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看待父母批評式教育?這對孩子會造成什麼影響?

時間 2021-05-13 07:50:48

1樓:雲雀叫了一整天

仔細回想,現在最令我痛苦的事情,和十幾歲的時候真的不一樣。

我現在有了物質的壓力,要考慮人情的親疏遠近,也時常因為工作發出嘆息。

而十幾歲時,讓我睡不著的事情,是考試,是長痘,是我喜歡的人不喜歡我。

但我絕不會因為,經受過成年人的痛苦,就對正值少年的人說出——「你十幾歲的煩惱算個屁。」這種話。

因為我知道,每個年齡、每個個體,煩惱的內容是不同的。但對很多人來說,「痛苦的程度」卻是相同的。我少年時因為長痘睡不著覺的日子,絕不比現在因為工作輾轉反側的時間少。

那別人被煩惱折磨的心情,也不一定就因為年齡不、型別的不相同,而和我有什麼出入。

所以,我不去詆毀少年的痛苦。當然,我也不喜歡年長的人來審視我的煩惱。

有句話我一直記在備忘錄裡:「年長者最大修養,就是控制住批評年輕人的慾望。」

真的很對。

這麼說吧,不要讓自己走過的路,成為了居高臨下輕視別人的台階。

敞亮一點,對所有人都好。

痛苦之所以統稱為痛苦,就是因為它無法比較。

2樓:心諭堂

很好奇提問題的是大人還是孩子

想想被批評者的感受吧,那個人願意被批評呢,即使是自己錯了;所以批評更多的是帶來對方內心的排斥。

如果大人僅憑自己的想象評價對錯批評孩子,孩子容易逃避,或對抗,這樣的孩子容易形成不能專注做事,敏感,撒謊等。

3樓:凡潔

批評式教育容易讓孩子缺乏自信,對未來影響是非常大的,一般有學兒童教育的家長都不會這樣做。

教育方法多種多樣,因材施教。希望我們作為家長可以多看書多學習,科學的引導孩子。尤其是0-6歲這個階段,家長干預引導是尤為重要的。

4樓:我是辣媽我做主

我個人是很反感批評式教育的,應該每個人都不喜歡被別人批評。

越批評孩子,越會招致孩子的反感

對於我家孩子,有時候我嘮叨的比較多了,孩子突然說了一句,不要說我了。

這讓我很驚訝,那時他還不到三歲半

就已經感到你厭煩了,自己也開始抵抗了。

其實這個問題問的我感覺還是有點模糊

什麼是批評式教育

批評也有很多種,嚴厲的批評,說對方的錯誤,辱罵,嘮叨幾句孩子出的問題,言辭激烈或者平心靜氣的批評孩子。

問題不夠明確

總之孩子被教育成什麼程度,跟孩子沒關係,孩子只是被動接受的一方。

孩子能不能有個好教育,還是看父母的認知,素養,是否能結合自己孩子的性格,找到合適的方式教育孩子,引導孩子。

5樓:趙明

個人認為教育應該講鼓勵激發和批判的教育手段結合使用。對於能力養成方面的教育,以鼓勵激發為主。對於道德修養,法制意識等方面的觀念的培養,要引導和戒懲的教育手段並舉。

但是,無論採用什麼教育手段,都要把握好度。不能走極端!

6樓:公尺飯

抨擊的教育和鼓勵的教育用時的,不要一味地覺得哪一種好,

當孩子做的好的時候要給予鼓勵讚揚,做的不好的時候要指正,講出其中不好的地方,期望他能做到怎麼樣地步,不要太過於嚴苛,也不需要太慣著

7樓:胖胖魚童書館

批評式教育就是父母試圖通過批評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殊不知這樣不但孩子不會接受到教育,反而會讓孩子更沒有自信,扼殺了他的自信

8樓:公尺粒老師親子說

家長為什麼會使用打擊式的教育方法?

激勵孩子

很多家長認為,打擊式的教育反而會激勵孩子。因為孩子都具有攀比的心理,當孩子聽到批評或者不認同的話,就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獲得別人的認可。所以很多家長都會選擇打擊式教育。

就像剛開頭故事裡文文的媽媽一樣,她可能會認為自己這樣批評文文,文文就會更加努力的去背古詩。可是這樣的教育方式反而會讓孩子喪失興趣。

防止孩子驕傲

還有一些家長使用打擊教育是為了讓孩子不要驕傲。如果孩子某一次考試成績很優異,家長誇獎了孩子,那孩子可能就會認為自己已經很優秀了,然後可能就會變得很驕傲。但是家長沒有注意到的是,孩子很努力的對待這次考試,只是為了得到家長的表揚和認可。

歷史遺留問題

還有些家長使用打擊式教育的原因,是他們的家長就是用這種方式來教育他們的。所以家長自然會認為,這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他們就會學習和模仿自己的家長。可是家長卻不曾想到自己的這種教育方式,甚至會影響到孩子以後的教育方式。

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是第一次公升級成為家長。他們可能並沒有很多的經驗來教育孩子,只能自己慢慢總結一種教育孩子的方式。可是家長應該知道,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如果選擇對孩子不利的教育方式,那麼反而是害了孩子。

打擊式教育對孩子會有什麼影響?

讓孩子的性格產生影響

這會讓孩子的性格受到影響。因為家長是孩子最信任的人,同樣也是孩子最想得到認可的人,如果孩子很努力,家長卻依舊打擊孩子,那麼孩子可能會變得內向自卑,甚至懷疑自己。就像剛開頭故事裡的文文媽媽,她當著別人的面批評文文太差勁,這就會讓文文的性格變得內向,甚至會變得比較暴躁。

親子關係的疏遠

孩子從出生之後,和家長相處的時間最久,家長就是孩子最親密的人。而你在教育孩子時,只是一味的對他進行打擊教育,孩子可能就會覺得爸爸媽媽不喜歡他,甚至會對家長產生厭惡感,到時候,孩子有什麼事情也不願意與你傾訴,這就會嚴重的影響到孩子和家長的關係。

影響孩子的興趣

如果孩子很努力的去做一件事情,但是得不到家長的認可。那麼孩子可能就會放棄這件事情,並對這件事情失去興趣。就像故事裡文文的媽媽,文文的媽媽批評文文背古詩太差勁,還不如妹妹背得好。

這樣文文就會喪失背古詩的興趣,甚至會討厭背古詩。家長要知道孩子的興趣要慢慢培養,可是讓孩子放棄興趣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孩子是每個家庭的未來,一定要選擇乙個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孩子需要家長的關愛和認同,家長如果一味地打擊孩子,就會讓孩子受到傷害。那家長應該如何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呢?

家長應該怎麼做?

認可孩子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讓孩子知道自己的努力和付出都被家長看在眼裡,那麼孩子就會為了不讓家長失望,更努力的去完成這件事情。所以家長應該對孩子多一些認可。就像故事裡靜靜的媽媽,當文文的媽媽批評了文文之後,靜靜的媽媽卻給予文文一定的肯定。

打擊和鼓勵相結合

如果家長一味地鼓勵孩子,那孩子可能會變得驕傲。所以在鼓勵孩子的同時,也要注意給孩子一些打擊,讓孩子知道自己必須腳踏實地。家長要選擇乙個適合孩子的家庭教育方式,讓孩子健康的成長。

允許犯錯

很多家長因為孩子犯錯就會批評孩子,孩子只有不斷地犯錯,才能不斷地進步。如果孩子每次犯錯家長都會批評孩子,那麼孩子可能就會不敢去嘗試或者喪失興趣。所以家長需要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嘗試,不要擔心孩子會犯錯。

家長希望孩子能變得更優秀,但是在教育方式的選擇上可能出現了一定的失誤。打擊式的教育會讓孩子變得自卑,就算孩子可以變成家長想要的樣子,可是孩子的性格也會受到影響。

怎樣看待父母打罵式教育?

愛麗絲藝術 每個孩子都會犯錯,但不是每個家長都懂得怎麼去教育孩子。如果方式不對,不僅問題得不到解決,還可能會害了孩子!打罵是下下之策,真的懂得教育的父母,一定是那些跟孩子講道理,跟孩子一起成長的!孩子犯錯,是成長過程中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很多家長卻為此犯難 打罵怕傷害孩子,講道理孩子又不懂,該怎麼辦...

怎樣看待父母對孩子威脅式教育?這會對孩子造成什麼不好的影響嗎?

李洲心理諮詢宜昌 影響孩子未來的是父母的心理健康水平,一對心裡健康的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無論怎麼教育,對孩子來說,可能都會造成正面的影響。相反,一對心理不那麼健康的父母,無論怎麼教育,可能對他們孩子都會造成負面的影響。父母是乙個什麼樣的人,比用什麼樣的方法教育孩子更重要。 梅梅 肯定會的,威脅...

父母對我的教育,從來都是批評式 貶低式?

長煙 我的父母是50年出生工人階級,突然一下迎接兩個孩子,經濟難免吃力。讀書的年紀又逢上山下鄉,初中都沒畢業。我記憶中最深刻的挨揍有兩次,一次是我爸剛做好油辣子讓我放碗櫃裡去,我手一滑那碗辣椒就在地上開了花,然後我的臉也開了花,鼻血長流。還有一次把涼鞋剪了又後悔,跟我弟兩人撅著屁股生爐子妄圖利用高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