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知即是全能,因為全知者知道如何成為全能的方法,這個說法正確嗎

時間 2021-06-03 17:31:46

1樓:靈魂收割者的禮讚

確切的說,如果能做到全知,那本身已經是全能了。

這裡的知不是簡單的「知識」,它指的是「任何問題的答案」。

即「不僅僅知道如何畫直線,還知道如何在任意情況下畫出直線」

「知」到了這一步,也自然而然的全「能」了。

2樓:極限運動

知道怎麼做並不意味著就有能力那麼做!比如說在地上畫一條直線,讓你順著直線走,這沒什麼難度,你知道怎樣沿著直線走路,你也能夠沿著直線走。但是如果這條直線的兩邊都是懸崖呢?

你當然知道怎麼走,但是你未必有能力走下去。知道事情是一回事,做事情可能是另外一回事!「知道」是方法,「能夠」是能力,是勇氣,是膽量。

3樓:誠意

應該認識這個知是什麼知,全知是全部的知識嗎?如果是全部的知識,人一輩子怎麼學的完,就算有天才能夠學的完,未來還有新的知識不斷更新,以後來看這個天才學的也不是全知。全知指的不是知道知識的全知。

全知用孔子的一句話來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曉得自己知道,曉得不知道,是曉得。

)這個曉得體會一下,有問題自己不知道,這個曉得自己不知道,曉得自己知道的是什麼?一切的人事宇宙萬物用這個曉得來感應,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這個曉得清清楚楚沒有什麼不知,卻不會跟著自己知道不知道變化,涵蓋一切。

佛家稱為法身,無量光,無量壽,一切萬事萬物都不離這個。

道家稱為道。

儒家孔子稱為一以貫之的一,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的仁。程明道說:仁者渾然與萬物同體。陽明先生說:萬物一體仁。孟子說:萬物皆備於我。

《聖經》中全知全能的上帝。

名詞不同,所指都一樣。是人人同具的這點良知,佛性。可惜百姓日用而不知。可惜人人抱佛而眠卻向外尋求。

4樓:凌華寒

任何學術都應該與時俱進,拋開咬文嚼字

全知≠全能

用常識過一下也知道這兩者不屬於包含被包含關係

聖人不代表什麼都會,傳習錄裡就舉例如果聖人什麼都會,那孔子為什麼沒有預見未來的各種遺憾?周公為什麼不能把周的問題解決掉?因為聖人是自身修行到了一定程度,遇見困難可以想辦法解決

換個說法

愛因斯坦提出了相對論但是為什麼沒有驗證?牛頓提出三大定律為什麼沒能解決天體力學?

用現代的話說,這叫時代侷限性,或者說一代人解決一代事

但是,如果愛因斯坦,牛頓這些人已巔峰狀態復生到現代,能不能解決現代的遺憾?不知道,只能說相比於現在不知道內外情況的吃瓜群眾來說,成功的可能性極大。

而如果是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以巔峰狀態合理切入到王朝末期能不能續命?例如秦始皇復活到秦末?漢武復活到東漢末年?

不是說他們已經預先想到了怎麼搞定那群亂臣賊子,而是他們可以通過當時情況去反求諸己得到他們的解決辦法

用現代的話說,什麼是乙個合格的社會主義好市民?能夠通過勞動,不斷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社會價值。

5樓:南風

錯,知行合一,理論脫離實踐,能力上是短板,不過有乙個好處就是,已獲取知識,通過實踐,能力提公升會比別人快,僅此優勢而已,所以取捨就顯得更加重要。

假如人類每一百年可以問全知者乙個問題,全知者有三種回答是,不是,以及沉默。人類應該問怎樣的問題?

埃博拉醬 問題1 對於問題2和問題3,你的三種回答之哪一種不會出現?回答 是,轉2 否,轉3 沉默,轉4 問題2 對於問題3和問題4,你的三種回答之哪一種不會出現?回答 否,轉5 沉默,轉6 問題2 對於問題3和問題4,你的三種回答之哪一種不會出現?回答 是,轉7 沉默,轉8 問題2 對於問題1和問...

如何看待虞書欣全知乎黑

Tender 如果人們對你不敬或是說你的壞話,記住,他們這樣做是因為根據他們的印象這樣做有正當的理由。期待人們像你看待自己一樣看待你是不現實的。如果人們基於錯誤的印象得出結論,受到損害的將是他們而不是你,因為誤入歧途的是他們。當某人認為乙個符合事實的見解不符合事實,此時唯一受騙從而受到損害的是這個持...

如何理解知己知彼勝乃不怠,知天知地勝乃可全 這句話

已登出 視角問題,也可以說角度問題。知己知彼就好比打仗,知道了容易打勝,所以打仗情報工作很重要。知天知地的例子多了,就好像打敗速食麵的是美團外賣,打敗諾基亞的是蘋果 安卓,所以危機意識很重要。 兵者 因為沒有限定條件,所以比較難回答問題到題主滿意,試著按照銷售邏輯回答這個問題。先理解字面意思,其中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