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達與巨像是神作嗎?

時間 2021-05-30 07:12:54

1樓:賭狗1427

剛通了一遍。感覺確實和普通遊戲不太一樣。場景、環境、音效、劇情都很一致的透露出孤寂感。

能讓我感受到這一路的孤寂和艱難。是要有多大的執念才能克服這麼多。一人一馬踏上征途。

然而執念過深,容易被利用,最終甚至忘記珍惜身邊的事物,特別是馬掉下去的時候,心都碎了。

2樓:

個人是十幾年資深塞爾達粉絲

最喜歡的PS平台遊戲就是《旺達與巨像》……這完全就是簡化版的《Zelda》好麼?!一弓、一劍、一匹馬、巨大boss、解謎型boss戰,就差個「綠帽子」了好不?

取消迷宮,取消雜兵,取消收集要素,集中發力在boss戰和環境塑造上。

如果你也喜歡《塞爾達》的冒險世界,你一定也會喜歡《旺達與巨像》的

3樓:37度

PS2的旺達,可以說是的

PS4的旺達,只能說是看似色香味俱全,實則難以下嚥的冷飯。

作為PS4入坑的玩家,我實在難以理解為什麼一款遊戲在PS2發售時就存在的缺點,能夠保留到PS4上,而這個缺點對於這款遊戲是致命的,致命到當年一片叫好各種標籤瘋狂吹確依舊賣不出去。

解釋只有乙個,就是這個小組,根本不會做遊戲。如果他們還沒倒閉,我想他們的工作就是,等著PS5發售,然後再重置一波。

可憐的過去。

4樓:「已登出」

遊戲本身沒有小怪,只有boss的設定就很吸引人了,加上地圖場景各有特色,巨像獨特的打法讓旺達成為乙個少見的讓人沉下心來通關的遊戲。操作方面確實需要熟悉一會,玩多了德雷克和蘿拉要接受扒牆半分鐘就要掉下來的設定還是有點困難。阿格羅一開始覺得難騎的一批,過一段時間覺得騎馬就應該是這樣的。

不過最受不了的我覺得還是轉視角的時候,比如打鳥巨像鏡頭總是掉進水裡。

5樓:你秋爺

不知道是不是神作

上周五入手開始玩,很有節制的目前為止只打了9個石像。

畫面實在太讚,捨不得跳過劇情。一開始在神廟裡面,以為是過場動畫,結果發現遊戲畫面也是一樣的贊。

作業系統,視角有的時候有點奇怪。簡潔的作業系統,省去了複雜的購買裝備,公升級,對於我來說,確實很有吸引力。

這是乙個讓我願意努力研究,不願意查詢攻略的遊戲。

以上,個人感受。

6樓:黃成龍

最後的守護者從PS3平台開始知道PS4出來了都還沒上市目前只知道16年大概會在PS4平台發售。這類遊戲開發難度已經超越了技術層面,廠家做得太吃力了

7樓:胡yang

用模擬器玩的PS2版,買PS3後PS+會員送了正版,Hold R1鍵才能抓住巨像毛髮的設定實在是太讚了,讓玩家設身處地地感受到旺達的決心和勇氣

8樓:鬱悶的手柄

此原文來至於玩麼.CC。

旺達與巨像是PS主機遊戲中的神作,即便放在PS3上也是最優秀的遊戲之一,在斷斷續續玩了這麼多遊戲下來,我仍然這麼認為。遊戲除了在多方面表現出令人驚嘆的藝術品質之外,在操作方式上也能夠使人全身心投入,從遊玩的角度上同樣做到了極致,這使得它可以真正被稱為是乙個作為遊戲的藝術品。

遊戲的劇情及設定部分繼承了ICO的風格,都是縮到最簡,故事講述的是旺達帶著喪失了靈魂的戀人Mono來到了一片被詛咒的禁斷之地,這裡封印著惡魔Dormin的靈魂。他來到神殿與惡魔達成了契約:讓Mono復活,但他必須為此付出極大的代價,在來此之前他已有過了解並作出了覺悟。

之後他按照Dormin的指示分別打倒了16個巨像,它們皆是Dormin被封印靈魂的一部分,每打倒乙個,被封印的那一部分就會直接穿透旺達的身體,當最後乙個巨像被打倒,Dormin的靈魂已完全附在了旺達的身上。聞訊而來的長老將其封印,旺達也遭到了擅自打破禁忌的懲罰:他被封印所淨化,變成了乙個新生的嬰兒,然而頭上卻仍然保留著作為惡魔印記的兩隻角。

MONO隨即醒了過來,她抱起了變成嬰兒的旺達,與愛馬ARGO一起來到了神殿的上方。此處一片欣欣向榮,象徵著新的開端,畫面的盡頭是乙隻老鷹飛向天際。

遊戲只有跟巨像的戰鬥,在極為龐大的巨像面前,旺達渺小得像乙隻螞蟻,他必須靠慢慢爬上巨像的身體,不斷用劍刺中巨像被封印的不同部位,才能殺死它們。而當巨像搖晃身體時,旺達必須抓住巨像身上的毛才能避免被晃下去,在戰鬥中玩家可以充分感受到作為個人的渺小與柔弱,但又彷彿是相輔相成一般,最渺小最柔弱的旺達卻不斷地戰勝了乙個又乙個的巨像。當旺達縱馬疾馳在這片土地上時,你可以看到天空中盤旋的老鷹、變換不斷的風景與地貌、呼嘯的風聲,然而出現在畫面中的永遠只有一人一馬而已,這很容易讓人湧起一種孤獨卻又悲壯的情緒。

遊戲並不刻意突出一般價值觀中善與惡的對立,當巨像看到旺達時就會立刻發起攻擊,沒有原因;而旺達把巨像殺死後,當它們龐大的身軀緩緩倒下的時候,又營造出了一種悲壯的美感。

整個遊戲過程中的台詞非常少,但正因如此反而達到了這種極致的效果。從遊戲的整體設定來看,旺達不僅面對著力量與體型上懸殊極大的巨像,他還揹負著一種類似於背叛者的罪名。因為他既與惡魔定下了契約,就可以說他已背叛了整個世界,其目的僅僅是為了救回心愛的人。

善惡並不是重點,然而善惡的對立使得旺達不得不始終處於一種極為孤立的狀態下進行戰鬥,製作人想體現的或許就是這樣一種極端的孤獨感——他不僅與巨像為敵,並且還與全世界為敵,然而這些都不重要,或許MONO對他而言就是他的全部了。與他相伴的始終只有一匹馬ARGO,然而在進入封印第16只巨像的大門之後,ARGO為救他摔下了懸崖,終於只剩下他一人了。長老在最後離去的時候說:

「希望你能在這裡為你所犯下的過錯而贖罪。」但我想對他而言是不存在所謂的贖罪的吧。他最終變為頭上長角的嬰兒,估計是有意要將其與ICO聯絡在一起的緣故,然而考慮到神殿去到村子的通路已經被徹底打斷,他在再度長大後似乎也很難回到村子裡並被當做異類關進古堡中。

遊戲的最後旺達在被吸入封印的水池之前還可以掙扎,不停按跳躍可以逐漸向MONO靠近,但極限只能走到第乙個巨像那裡,這裡有乙個堅持1分鐘的獎盃。這個獎盃其實設定得很有意思:因為在走兩步就要退一步的掙扎過程中,你可以感受到那種近在眼前但卻無法接觸到的絕望。

MONO是他來到此地跟所有巨像戰鬥的全部原因,然而在即將成功的時候卻不得不面臨著分別的命運。

遊戲雖有第九藝術之稱,但實際上能成為藝術品的遊戲實在是鳳毛麟角。在我看來,旺達與巨像比其前作ICO更有資格被稱為藝術品,因為它將遊戲才能夠呈現出的畫面感、操作感與其藝術品的氣質較為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能將這樣一種渺小與崇高、柔弱與強大兩組對立卻又相輔相成的概念體現出來,必須通過這種極富想象力、極具魄力的畫面才能做到。

此外若沒有親自操控旺達一點一點爬上巨像龐大的身軀,拼盡全力地用劍刺入封印且在封印間艱難移動,並最終看著這一龐然大物轟然倒下的時候,你無法體會到那種難以言說的包含著恐懼、讚嘆與激動混合在一起並最終化作無言的感受,這一方面不是單純的文字所能表現,另一方面如果不是操作者而只是乙個旁觀者的話,這樣的感受也要大打折扣,這是遊戲與電影及文字的不同之處。

ICO之前就被業界認為不像日本遊戲而像是歐美遊戲,充滿著孤獨與崇高之美的旺達與巨像則在這條路上走得更遠了。本作與ICO的另乙個相近之處就是操作的代入感,ICO強調的是絕對不放開手,牽手時手柄傳來的震動所傳達的是手另一端的重量,旺達則是在爬上巨像身體的過程中無論遇到多劇烈的震動與反抗都不能鬆開手,一旦鬆開就是前功盡棄,緊緊抓住手柄的玩家也能在遊戲過程中體會到緊緊抓住巨像的旺達的感受,這種身臨其境感比起ICO又更進了一步。說《寂靜嶺2》是藝術品,那只是因為它的劇本,說《旺達與巨像》是藝術品,那則是因為它的全部。

可以看得出製作人上田文人是乙個極有想法,並且對遊戲要求極高的人,這可能也是系列第三作《最後的守護者》(又名《食人的大鷲》)跳票了好幾年始終沒有推出的原因。儘管他現在已經離開了索尼,但我真心覺得索尼應該要為自己的遊戲主機上出過這樣的遊戲而感到自豪與感謝,因為這樣的遊戲必然是不可複製的。

9樓:

看錯了,汪達確實可以算是神作,當年也是震撼到我(另外兩次震撼只有時之笛和馬銀)。可惜沒續作了,可能銷量沒達到預期開發周期太長成本太高。有傳出續作的守護者也只是每年傳點風聲,可能離終止開發不遠了

《旺達與巨像》(Shadow of the Colossus)好玩嗎?它是一款怎樣的遊戲?

圖哥vip 是一款概念很棒的遊戲 只用乙個核心玩法就做出了遊戲 沒做的東西被人說成是留白 配合劇情環境做出了另外一種意境 類似風之旅人 單說遊戲性其實尚可遠達不到精品 我覺得他最大的貢獻還是視聽上的公升級 你可以理解為風之旅人的前身 惶惶 ps2時代引領新潮的遊戲,但說實在,ps4版重置我就是玩不下...

為什麼作為開放世界的旺達與巨像沒有人指責其開放世界的大而空洞?

帝一 旺達與巨像 就像美國的cult電影,不合巫師 質量效應 老滾這樣的RPG大作,也完全不像戰神 刺客 鬼泣 蝙蝠俠那樣的主流ACT,五六句話就能說完劇情,玩法 怪異 解謎 動作都不太能形容其特點,代入感很強,多年後的 蝙蝠俠 系列遊戲的少數幾場BOSS戰也借鑑了這種玩法,正常平A沒有用,動腦子發...

漫威電視劇集《旺達與幻視》會講些什麼?看之前需要補些什麼

美夢 和旺達精神失控扭曲現實相關的漫畫,是這本 M氏家族 雖然,電視劇集不會和漫畫很接近,但一定會有一些彩蛋是看過這本漫畫的人才能看懂的。不過,就算不看漫畫,明白MCU宇宙之前發生的事情就能理解劇情了。 劉知航 適當看看有關的漫畫就好了,b站努力的lorry講的就不錯,美劇走向大部分還是會延續電影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