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用自虐懲罰的行為面對問題怎麼辦?

時間 2021-05-06 05:31:10

1樓:南南

做真正懂孩子的父母,而不是「聖人」般的父母,多些同理心,能對孩子的情緒感同身受,而不是一味的講「大人」的道理,僅此而已!

2樓:完形教育

單純從描述裡,很難判斷出:原因是什麼?或者孩子是怎麼了?

1、被批評

2、被忽略

3、犯錯誤

當這三點發生時,孩子會出現如上行為。

就好像去看病,盲目開藥方是不負責任的,不知道家長在哪個城市,可以找到當地完形機構,帶孩子去做一對一諮詢。

預祝一切順利。

3樓:左使

先給結論,家長肯定有問題。不是教育方式有問題,就是教育理念有問題。記住,你不是要培養乙個不會犯錯的人。

孩子沒有犯錯,只有探索。任何糾偏都不合適。(安全除外)。

比如講道理,言傳身教,如果是為了孩子不犯錯都不合適。孩子太可憐了,你們做家長的還覺得自己沒問題,真是無知。

4樓:行修過不場一生人

我姑娘小的時偶出現過,在我情緒非常激烈動手幾次後,她在生氣的時候會打自己,我意識到是我影響的她,然後我就一,輕描淡寫,你真傻,疼不疼,我幫你打?二,盡量控制自己情緒,不要突然爆發,三,倆人親子關係好的時偶和她鄭重的談,愛自己最重要這個話題,反覆的談,讓她真正接受愛自己,允許她講話,後來這個情況就不出現了。

5樓:好吧

這種問題根本沒法思考分析,所謂的家庭有愛和諧都是你自己說的,孩子表現出來的病症卻是實實在在的,就好像我乙個朋友,實際上經常朝孩子發洩情緒但是她還是真心實意地覺得自己對孩子很好很愛孩子

真相只有乙個,就是題主本人對有愛和諧的理解對自己的認識是存在偏差的,至於究竟偏差成什麼樣子,只有周圍人知道了,我們沒辦法妄加揣測

6樓:如程

你是那個孩子,還是父母?如果是孩子,我要說,把你的攻擊釋放給讓你憤怒的人,不要傷害自己。如果你是父母,我想說,要容許孩子表達他的情緒。

7樓:無感

請問孩子媽媽是不是乙個強勢且理性的可怕的人,如果是,那孩子的性格成就和她有直接關係,如果你們二人中沒有乙個這樣的人或者你倆都是一樣的人且在乙個軌道執行,請及時找心裡醫生給孩子看看,他是不是長期被『假快樂』壓抑著

8樓:楓糖羊角

舉個例子,我孩子小的時候犯錯了,我會打他手心。等他到你孩子這麼大的時候,我發現,只要他犯錯了,也會自己惱恨地打手心。即使我勸他不要打,他還是會把手伸給我或者自己打。

打手對他已經不是懲罰,成了發洩情緒的方式。所以我怎麼辦呢?只能握著他的手,一遍遍告訴他,打手沒有用,我們一起來解決問題。

開始他還是覺得懊悔的情緒發洩不出去,但是一次次經歷過後,某個時間點開始,情況逐步改善,直到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兩點,第一是正視,第二是耐心。首先要正視。

正視孩子的現狀,與其他孩子不同就是他的現狀,我們不迴避。造成現狀的原因肯定與家庭環境和孩子自身性格有關。能自己找到最好,找不到的話求助專業人士,全家一起去。

第二是要耐心,耐心最重要。這是孩子自己成長的過程,必須他自己克服。一開始很難看到改善,什麼時候會轉變也是玄學,作為家長只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從一旁協助孩子,耐心堅定,特別是不能讓孩子看出你的猶豫退縮。

只能長期堅持,讓孩子逐步習慣失敗的情緒和感受,摸索出自己的處理方式,而不是家長強行去給他規定個處理步驟。這種情況說白了,就是孩子面對失敗情緒上無法宣洩,對問題本身也沒有處理方法,只能對自己下手求個痛快。家長只能陪著他,他的情緒家長無法幫他發洩,面對問題的處理方式家長也不能刻在他腦子裡。

所以家長只能改變自己面對孩子失敗時的處理方式,給孩子時間和空間自己掌握對這一情況的處理技巧。

我求助機構的時候,對方老師的一句話我想送給你:

這就是你的孩子啊,他就是這樣的。你為什麼要他和別人一樣呢?

接受他,然後幫他更好地適應現實。

9樓:Genie 樂魚

從你的描述裡,我似乎感覺到孩子和你們家一樣的部分,只是我的感覺哈

一般家長提問題,首先描述孩子的情況,然後會想解釋一下自己努力做過些什麼,而你一上來最緊要表達的是,你們家很好,按理不是你們的問題

這和孩子做好了沒有得到表揚,做不好就抽自己耳光的共同點就是,無法接受自己可能會有做的不好的地方

然後,孩子這些行為絕對不是一時就會發生的,一定是積累了一段時間,並且肯定是出現了一些問題的

大家都是凡人,不可能完美,有的時候可能有疏忽或者因為沒有意識到,不知道而發生的問題,都很正常

那麼,現在就先正視,的確是出問題了,這個問題不會只是乙個人的問題,可能是個連鎖反應的結果,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去思考,去尋求專業幫助,盡早干預

我相信你們一定有努力去營造乙個美好的家庭環境,助力孩子成長,可是現在發生的事實在提醒你們,或許在朝這個方向前進的路上,可能走岔了,那就先停下,找到方向再走

10樓:徐徐徐

你好。您說對孩子很有耐心,但是孩子現在7歲,應該不可能是現在才突然出現這種情況,您之前都沒有注意到孩子有這樣容易出現偏激情緒的行為嗎?還是說平時都沒有出現過違背孩子意願或者沒有滿足孩子要求時,孩子是否會有這種情緒發洩呢?

老師給您關於孩子行為的反饋建議您多多深思。7歲的孩子,在排除某些因疾病引起的情緒問題外,面對外界訊息他的行為,可以說都是家庭養育而做出的映照。您說您家裡不存在虐待孩子等情況,也許誘因正好相反,不是因為對孩子有虐待等情況,可能太過於溺愛孩子也會導致孩子抗挫折能力、抗壓能力弱,還有些獨生子女因為是家庭幾代人的關注重心,所以會表現得極度以自我為中心。

孩子目前才7歲,可以說剛剛從0-3歲的「養」和3-6歲的「育」階段剛過渡過來,家庭、家長對孩子的影響巨大。您可以回憶一下在家庭教育過程中是否存在不當養育方式的情況。

管教孩子的時候可以用懲罰的方式嗎

已登出 懲罰是否使用,取決於教育者對教育的理解層次。懲罰有利有弊,慎用。但必要時,可用。真正用的時候,最好的境界在於懲罰的目的在懲罰之外。 螢火蟲的天空 我認為對孩子進行懲罰會造成一些問題。首先,懲罰其實會剝奪孩子寶貴的學習機會。它讓孩子失去了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糾正自己的錯誤 在選擇中學習或在經驗中...

面對孩子的自殘行為,家長應該怎麼解決?

重慶麓沁心理諮詢 自己打自己這是一種自殘行為,這麼小的孩子卻出現這樣的行為,他一定是很痛苦的。那麼,孩子在什麼情況下才會通過自殘行為來表達自己的憤怒呢?唯一的解釋就是 他肯定是平時有些情緒的時候,沒有正常的宣洩渠道,所以才會採用一種自殘行為來表達他的憤怒。那麼,我有乙個直接的判斷,就是在家庭生活中,...

面對三歲孩子躲避的行為,我該怎麼面對和改善?

奇佳心理諮詢 是乙個自我保護較強的孩子,他的每句話每個動作都是非常明確的,說明孩子思維很清晰,很多孩子之所以不害怕是沒有對陌生環境的敏感性,你孩子不必擔心,隨著年齡的增長他自己對這個世界,會有乙個總結,發現是安全的環境自然會放開了。 開開森森 接受他的種種表現,並且在他需要的時候完全滿足他的需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