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科技帶來的自我認知困惑 什麼才是真正的「我」?

時間 2021-06-05 20:24:24

1樓:曹鈺

首先要明白什麼是「自我」,這只是一種大腦產生的感受。而我們大腦產生的任何感知都是某些特定神經元活動的結果。腦科學的研究已經表明即使是抽象的概念、感知、意識都有可以定位到大腦的某個部位的。

甚至有研究表明當抑制某些神經元時,個體就沒有意識了。從腦科學的角度來解釋我們的各種感知意識,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曹鈺:色即是空:腦科學的理解

簡單來說,可以將大腦比喻成乙個蟻群,每個神經元好像單個的螞蟻,每個單元都能做簡單的資訊處理並和周邊的單元進行簡單的交流,單個螞蟻是沒有智慧型的,只能做簡單的任務,但是它們的集合就能夠完成有智慧型的事情,比如壯觀的螞穴,找到食物,維持蟻群的生存。當然大腦的神經元組織有特定的原則,組合形成乙個有「智慧型」的整體。

曹鈺:腦科學和人工智慧的思考

2樓:九木

本來就沒有乙個真正的「我」的概念。這是人類在原始時代形成的觀念,自然會在未來失去意義。隨著科技進步,不管定義成身體或者思想,他們都會有能被複製的一天。

3樓:dadapaipai

如果有那一天的話,掉身體和掉頭髮,掉牙齒其實沒啥區別。

真正構成倫理困境的是另外一種情況。當移植體借另外一具軀體繼續生活的時候,原來的身體卻經搶救又活了過來。這時乙個你變成了兩個你,擁有同樣的記憶和自我。那麼,究竟誰才是真正的你?

4樓:曦之風

現階段無法證明,大腦內部有近千億個細胞,百億個神經元,這麼龐大的數量只存在於1500ml的腦子裡。每個神經元之間各自連線,通過化學訊號和電訊號進行傳遞訊號,在思考的時候,百萬個神經元在傳遞資訊。在傳遞資訊的同時腦子為什麼會產生思考,這些是「什麼是真正的我」問題的基礎。

生物技術方面人類科技連門檻都沒摸到,更別說人在轉換軀體之後是不是真正的「我」了。對意識層面的東西只能靠想象,就目前科技無法作答。

未來科技發達,會給人帶來什麼便利?

科技的路上 會有很大的便利吧,就不說未來,就說眼前,銀行都開始人臉識別了,家裡的鎖也改成了智慧型鎖,對老遺忘東西的我來說,簡直不要太奈斯啊 我現在就覺得,科技電影上說的那些東西,在未來是可以實現的,怎麼這麼說,從沒有自行車到轎車到現在的電動代步車,都是科技的進步,汽車汙染環境。大家就都用電動代步車,...

怎麼擺脫童年帶來的對自己造成的自我認知?

王小魚 嚴重的話希望可以當做自己生過一場病,正常去看心理醫生疏導,輕微的也可以自己努力調整心態,至於嚴重還是輕微最好讓醫生做判斷。說說我自己,小學初中那會兒成績還好,跟老師關係還不錯,過的可以說很得勁兒,因為膽子小,也不會跟班裡學校裡的壞學生 不知道怎麼稱呼,就是天天打架逃課那種,有的甚至罵老師,但...

自我人格的認知是由什麼決定的?

歐陽 這個問題很廣泛,可以說涉及到人認知世界以及對自己認知的方方面面。不過我認為核心答案其實很簡單。就是環境 狼孩的故事大家都聽過,人類嬰孩從小在狼群中生活便有了和它們一樣的習性,表現出同樣類似的認知和內心世界。你所處的環境給你灌輸了什麼樣的資訊,這些資訊就會在你的頭腦中形成什麼樣的認知。綱常倫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