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否都會有見不得別人好的心理?

時間 2021-06-01 22:43:07

1樓:滄海謝之

題主和同事,僅僅是同事關係,同事關係意味著你們可能有競爭,甚至可能是激烈的競爭。

而題主的母親可能有她自身的侷限。

劃重點:

題主別被他們忽悠瘸了。

世界上存在見不到別人好的人,也存在希望別人好的人。某個職業傾向測試裡,從業的動機選項中,有一項是「助人」,這個事實可能出乎很多人意料。

助人竟然是主流且重要的從業動機(之一)!

總之,題主可以順著「被人打壓」的點,思考,「如何避免被打壓」,「當被打壓時如何心理建設」,「如何處理打壓我的人」這些問題。

2樓:李培忠

自尊心強的人勝負心也強,對自己的表現要求高,這些人必須滿足苛刻的條件,勝過別人,達到嚴格的標準才能接納自己,對自我感覺良好,否則就會感到自卑、恥辱。有的人吹牛,有的人炫富,有的人秀恩愛,有的人貶低他人,有的人殫精竭慮地追求成就,最終目的是讓自己在自己和他人的心目中高人一等。

3樓:億中人

看不出對方在妒嫉你,對方如果對自己的選擇沒有疑慮,那麼應該相信自己資產比你更多,未來留在大城市的機會更多。更像是不認可你為了輕鬆舒服而糟蹋錢,或者認為你為了結婚之事而耽誤了工作。

你媽說的客觀上來說也沒錯,「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認為表面看到的就是真實的情況倒顯得膚淺。儘管抱有一種輕鬆樂觀的態度的人,往往在生活中會更幸運些,但不能說明這種看法就是睿智的。

4樓:

人真的有看不得別人好的心理,其形成分為三個步驟:競爭-失敗-防禦

競爭的前提是,你我在同一賽道。比如事業發展,你憑藉老爹獲得了乙份月薪8k的工作,我憑藉自己努力獲得了月薪9k的工作,我們屬不同的行業。在這個過程中,就有很多不同的競爭賽道可選擇:

你自己都不需要努力,我還得努力;

我的月薪是9k,你的是8k;

你和我的行業,也許工作內容不一樣,工作性質不一樣

還會有其它。

當我們和人競爭的時候,一定在其中一條賽道裡競爭。那些見不得別人好的人,就特別習慣於此,他們會選擇其中一條賽道,跟你死磕。而那些經常祝福、鼓勵他人的人,他們在聽到你我差異時,腦子裡根本就沒有想過「比」這件事,他們本身就不在賽場,更無談賽道。

見不得別人好的人,不僅在賽道裡,還會特別放大自己的「弱點」。正如上文的例子,他們可能不會過多關注於自己的月薪更高,而是關注於「憑什麼我得上大學985研,他乙個二本畢業就能找到工作?」,「憑什麼我的工作是普通的週末雙休,他就是上二休一?

」只要兩個人有競爭,那就總是互有輸贏,如果你關注在了自己贏的部分,你可能會變成那種高高在上,點評別人的人(「嗯,真不錯,每個月掙8000多呢,繼續加油呀!」);如果你關注了自己敗的部分,你的心裡就會激發起挫敗、焦慮的情緒。於是你就需要防禦機制來處理他們。

當我們體驗到挫敗時,需要自我保護,這個保護傘就是防禦。

我們可能會試著反擊,但又不能很直接的反擊(「就憑你個傻X也配得上找工作?」),所以我們只能綿裡藏針、陰陽怪氣(「呦~還不錯嘛~」「請什麼假,怎麼不辭職呢?」)。

或者我們會給對方的成功找個我們能接受的理由(心裡默念:「啃老族,瞧不起你!看你以後怎麼辦?富不過三代!」)

也許我們會給對方虛構乙個故事,然後通過不停的說,來讓自己信以為真。(「我告訴你啊,他是他爸爸跟小老婆生的,他哥以後肯定繼承他爸的公司,他爸爸於心不忍才給他安排工作,要不就憑他那兩下子不得餓死?」)

我們用一幅圖總結「見不得別人好」這種心理:

所以解決問題的本質,是跳出「習慣性競爭」的思維模式,你需要找一面鏡子時刻對映出自己的內心活動,這面鏡子就是心理諮詢。

5樓:愛夜

大部分人類對於幸福有種本能的執著。

他們希望得到幸福,每一天都像花綻放般的溫暖。

而所謂的幸福二字,卻並非字面上那麼純淨

我們都知道乙個人幸福,取決於他的內心,而物質條件只是必要而不充分的。

就像高考,考試成績是必要的,但學習的能力才是充分條件。

但有些人,就去一味地刷題,他也能在題海中殺出一條血路,高考也能得勝。

二者的區別在於出發點,出發點偏移掉了。哪怕做再多的努力都是虛的。

人常把錢與幸福掛鉤,往往會使賺錢的出發點偏移,為了賺錢而賺錢的人,會對周圍能威脅到他賺錢的人警惕。而為了幸福去賺錢的人,哪怕賺不到錢,也能用別的方法去快樂,賺錢只是一種必要的謀生手段而已。

而一旦人掉進了錢眼了,很難再鑽出來。

6樓:孔乙己的茴香豆

普羅大眾都是會有這種心理的,特別是和我們接觸比較頻繁的人,因為時常打交道所以更見不得別人好,反而那些離他們較遠的,沒有太多交集的人,他們卻能夠不去嫉妒,我身邊有個領導,只因為同住乙個小區的同事家裡暖氣比他家高幾度而對那個同事碎碎念了很久。

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從心理學角度怎麼分析?有的甚至故意給別人設定障礙阻礙其發展。

姚穎 嫉妒,eney,在牛津詞典裡的定義是 在注視著另乙個人擁有的一些高於自己的優勢時產生的屈辱感。所以,這種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是為了避免羞辱感。羞辱感幾乎是人能產生的最負面的情緒,因為羞辱是一種對自己的攻擊,我不如別人,我是差的。所以迴避,甚至主動做點什麼破壞這種羞辱感產生,是很正常的。別人比自...

有些人為什麼總是見不得別人好?總是嚴於律人,寬以待己?

畢卡田biu 作為剛上一年大學的學生,講真,中國高校的老師千千萬,要說有故意讓學生掛科,肯定是有的,但是大多數老師應該是都不願意讓學生掛科的。和題主一樣,我也聽不懂我們高數老師講課,與其說聽不懂,不如說我不願意聽,說實話我是乙個差學生,極少數會聽課,能不去上的就不去,老師如果不點名就不去,有的課點名...

見不得別人好是怎麼樣的一種心態?

文刀 很正常,我也有,感覺我接觸的大多數人都有,就是嫉妒心理,一般是和周圍需要相處的人在一起時產生的,個人感覺是不成熟的表現,需要歷練,學會自嘲,化解尷尬,當別人炫耀時,你就直接誇他就好了。哇,你好棒奧! 熟客 陰陽先生的 陽明心學 推薦你讀一下!這樣你就不會在這麼隨波逐流,有自己的事情做了,那麼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