己的事了,幹嘛要聽別人來指指點點

如果從小缺愛的人長大了,值得被愛嗎?

人和人之間的愛,從來都不是理所當然就產生的。並不會因為你曾經缺愛,就會值得或者不值得。如果你渴望愛,就只能學習如何愛。不要去想為什麼過去的陰影會出現,多想想接下來怎麼去克服它。誠然,這個學習的過程少不了彎路,因為別人的經驗只能用來借鑑,你不得不摸著石頭過河,反覆地總結 嘗試 修正。最終,你會明白,沒...

高需求寶寶長大以後都變成什麼樣了?

若時光倒流 現在四歲半,仍然很折騰人,幼兒園老師帶著也很累,但是比小時候還是好些了。不知道算不算聰明,沒比較過別的孩子,我只在家教他英語,倒是學的很快,每天晚上學十分鐘,學了半年,現在那種十幾句話的英文繪本,基本帶著讀三遍就能自己講了,記憶力還可以 千江月 長到三十幾歲了,依然高需求。1敏感。別人乙...

從小缺愛裡長大的孩子,長大後就活該太過獨立堅強,敏感自卑嗎?

一葉隨風逝 其實題主的前提下會得出兩種結果。一種就是所謂的敏感自卑,強烈的想要被所有人看好但又覺得怕自己不配被愛,所以總是想要取悅所有人。還有種就是覺得自己這輩子不會愛也不會被愛了。基本表現就是冷漠,深入骨髓的冷漠,世界雖大,與我無幹的那種。其實,沒有什麼是活該或是應該的。這個世界上幾乎不存在無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