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2023年生,由於2023年新生兒比2023年少200萬,讓孩子晚一年上學是更明智的選擇嗎?

時間 2021-05-29 23:02:54

1樓:清蒸蚊香

不一定高考是可能競爭更少了

但是就業的時候買房的時候

這一年的差別也許就不值得甚至都會虧

比如你本計畫2023年生孩子,2023年孩子本科畢業,工作兩年2023年買房

結果2023年的你為了高考輕鬆晚要了兩年孩子,把他生在了2023年,當他畢業已經是2023年了

結果2017到2023年確定了發展地域之後,發現房價比2016翻倍了舉這個例子就是要告訴你

韭菜就是韭菜,怎麼折騰都逃不過被時代或者被其他什麼玩意收割甚至越折騰越慘

2樓:

我覺著可行,要不是2023年考研的人少,別的學校人不夠,調劑哪有我事啊。

有人說,人少併校,學校少招等等。確實會這樣,但是2017和2018才差1年,是1年啊,基礎設施都還在呢,就算併校起碼也得間隔4年以上吧。

有人說晚上1年,什麼影響孩子自尊等等。有啥影響的,就1年,沒準隻大6個月。別人3月上幼兒園,你讓他4歲去不就行了。現在都是鋼筋水凝土,誰會說閒話。

3樓:Edinson Cavani

談不上吧。

絕大多數人最終讀書之後都是要找工作的,

工作的時候跟你競爭的又不是同一年的人,

很可能是年齡前後差異幾年的這種,

所以我覺得區別並不大。

4樓:88bb

不會競爭本質更激烈了

因為有錢有全的根本不在乎吉化剩餘反正撫養費交的起綠卡拿的了真正被計畫的都是底層什麼農村鄉鎮的

因此底層佔比更少上面佔比更大

也可能996奮鬥的還不夠需要007

5樓:湊是辣麼壞

我就打算讓我孩子晚一年上學,不過我不是從人數少考慮的。首先我孩子是7月份生的,他和9月份生的就差兩個月,如果照常上學,他基本是班裡最小的了。男孩子又晚熟,養過孩子的都知道,特別孩子小的時候,別說相差一歲了,就是相差半歲,那理解力,成熟度都是天差地別的。

上學會更吃力,不自信,開始成績差就容易步步差。

反之,晚一年上學,對他來說學習就容易了,更自信,之後讀書也容易更好。

6樓:西瓜玉公尺大桃子

以親身經歷告訴題主,這樣做可能坑了孩子!

我小時候農村有個充滿槽點的計畫生育政策:姐+弟組合不罰款,兄+妹組合罰款,這叫「一胎女兒照顧二胎」。所以我媽為了逃避罰款,把我和我哥的年齡反著上戶口的。

我是89年臘月出生,說是90後也沒毛病。但是我戶口年齡是88年。我媽就讓我跟著88年的上學了,說早上學早畢業,早掙錢早嫁人。當然了,我學習還可以,辜負了她的期望…

早上學在體型上會受欺負,但當我意識到「舉著板凳不要命地砸,對方就慫了」之後,我就打遍全班無敵手了。

但早上學的優勢十分明顯。在我高三的時候我的年齡給了我充分的安全感:考砸了又怎樣,我的年齡復讀三年也沒事!

然後我發揮的還可以。其實高考的心態十分重要,幾乎是決定性因素。

我們班有個女生,是87年的,屬於一本的成績考了個三本分,但她就沒復讀,因為爸媽說女孩子耽誤不起,她心理壓力也大。

還有,高考生的數量不是這麼算的。再講個真實事例。我高考07年,本來07屆應屆生比08屆應屆生多,但我們這一屆的考題有點怪,好學生容易考得不理想,導致07屆復讀比例很大。

最後08屆的考生反而比07屆的多…題主好好考慮吧。

我家孩子也2023年出生,打算九月上幼兒園呢。

7樓:辰星

推薦您看一本書《異端》,這本書算是以一種3分玩笑,4分資料,3分案例的方式講述了「週期論」這個經濟話題,恰好,裡面有一段說的就是上學的問題。

大體上的內容是:除了個別天賦異稟的孩子外,年齡越大的孩子在同樣的競爭中無論體力或者腦力都顯得更為出色,從而容易獲得老師或者周邊資源的青睞,以獲取資源傾斜和心理上的優勢,養成自信和優秀的習慣與心態。

孩子是否需要晚一點上學?

如果拋開國籍來說,晚點上學絕對沒錯,年齡給予的體驗和生理優勢絕對可以為孩子贏取更多的資源傾斜。但如果是國內,就很難說,國內是乙個競爭法則的綜合體,孩子從小就排斥異類,無論是過於優秀的,還是過於平凡的,都意味著孤立,晚一些上學,就意味著孩子將缺少集體感,會陷入被排斥和孤立的境地之中。個別素質較差的教師,反而會對這類學生給予的不是幫助,而是打壓,因為過於優秀的個體會挑戰其在群體中的權威性。

另一方面,不同於國外的教育模式,孩子即便學生時期獲得了極大的優勢,工作後年齡就會成為劣勢,無論是社會上的「35歲界限」還是「女性生育年齡歧視」,應屆生年齡大,意味著工作競爭壓力更大。

所以孩子是否要晚一點上學,意味著你是否願意孩子走一條高風險高收益的路。從來權責相等,能承擔起被孤立打壓十幾年而不心態扭曲和崩潰自棄,工作後積極奮起急追少掉的幾年,那絕對要走晚點上學的路,因為同樣的,打壓的背後將是「降維打擊」

8樓:萬金油

這樣做顯然不夠明智,原因有很多,乙個乙個說。

一、雖然晚一年新生兒少了,但各省的情況不同。

有些省份少很多,有些省份沒少幾個,變化不大。

同齡人的競爭關鍵處在於高考,高考看省內排名。

其他省份新生兒多少到找工作時候才會產生影響。

如果小孩兒工作不出本省,那和其他省關係不大。

如果小孩兒在人口流入省份工作,那才有些影響。

二、晚一年入學的話,小孩兒可能會被同學嘲笑,可能會被同學認為是腦子跟不上趟才被迫晚一年。

小孩兒們經常會歧視任何與主流不一樣的小孩兒,如果你家小孩兒心理承受能力差,那可能有麻煩。

就算同學們不歧視,小孩兒自己也有可能會鬱悶,別的小朋友都去上學了,為什麼自己卻在家裡蹲?

三、就算晚一年入學競爭壓力小,那也很不划算。

同樣是一年,這一年拿去復讀比在家裡蹲更划算。

好鋼要用在刀刃上,多讀一年高三的價效比最高。

蹲在家裡玩一年,什麼也學不到,白白浪費一年。

而且就算晚一年畢業工作競爭壓力小些也不值得,這一年可以拿去讀碩士啊,照樣可以晚一年工作。

四、人生中有很多事情是會卡年齡的,過時不候。

比如說北京研究生畢業落戶得在二十七周歲之前。

比如很多單位引進人才會卡三十周歲三十五周歲。

比如很多國家移民年齡大了打分會比年輕人低些。

人生很多時候很巧和,一次綠燈之後處處是綠燈,趕上一次紅燈之後處處是紅燈,真的能把人氣死。

早一年的話,遇上綠燈馬上走,遇上紅燈等得起,晚一年的話,遇上綠燈可以走,遇上紅燈等不起。

如果還沒有孩子,那多等一年再生還算說得過去,既然孩子已經出生了,那就真的沒必要再折騰了。

9樓:

我記得我爸爸上學的時候正好是春季開學變秋季開學的時候,所以他們第二年高考人數只有往年的一半,但是我爸當年並沒有復讀,因為他第一年就考上了

所以您也不用讓孩子晚一年上學,如果孩子天賦不錯第一年就考上了好大學,不是最好嗎?大不了考不上再復讀

10樓:

樓主的想法其實不是沒有道理,假設優質高教資源不變的情況下 (如假設所有985學校一年總共招生20W),那麼晚一年上學,由於人數減少,競爭的確會降低,但是個人認為,如果可以適齡上學,到也沒必要刻意晚一年,主要有這樣一些理由:

1、大體趨勢來說,學生在整個學習生涯中遇到的各類考核實際上是越來越嚴格,早一年說不定就避開了某項新政策?比如說假設某年新加入某個考核內容,提前一年避開豈不是少了很多負擔?

2、早一點把書讀完進入社會也是一件好事,為未來的事業家庭等多預留了一點時間。

3、競爭的降低事實上比較有限,自身的努力更加重要,切莫抓小放大。

11樓:踏雪

呃,我覺得哈,您多慮了。

按照您這個邏輯,中國新生兒出生數量逐年減少,您就可以無限推遲他入學年齡,只為了「人少競爭小」?您這個邏輯,只有在食堂打飯時使用吧。

12樓:公尺粒兒辣麼萌

少了200萬,我覺得總體上來說,對孩子上學競爭的壓力相應不是很大。因為當你把孩子送入學校的時候,在學校裡的孩子還有很多是從別的地方過來上學的,當孩子長大面臨的競爭只會多,不會少。

現在每一年的出生人口還是很多的,200萬應該是個大概率的數字,還有一些是沒有被統計的人口。這樣說起來,200萬這個數字更沒有特別的可信度了。

而且還是讓孩子在該上學的年齡上學吧,現在你給人家算的很好,但孩子不一定會接受。我記得在我之前上學的時候,班裡要是有上學晚的孩子的話,他的年齡就會比同年齡的大一點,這時候心裡就會跟其他同學產生差距感,會有自己不合群的想法。所以按時按點上學,還是挺好的。

就算現在你算得好好地,但是到那時的實際情況你又知道多少,光從人口數量上能說明什麼問題,上學之後的就業競爭才是更殘酷的。

每一年都被稱為「史上最難/更難就業季」,少了200萬人,沒了真本事,除了學校之後,還是「最難就業」。

所以啊,上學時間固然需要考慮,但好好學書學習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13樓:猛打方向盤

據四周觀察所見,如果可以晚上大半年的學,切實對孩子有好處,但不排斥學前教育;

至於同齡人口多少,沒什麼意義,人多你覺得有競爭,人少就不競爭了……畢竟是以優學為為孩子的方向,那必然越優越競爭的激烈;準備上好的幼兒園,好的小學,好的中學,就避不開越來越大的競爭,如果都是準備上一般的學校,人多人少有什麼區別?

14樓:卓素兒

首先我寶18年出生,好像不憂慮這個。但是即便他是17年的,我個人也不會選擇推遲上學,反而如果有機會的話會提前讓他入學。

原因主要是我老了,反正都要培養到大學畢業,早點結束早超生唄?只是在這個過程中,確認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主要通過獨善其身行為教育)

從小,就會發現小孩喜歡跟在大孩子背後,大孩子喜歡跟在更大的孩子背後玩。

這說明啥呢?男孩大1歲就還行,因為男孩發育慢。但是他大一歲就是大一歲,就會很無聊吧,女孩早熟,判斷可能因此植入自卑了?

還有教育界,允許你這樣做嗎?

現在的適齡兒童,不得社群敦促你去上學嗎?中國的本科普及率逐年上公升,學校因為生源少就陸續合併……

總體來說,他們那一代人,不會有我們這麼慘烈的10%左右上大學的比例那麼低了。

然後,知乎使用者都是一二線城市多吧?精英教育下,我覺得早教就開始學小學的東西了。中考高考也根本沒在怕呢?(捂臉.jpg)

15樓:愛喔一點·康毓竹

我一直在心裡覺得挺對不起孩子,讓她多了這麼多競爭對手。當時生的時候產房的醫生都說比去年少很多人了,怎麼還會這麼多孩子呢,真是費解。我們正好卡著八月底出生,跟著16年那那波孩子上學,即使留級一年,也還是次高峰,想要沾到人口統計的光,只能再留一級,這樣兩年的時間就過去了。

兩年的時間是能積累更多社會經驗的,至少可以重新修一門學位巨集觀經濟學,讓她在婚嫁之前好好研究一下經濟人口走勢,再決定自己未來的出路,不要重蹈父母的覆轍。

30 的女性,結婚6年 ,生 不生孩子?

u 235 不用看了,這是你和你老公倆人沒靜心溝通的結果。生於不生都在你,或許對於你生孩子也行是乙個很難決策的問題。但是這個事你要和你老公說清楚,至於你抱著什麼目的結婚這個你沒說我也不問,但是只要結婚了,生孩子必須考慮明白,結婚前就必須明確!你老公的家庭看來是個挺看重孩子的家庭,或許你老公以為你結婚...

2017 年,生物學領域有哪些研究方向值得關注?

一 nature在聖誕節的時候推出了三首節日歌曲,其中兩首1.Merry CRISPR 2.Single Cells 這以後都會是實驗室裡和PCR一樣必備的技術。對了還有冷凍電鏡,諾獎,不解釋。據說,乙個結構生物學也會想測序一樣,成為乙個平台化的東西。二 RNA表觀修飾及其功能,年初的時候關注過,不...

為什麼我們相信2023年比2023年更好?

因為2018是十九大後的第一年,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得到實踐的第一年,我們可以相信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道路會在新的一年越走越近。 橙子橙子醬 瀉藥。因為2017已經過去了,不管2017過的怎麼樣都無法逆轉了,然而2018卻是乙個全新的未知的一年,這一年過的怎麼樣決定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