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辭職異地給兒子媳婦帶孩子,被當傭人用還得看他們臉色怎麼辦?

時間 2021-05-06 05:37:23

1樓:謙謙

電視劇集《知否》裡,顧廷燁對顧家老小趁火打劫,不為母親正名不罷休時,盛明蘭對顧廷燁說:「你也不是想讓他們來求你,你只是想讓他們認錯」,顧廷燁感慨:「大娘子真是明白我」。

「無論是誰含冤受屈,都指望有朝一日,自己的痛苦冤屈,能夠大白於天下,希望所有人都能明白。」

從你的描述中看出,大兒子成長中承受了艱難苦楚,做母親的也愧疚於此。所以大兒子對原生家庭積怨太深。旁觀者認為做父母的已經一碗水端平,做兒子的可並不這麼想,可能他感受到的是父母幾十年的偏心。

或者,不是偏心,旁觀者認為做父母的已經盡力扶養後代了,可做子女的會怨恨「既然養不好,為啥要生我」。幾十年的積怨由來已久且無處排解。

這種情況下,你不能指望作為普通人的大兒子突然開悟,聖人心態體諒理解老人,或者開啟上帝視角,甚至旁觀者視角他也做不到,他只是個普通人,只能怨恨父母。

父母生養的時候沒有用心用情(不管是不是客觀條件限制),這時候卻要求孩子對自己有感情?那怎麼可能。做父母的也別怨孩子,要怨就怨社會吧,社會逼你們做的雙職工,不是孩子;你們自己在雙職工無力扶養的情況下自己決定要的孩子,還這麼多,是你們 ——自己的決定——,不是孩子。

成年人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不是嗎?

解決的辦法,我覺得就是我最開始提到的,孩子「只是想他們認錯」。

我知道很難開口,做父母的,又是老一輩人,特別難,特別難,但是我要問一句,比起孩子獨自成長時承受的那些艱難,哪個難?

2樓:木木

首先我覺得婆婆沒有給兒子帶孩子的義務,更不要說辭職去帶孩子,誰生的誰帶。我就是自己帶孩子的,我不認同老人帶孩子的觀念,不想孩子被慣壞,只能自己帶。如果有困難只能請婆婆帶的話,首先得溝通好,不要不如意就給老人臉色,那樣多傷老人心呀,吃苦受累還落埋怨。

想不明白就換位思考一下。做為婆婆,你的義務已經盡到,帶大了兒子,就不要委屈自己了,年齡大了學會說不,學會拒絕,過好自己的生活才最重要。

3樓:hcdxmj

清官難斷家務事。

首先,自己孫子肯定給帶,沒說的。但是僅僅是帶孫子。哪怕雇個保姆帶孩子,也不能要求保姆同時洗衣服,做飯,收拾家,那得再請乙個保姆。沒錢?請自己幹!

其次,老年夫婦長期分居給兒女帶孩子也不合適,畢竟夫妻也需要相互照顧。所以要麼帶孫子回老家照顧,三歲再送回來。要麼老兩口都在兒子家住,乙個看孩子,乙個去打工。

最後,老人帶孫子,心疼兒女辛苦,如果有餘力,可以適當做些家務,前提是身體吃得消,如果累病了,對誰都不好。至於兒女對老人態度不好,甚至打罵,問一句你敢打罵保姆嗎?如果這樣,對不起,首先報警,其次不是老人不給你看孩子,是你把老人打罵走的。

說一點,老人給子女帶孩子,子女對老人最起碼應該尊重吧。假如保姆帶孩子還要受氣,保姆也早就辭職了。

4樓:希望中彩票

大哥才剛生小孩,那在這個年齡層,怎麼還生這麼多呀?既然要辭職,說明這婆婆原來是有工作的。第一,不是農村家庭,第二,生兩個就已經有兒有女了,第三,不是大富大貴之家,真想不通幹嘛生那麼多

兒子沒教育好,指望兒媳婦有什麼用

要麼,以前都不管,現在也狠下心來不管

否則,年輕時不管不顧的,又生這麼多,又不負責教育,也不感情投資,現在也就只能這樣了

婆婆帶孩子,是給兒媳婦帶的還是給兒子帶的?

Jane 婆婆在兒媳婦最困難的時候,應該幫忙的,畢竟是一家人,等婆婆老了,兒媳婦伺候婆婆,這都是正常的。互相不幫忙,也沒有錯,就是沒有情分可言。兒媳婦只需要婆婆幫忙帶孩子就行,別搜刮婆婆的錢。 包包 現在不是兒媳婦絕了,婆婆也絕了啊。將心比心吧。還是在於男人這一邊。婚姻家庭需要配合好,而不是算計你付...

如何看待媳婦認為婆婆給自己帶孩子是他們應盡的義務?

因為有很多法律有依據 道理說的清 情理行不通的事情。比如我婆婆在拒絕幫我和老公看孩子的時候提到過 我幫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 這種言論。法律上當然沒規定幫忙帶孫子輩兒是長輩應盡的義務,按道理來講這句話也沒毛病,但情理上行不通。公婆帶孫子輩兒是現今中國家庭生活一大特色,為什麼大多數家庭會形成這樣的生活...

婆婆有義務幫兒媳婦帶孩子嗎?

不吃辣椒 這個問題問的就有點意思 就孩子就是兒媳婦自己的跟自家兒子沒關係?所以是兒媳婦跟前夫的孩子?還是兒媳婦劈腿跟隔壁老王生的孩子?談有義務沒義務的前提也應該是兒子的孩子自己的孫子,至少也應該是夫妻倆人的孩子 帶孩子的時候喊著兒媳婦的孩子,離婚的時候就成自家孩子了 婆媳關係這種東西全靠處,婆婆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