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是如何記錄現實與夢境的?做夢時候發生的事情是否會產生記憶?

時間 2021-06-03 08:16:15

1樓:第一心理

我們可以認為夢境中有另乙個你,當然就有另乙個記憶了。《知覺生長模型》理論認為夢的存在具有偶然性,只是人腦的資訊殘留,殘留的興奮,這個理論有嚴重的漏洞,它無法解釋夢境的預知性,一切的偶然事件都必然的發生了。我們經常感覺到夢境中的資訊與現實存在交集,或許這並不是偶然,或許夢境中有另乙個你嘗試與你溝通,溝通方式就是與你的現實世界相聯絡。

認知心理學

有乙個經典的難題,困惑了認知心理學家很多年,為什麼夢境中我們以個人為主,而現實中,我們與其他人產生如此多交集呢?這其實是關於主角的定位問題,現實中你與其它人交集雖然多,但是你不能取代其他人,也不能感知其他人,你永遠是故事的主角,這個設定沒有發生過改變。好比生活中的你總是覺得其它人關注你,其實每個人最關注的都是自己,你在他人眼裡的存在遠沒有你想象的重要,因為他是他的故事裡的主角。

2樓:部凡

以前看過的書裡說人的大腦很容易受影響,被自己或別人誤導欺騙。其中有一種是夢境與現實不分,最近我身邊也有大腦被欺騙的例子。

我奶奶生病住院,我發現她總是說奇怪的話,很像是臆想症。後來在我和她交談的過程中我發現是她把夢境和現實混淆了。

比如有一次奶奶自己在床上拆被子,邊拆邊說:「不能再用這個被罩了,他們已經發現了,我說不清楚,他們冤枉是我偷的。」後來我才知道是我奶奶以前的保姆辭職的時候沒把自己的被子拿走,奶奶就拿來自己蓋了,於是奶奶做夢的時候夢到保姆又回來拿被子,冤枉是她偷的被子,醒來後奶奶就以為是夢真的。

醒來後看見自己還蓋著這個被子,很不安。

大家都說夢境與現實是相反的,這是有科學依據還是只是單純不能接受夢裡的東西而這樣說?

夢境與現實是正是反每個人的人生經歷不同,無法完全相同。但有一些科學依據表明,至少在 情緒 的角度來說是現實的反饋。經歷一些驚恐的夢境,就可能意味著對最近事情發生的恐懼。 我有乙個怪事,正好相反我夢裡的事情會變成真的,我問了周邊的人,也有這樣的情況。有些就是一點小事,可能去乙個地方或者看一部電影,一段...

夢境和現實甚至是前幾世的內容有關嗎?

喜悅無處不在 本質上是沒有時間序列的,十方三世 上下五千年的種種故事都是一念俱起的,佛教稱之為 一念三千 一切平等 我們的感知方式讓我們於剎那生滅中相續出 生命的故事 意識幻出符合意識規則本身的 故事 於無身中受身,向無趣中立趣。佛教稱這個造幻模式為 背覺合塵 我們的生活中常常顯現一些不符觀念架構的...

夢境是現實的解答,特別容易混淆,這種情況要怎麼解決?

林風不見九州序 從哲學角度講,算乙個美好的因果關係。但是你要從科學角度講,這個現象就是可怕的時空效應。但是現在平凡的人類不喜歡哲學,不了解科學,大多善於用心理學的海馬效應來晃晃繞過這個問題。事實上,夢裡夢外千百年,安能識得是真假。你如何定義真假,你就會明白什麼才是夢與現實。你所認知的現在,是我們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