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閨女還有三個月四歲,不想上幼兒園我應該同意嗎?

時間 2021-05-31 10:11:35

1樓:次爾那

幼兒園階段其實學習並不是最重要的 ,大概就是啟蒙,也是揉入生活遊戲,小學開始是學習,這樣的安排一定是基於人的發展的,雖然說不上絕對的好壞,但有乙個問題需要考慮,孩子在乙個大機器裡,有些東西是需要順應的,好比熊孩子,走到哪都有,而且小時候適當的經歷對未來是有好處的,題主可以思考下自己的人生,很多事都是經歷後習慣,然後笑談,這是一定的乙個規律.直面害怕的東西可能是在為未來積聚力量,而想去避免的東西如果未來遇見,越大經歷越沉重.

借用乙個隨機原理,樣本路徑的單一在隨機災難前就是乙個滅頂之災,而多樣本路徑在隨機面前卻擁有十足的活力,這就像投資不要把雞蛋放在乙個籃子裡,其實對孩子的養育我覺得也是,沒有最優線路,但可以看到太單一的線路會產生的問題就是單一樣本的隨機高風險,所以建議不求最精但求多經歷,當然不要放大危險也不要忽略.畢竟小學階段老師重心不在是生活習慣,還有各種不大不小的社交矛盾,是否留有足夠的時間去適應,本來學業要求就是乙個台階.而且幼兒園階段是可以停課轉學安撫都會有充裕的時間,遲上或者不上,時間才是最沒辦法追回來的,那上了在看至少抓到了時間,就算不合適也就是些學費.

2樓:莽莽

為什麼要一年後再搬去市區呢?現在城市大,往返乙個多小時不是太遠吧?我老公每天開車走高速,堵車的話單程就兩個小時了。說實話我覺得你老公辛苦一年根本不算事

3樓:那個誰

看得出來題主在育兒方面是很用心的,知識儲備、性格、生活自理,都很用心,也很尊重孩子的想法。但是孩子畢竟只是孩子,她對於事情的判斷只限於眼前的利益而得出的判斷,但是父母考慮得更遠不是嗎?有些事可以徵求孩子意見,但是有些事情不需要徵求孩子意見啊。

今天穿什麼出門可以徵求孩子意見,上不上幼兒園不需要徵求孩子意見啊,將來她有一堆理由告訴你不想上小學呢?

民主的家長也需要權威,完全民主只會失去主心骨,失去判斷能力。

再者,題主一再強調幼兒園學不到什麼,不如在家自己教知識。

現在確實很多說法幼兒園學不到什麼,但是我也一直不明白幼兒園要學什麼才算學到了呢?

我兒子今年上小班,跟著老師學兒歌,學穿衣服疊被子,早上的奶喝完了還撕開舔蓋再洗乾淨曬乾用來玩,在教室外種土豆蘿蔔,我覺得這些都很有意義。

在家裡我有給他語文思維數學英語畫畫啟蒙,在這些方面他確實會比同班同學更出色一點,但並不是我覺得孩子只要掌握知識就可以了。適應集體生活,適應熊孩子適應嚴厲的老師都是他需要去面對的事情,而這些我幫不了他。

所以不是有意地把孩子從熊孩子裡完全隔開,讓他們去學會解決這個問題。在他們還沒學會前,家長從旁協助。比如我孩子回家跟我說那個孩子欺負他了,我路上遇到那個孩子我就叫住他,並不是嚴厲地批評,而是幫助兩個孩子解決矛盾和解,然後再一起玩。

這樣孩子不會因為遇到不好的事情就逃避。而且幼兒園不只是這樣的熊孩子啊,還有更多可愛的寶寶,帶來的歡樂也是無法代替的。我們在教孩子判斷的時候是不是要教他們全面去衡量?

我們這段時間生病,一直在家沒去幼兒園,孩子也有點畏懼幼兒園,當他跟我說不想去幼兒園的時候,我說幼兒園是每個孩子都要上的,現在你沒上是因為你生病了沒得去,我只能盡量模擬幼兒園的生活讓你覺得有趣。

他說因為疊不好衣服被老師批評,老師很兇。在我多角度了解後老師可能某次語氣有點重,但並不是失控的行為,我覺得這是孩子需要自己去面對調節的事情,我只能告訴他,你想把這件事做好嗎?想做好你就會有一百種方法,批評或表揚都是其次的。

4樓:若愚不及

啊,我只是寫了個正常的孩子和幼兒園之間的回答,都能被槓,你這樣沒有人「罵」你嘛?

啊,我都覺得怎麼這麼多閒的人,為槓而生?

但是我也覺得你由著孩子不上光玩肯定不合適啊?

5樓:一根資料線

比溺愛更可怕的是溺愛而不自知

我就直接跳過孩子學習方面了,因為大多數有點育兒觀念的父母,家裡的孩子都能達到這個水平。

從這段話可以看出題主遵從的就是現代化育兒,也就是說題主平時對於育兒方面還是很良心用苦的,絕對不是老一輩的那種作風。

但是從這一段能看出,你女兒在幼兒園收到了欺負,而且是你在場的情況下,都沒有很好的解決問題。這說明了什麼?說明你女兒對於不好的突發事件並沒有很好的解決能力。

這才是上幼兒園真的的目的。你的生活並不是一直能如你所願。你女兒有她自己的好閨蜜,兩個人女孩在一起玩的可溫柔了。

這是你的眼皮子底下能發生的最好的事情,那你看不到的地方呢?你想想你自己上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直到進入社會,你確定都是事事如你所願的嗎?乙個孩子沒有抗壓能力,沒有解決事情的能力,你確定你這樣是對你女兒負責嗎?

可能老一輩的溺愛是吃飽穿暖,你說什麼就是什麼。新一代的溺愛就是你不想上幼兒園那就不上了吧,畢竟媽媽看不到的地方會有很多危險會發生。

6樓:羅丹

沒有很認真的看提問表述,也沒有很認真的看各種回答。

我剛剛從另乙個話題下過來,那裡面有乙個人寫:當我父母開始成長為真正的父母的時候,我已經遍體鱗傷了。

不是很明白為什麼幾歲的孩子就要被推出去面對這個世界,還要美其名曰鍛鍊孩子。

孩子們以後在社會上還要鍛鍊一輩子呢。

7樓:咖啡不加糖

幼兒園還是該上的,不能由著她。至於說被搶玩具被抓臉被說閒話什麼的,你要教她反抗呀,抓回去呀,你自己也要反抗呀。這些事情只要出門就難免會遇到,你現在把她保護的太好,以後到她必須自己面對的時候,怕是要吃大虧的。

8樓:大拿頂頂頂

到了什麼年紀就做什麼年紀該做的事。我會把這種觀點傳遞給我的孩子們。

大孩子依戀父母可以理解,心裡對待弟弟妹妹有點小吃醋也是正常的。但是每個孩子三歲了都應該去上幼兒園,七歲了應該去上小學等等。

中國家長的教育,從對孩子的內心世界毫不關心到現在關心的有些太無微不至。承擔一些他們這個年齡應該會遇到的挫折也不錯 ,早晚要自己走向社會啊。

9樓:啊哦呃咦嗚籲

這麼早就學語數英了嗎?其實公立園根本不學這些,而公立園裡的班級人數都很多,我們這邊三四十人乙個班。人一多,熊孩子也就多了。

10樓:keeagle

我有兩個娃,偶爾也會有同樣的焦慮出來。但,必須承認,有些事情,就是不願意也必須得做。小時候按時吃飯、睡覺,大一點按時上幼兒園、小學、初中。

人是社會化動物,總歸要回到社會中去,做父母的以保護的名義妨礙了孩子正常社交學習,得不償失。大乙個不恰當的比方,有人撿了乙隻小貓咪,結果發現小貓咪越來越大,原來是個老虎,想放歸自然,但「小貓咪」沒有了野外求生的能力,自己養也沒辦法,最後最好的結局就是送到動物園。孩子其實也一樣,你以為他們柔弱不經風雨,但其實他們堅強可戰驚濤。

對孩子的最好的保護,我覺得還是在放手,小時候讓孩子在可控範圍內多摔跤、多跌倒,傷害會有但幾乎在可控範圍內,孩子能在這些可控的傷害中總結自己的經驗。跌的次數多了,至少能知道那種跌倒方式會比較沒那麼疼。

至於別人的閒言閒語,你在意,你就難受;你不在意,那也就是一句隨風吹而已。閒言閒語吹到了自己耳朵,坦然笑笑,也就罷了。小區裡面是沒有秘密的,是好是壞,心裡都有數的,退一萬步,你也不吃他們家的飯,管他呢。

11樓:

接受幼兒園中小朋友之間的衝突,對於人生有很大的價值。

你當前是可以幫助她避開別人的爭搶,但是她長大到了社會上怎麼辦呢?互相爭奪這件事是永遠無法避免的,只不過到了職場上,大家不是直接以肢體動作去爭奪,而是通過語言或者勢力來爭奪。

所以人從小要想法搞清:什麼是我最想要的?什麼是我的資本?怎樣爭取別人做我同盟?之後怎麼分配?

如果自己的能力爭奪不到自己想要的,應該怎麼辦?是求助於他人,還是改變方法,或者是放棄這個東西?這個道理成年人思考起來很複雜,所以需要從小花足夠多的時間去練習。

如果小時候不練,長大就容易成為選擇困難症,想把所有的好處都佔盡,這個山望著那山高,這樣容易生活在痛苦之中。

為什麼強調幼兒園特別重要?因為一旦到了學校裡,主要是靠自己學習,同學之間偶爾有合作,但不是你能得到多少的決定性因素。也就是說人之間的利益均衡的練習,從小學到大學畢業都是非常缺乏的,但又是後面職場中必要的。

而這種練習必須在集體中進行,如果能夠經常得到數量規模較大比較固定的小朋友的活動群體,不去幼兒園也可以發展這種能力。但打造這種群體的代價顯然比去幼兒園還高得多。很多家長給小學生報那種半自由的課程,會有很多的孩子們自由交流怎麼做事的時間,無非就是為了給孩子創造這種活動群體。

這些課按小時收費,一節課好幾百,可想而知買集體環境是有多麼的貴。

12樓:Sedasun

四歲還不去幼兒園?這麼慣著孩子真的好嗎?我們家孩子去幼兒園,被抓臉被搶小玩具都再正常不過了,不過我們老師比較好,都有在管。

而且我們家還存在語言問題,因為家裡說中文,幼兒園說英文,他表示自己聽不懂。那我們就不讓他去了嗎?這就更要讓他適應了。

這位家長應該做的是趕緊找個好幼兒園,而不是把孩子放在家裡。等你發現孩子出現社交障礙,後悔都來不及。

13樓:織成怎樣乙個奧秘

不該同意。

她不會一輩子在你身邊,她也需要社交,也許她自己還沒意識到。

據說我上幼兒園的時候一開始就趴在幼兒園門口大哭,我奶奶一步三回頭,回到家還聽得見我的哭聲。

一開始作為小寶寶的我們誰想離開家人啊,誰想自己去面對其他人啊,小寶寶們最愛最依賴的人是媽媽。可是有了好朋友以後,進入青春期以後,變成啊我不想回家我不想跟家裡那些嘮叨人說話一句兄弟大過天。進入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以後,我要回家帶孩子了我得回家看看我媽兄弟我們週末再聚…每個階段心態都是不一樣的,作為成年人你必須尊重寶寶,寶寶不可能完全按照我們設想的路走,在他還沒有判斷力的時候我們要做好引導,把他往最適合的方向上帶。

在他有判斷力以後我們可以提供意見供他參考。

你是成年人,你的寶寶還不到三歲,她的判斷力與對未來的預期與實際情況比會有巨大偏差,應該上幼兒園的理由前面很多了我就不再贅述,總而言之就是你不該同意。

14樓:墨端

真正的文化是植根於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這些你該教的年紀不教,為了搶先一步去學習文化課知識,以後社會也沒人再教他這些了。何況幼兒園小學化事教育局明令遏制的呢。

人類是群體性動物,不是在家學精英教育就可以了,3到6歲教育指南指出是要在玩中學習做人處事,學社會秩序,學遵守規則,學怎麼跟他人相處,幼兒園從來都不是為了上小學做準備的,而是為了讓孩子們參與群體活動,有個寓教於樂的快樂童年!儘管學前教育與小學銜接問題上有爭議,幼兒園監管仍然需要加強。可幼兒成長需要學校,社會,家庭共同作用的,不是孩子丟園不管,也不是完全剝離幼兒園,所以上幼兒園還是很有必要的,如果大班再去幼兒園已經有一些融不入集體怎麼辦?

幼兒園是乙個小型又相對比較安全的社會環境了,孩子們在這習得最基礎得社會法則,比如團結友愛,互幫互助,集體感和榮譽感,小朋友之間的遊戲生存法則(是的真的有,我兒子基本上扎乙個小朋友堆就能玩一起,可是我乙個親戚的孩子大家就會排斥他,因為他想大家玩可是不會表達,就會通過破壞他們現在的遊戲去實現目標,通過搶玩具,一言不合就打人的方式,強迫別人分享玩具否則哭,而小朋友們預設的規矩是交換或者借,所以基本都會不跟他玩,這是典型的不懂規矩)

孩子畢竟年齡較小,不是完全明白是非黑白,也不能完全聽孩子的意思,難道遇到困難就幫著逃避困難嗎,應該與孩子一起解決才是真的,可以讓她選乙個心儀的幼兒園或者心儀的班級老師等等,而不是讓她選擇不上學啊!

2021 專四還有三個月該怎麼準備

三個月時間還是很充足的回想兩年前我考專四考前三個週才開始碰專四基礎 高考135 大學之後沒學過英語四級單詞都沒背專四單詞當時也沒背。我其實現在都很好奇我當時到底都做了些啥反正華研的練習冊買來都嶄新也沒背專四詞彙沒看過網課 我當時都不知道專四竟然還有網課 我好像就是刷了刷真題然後沒了。但是我上考場的時...

專公升本還有三個月 英語很差還有戲麼?

鴻冥 手機其實只能說勉勉強強夠用吧,只要你肯努力那麼機會還是有的明天堅持背單詞,一天背幾十個 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一些課文,片語的背誦 刷題,當題型做的過多了,就會發現,其實都很類似都有相同之處堅持背誦單詞,單詞是基礎,你看不懂了還這麼做題 已重置 當然有戲,2019年初我們自考大網校成立了英語教研組...

求三個月四級英語備考建議?

呼啦呼丫 英語專業,備考四級乾貨 第一,考前三個月每天要固定看單詞,記著,是看單詞,不是機械的背單詞,三個月吧把單詞書看四五遍的效果要比背一遍的效果好太多了。然後以練習閱讀理解和聽力為主,每天做兩到三篇的閱讀理解,結合答案仔細分析且掌握文章中的單詞句型,同時聽各種英語音訊,不要求聽真題,以各類短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