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解決終極問題帶來的虛無感?

時間 2021-05-06 22:41:21

1樓:Player P

在解決問題之前,首先要明確問題究竟在問什麼?比如題目所述的內容,就有一部分亟待澄清。請解釋一下:「終極問題」是什麼?

這不僅要解釋如何判斷乙個問題是否是終極問題,即終極問題的定義,還要給出乙個明確的陳述形式。是不是很困難?這就像乙個雖然知道身體不舒服,但不知如何開口的人。

我們很容易推想原本是一片虛無,事實卻最初就存在著乙個世界,正如維根斯坦所說「神秘的不是這個世界如何存在,而是這個世界竟然存在。」但是,這個問題到底問了什麼呢?我們是不是應該對「存在」,「事物」這些詞進行闡釋呢?

也許這個問題是對所謂的「終極因」進行發問,可不管什麼原因,不都包含在一切之內嗎?或者,這根本就是乙個偽問題,你只是誤用了語言,將一些詞串聯起來,但並沒有什麼意義。

那麼你滿足了嗎?不,我相信沒有。因為如果用消解問題的手段也能連帶著把困惑給消解了,你也就不會問出「如何解決虛無感」這一問題了。

讓我們換個角度來思考:為什麼你會產生虛無感?

你是不是認為如果沒有一種所有意義背後的終極意義,意義就根本無法立足?

這不過是一種輕率的虛無主義,這種想法的實質是,總覺得世界像紙牌搭建的房子一樣:輕輕彈開底部那一張牌,整個脆弱的結構便會散落。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所有問題都是一樣的,即便是諸如「你為什麼喜歡吃肉?

」這種問題。

你之所以感到焦慮,空虛,覺得世界荒謬至極,是你沒有得到絕對性的承諾。你固執地相信:除非有乙個絕對的根基,否則總有什麼缺失。一切事物肯定都懸在空中,搖搖欲墜。

我們先不談這種想法的合理與否,即便真如你所想,那又如何呢?或者我們不妨假設一下,即使你無論如何也尋不得這所謂的「根基」,那又會怎麼樣呢?

你回答不了,對嗎?因為你不知道在追求什麼,你只是被迫填乙個坑,而這個坑是你自己挖的。或者說,你在為自己的生活辯護:

為了使自己有明確的目標,堅定的價值取向,為之奮鬥的東西。可為什麼要為之辯護呢?

人的存在為什麼不可能是偶然的?我們當然可以沒有根基、沒有終極目標、沒有必然性。

人的自大會使自己陷入一種進退維谷的狀態。思維和現象無疑是最可靠的東西,把它們放再高的地位也不為過,但是又能如何呢?帕斯卡爾說:

「人是一根能思考的葦草」,可終究只是葦草。人們總習慣自居至高的位置,俯瞰一切,可這算什麼,把自己神化麼?還是說,因為自己是存在的「見證者」,所以肯定具有某種重要意義?

這只不過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唯我論罷了。

我們在對不實的幻想抱有期待時,就會因此深陷其中並感到悲愴。如果你還執著於填滿你自己挖的坑,你可以這麼問自己:「在思考終極問題之前的日子是怎麼過的?」

我們的生活並不服務於某種形而上的宗旨,也不需要本身之外的合理性做擔保。讓我們再一次面對「你為什麼喜歡吃肉?」這個問題。你會因為你找不到那個所謂的「終極理由」而去吃屎嗎?

2樓:熹熹

根據我的理解,你的問題如果說的多一點有可能是:

目前我對終極問題給出的答案是一切沒有意義,我現在有強力的虛無感,我認為這樣不好,大家有沒有什麼解決方案?

幾個建議:

到底喜不喜歡這個虛無感?它是不是你對某些事情的逃避、合理化、反抗?

虛無真的不好嗎?虛無可以讓人及時行樂;虛無可以讓人減少很多傷害虛無真的不好,那麼我可以讓自己變成抖M享受這種負面情緒。

假設一切沒有意義,那麼一切就都有意義,給自己找個意義唄。

讓自己瘋狂的享受,讓自己瘋狂的吃苦,你會忘記這個問題很長時間的。

很多人都是閉著眼睛騙自己啊,或者直接逃避這個問題不去想,時間長了自己就習慣了。

你真的用一切方法去探索終極問題了嗎佛法了解一下。

3樓:童蒙

終極問題的由來有著乙個過程

終極問題的困頓有著乙個過程

終極問題的解決有著乙個過程

那麼有終極答案嗎?沒有!

不同的階段和處境都會讓你萌發新的理解和思考,所以沒有乙個固定的讓人永遠滿意的答案(除非僵臥煢思一輩子)!所以不必固執,也不必失望,這也都是過程。

去體驗新的生活吧,去擁有新的環境,去感受生機與氣息!人這一生即是自己的終極答案!

4樓:王朗

承認人類思維的侷限性,無論你怎麼想,都是以人類的角度思考,都不會得出絕對準確答案,都只是乙個解釋而已。

人,宇宙,生命可能和人認知的完全不一樣,唯物主義說這些是存在的;

唯心主義說這所有一切都是你思考出來的,真正是不是這樣誰都不知道;

還不如像人類給出其他問題的答案一樣,自己想出乙個解釋方法,這就是答案。

樹立自己的乙個信仰,去面對不能逃避的現實,追尋幸福精彩的生活。

5樓:潛龍在淵如風舞霧

我覺得虛無感的關鍵就在這裡啊,終極問題考慮的是這一切對自我的意義。而這裡大家的方法則是將自己融入這一切,直接忽略了問題,那麼這個問題就是個擺設,簡單說,沒辦法解決,就是個四局,硬要破題,只有乙個解

死亡對大多數喜歡活著的人而言,這個問題是沒有意義但是乙個處於狀態絕望,家庭背景社會地位自身資質內容都差的人而言他的人生忽略了問題就是個錯誤

唯有解才能幫助他吧

6樓:霓覆載

虛無並不是全然沒有價值的,虛無可以讓你後退一步看待這個世界,不會一股腦的紮進現實的裡去,你可以時而退出來,對著這個世界笑一笑。認識不到這個世界的虛無和一切終究逝去,就像沉溺的落水者,拼命掙扎而不自知。

7樓:

這個問題無法解決,只能逃避,被虛無感纏繞了乙個多月,大概情況就是在「死理性」的驅使下盡量表現的和平時一樣,但內心一直煩燥,覺得一切沒有意義,眉頭一直皺著,不見笑顏。

今天算是從虛無感裡走出來了吧

逃避虛無感,我先給自己設立了乙個高於一切的、高於宇宙人生的前提:我在乎我所愛的人。而,我所愛的人在乎他們的人生,所以我要在乎他們的人生。

這樣,一切似乎不再虛無。

8樓:

諸神為了懲罰西西弗斯,讓他把巨石推向山頂,石頭落到地面,再一遍遍重複推向山頂,期限是生生世世。生活如同推石,極其荒誕,重複乙個無意義的迴圈。更荒誕的是,如果不推石,又有什麼可以證明西西弗斯的存在。

意識到推石本身的荒誕性,但毅然推石上山,這本身就是一種英雄主義。

加繆《西西弗斯的神話》

9樓:CANAAN

尼采的答案,重估一切價值。

虛無的本質是價值的喪失,終極的虛無就是終極的無價值,人生沒有意義。對應歐洲人就是上帝死了,對應中中國人就是學校學到的所謂XX主義必然實現的·真理·完全沒有現實的可能。

10樓:

既然標題提到哲學,那麼我就講一點,就我所知哲學家們都是把它當問題來研究的,而不是當口號喊在嘴邊的,天天哎呀,我好痛苦呀,好虛無嗷。如果他只是這樣嗷嗷叫,那就不算乙個哲學家,只能算乙個自我感覺良好覺得無病呻吟非常酷的傻尻。

如果你停留在一種對這種問題(而甚至不知道這個問題到底是什麼意思)的發問階段,那麼這確實會造成各種各樣的困擾,因為你不是把它當作問題,而是把它當作某種呻吟。故而建議題主找到乙個答案或者認識到這個問題是沒有答案的根本就不是乙個可行的方法。因為當題主真正的將生命的意義或者死亡在生命裡扮演的角色變成問題的時候,題主就不會呻吟(至少不是對這個問題呻吟),而是去尋求答案了。

故而題主只是處在一種貌似發問實則不是的階段,而題主不以為恥反以為榮(覺得羞恥的話當然就不會去到處宣揚這件事,覺得光榮就相反了,就好比某些人以得了抑鬱症為榮一樣),使得整個問題令人作嘔。

11樓:布魯克醫生

我第一次想到這個問題是初中乙個暑假的夜晚,我睡不著覺,躺在床上開始瞎想,想以後我的人生會怎樣,畢業,就業,戀愛,結婚,生子……然後我會慢慢老去……

在這個夜晚之前的十幾年,我從未想到過我老了之後,但那個晚上,我想到了。我老了之後,有一天,我會死去,離開這個世界。

當時年少的我,不知為何會想到這個問題。隨之而來的是我從未有過的恐懼與虛無。人死了就什麼也沒有了。

我再也不能看我喜歡的電影,

我再也不能吃我喜歡的菜,

再也不能打遊戲……

當時的我,曾一度因此而抑鬱了很長一段時間。後來因為學業的繁忙,我暫時忘記了這些問題。

現在我已經大學了,不知道是哪個晚上,我又想起了這些終極問題。我又開始害怕,開始感覺到那種無力感。

人終會死去,地球終會毀滅,宇宙也有壽命。

那麼我所做的一切又有何意義?

我存在於這個世界又有什麼意義?

於是為了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我看了很多專業或者非專業的資料,霍金,周國平,史鐵生……也曾經發郵件問過知乎上的大V,甚至去請教過心理醫生……

依然無果。

我曾經彷徨過,害怕過,也曾經因為一些資料而得到慰藉,暫得安寧。但在短暫的安寧以後,又重新陷入苦惱。在這些問題裡苦痛糾結,不得其解。

不知道苦惱了多少回,不知道看了多少書,我最後才明白:

在這些終極問題上,能說服你的,只有你自己。

我以前總是糾結於科學與宗教之間,

想相信輪迴,卻又不禁想到那麼外星人也在輪迴裡嗎?

想相信科學,但卻發現這個世界上也有很多科學無法解釋的事物。

最後我得出的結論是,人的認知終究是有限的,我們連地球上的很多問題都還未找得到答案,又談何探索宇宙的奧妙?

我認為投胎轉世是存在的,到不同於任何宗教所描述。我們的靈魂,或者說我們的意識是一種特殊的物質,當我們死後這些物質回通過某些渠道轉移到另乙個載體之中,或許是人,或許是狗,或許是別的什麼有意識的東西。

大部分人的這些特殊物質,在轉移的過程中受到損耗,或者失去了承載記憶的部分,或者這部分「失去了活性」。然而極少部分人的物質,在轉移過程中,並未受到損耗,或者損耗很少,而且又恰好再次以人為載體,所以才會出現所謂的前世記憶。而那些催眠師,則是通過某些手段喚醒了人的意識裡「失活」的那部分物質,從而達到了喚醒人的前世記憶的效果。

當然,也不排除人的潛意識影響。就像如果乙個人打心底裡覺得他是上海市長的話,那麼他催眠之後他潛意識也會認為自己是個領導。

但是我認為,大多數人是沒有給自己設定乙個根深蒂固,不可動搖的角色的,所以我認為,催眠後所喚醒的那些前世記憶,有較大可能是真的。

至於我提到的這些物質是什麼?存不存在?我也不知道,或許這只是我的腦洞而已。

扯遠了,其實這些終極問題不單只是困擾你我,從古至今不知道困擾了多少人。但幾千年過去了,我們仍未能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

我也並不認為我們人類能夠在今後的時間裡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

當我們要離開時,那些愛我們或者我們所愛的人們。或已經比我們先行一步,或我們比他們先走一程。但大家最終還是會聚到一起。

那麼這些所謂的終極問題,又有什麼好害怕的呢?

我存在過,我愛過,我走了。

一切,不過是一場遊戲一場夢,

胡說八道,並無科學根據,一家之言,諸君如若覺得狗屁不通,一笑而過即可。

旅行給你帶來怎樣的 儀式感 ?

是實物還是食物 當別人還未清醒或即將入夢時,坐著風塵僕僕的火車,把自己從乙個地方搬到另乙個地方,拖著行李箱前往火車站是我每一段旅行最隆重的開始。 之乎者也 一直想放下一切乙個人坐上遠方的火車不管目的地,到乙個沒有人認識的地方名勝古蹟,江川湖海或者大山森林,可以就是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放下,想去的地方有很...

如何解決由教育方式帶來的問題?

易公子 面對教育的焦慮轉移 功利綁架和價值失衡,武建謀說,父母們需要擁有三個 心 一是平常心,不把孩子與別人比較。父母越是拿孩子跟別人對比,就會越焦慮,然後再折磨孩子讓他也焦慮。二是同理心,體會到孩子的喜怒哀樂。父母只有能體會到孩子內心世界,才能掌握教育的尺度,要不然可能會逼死孩子,而後悔莫及。三是...

如何解決自我價值感過低的問題?

於飛 通常來說,當人在感到挫敗或者無聊的時候,就容易出現一些心理困擾,而當人感到順利或者充實的時候,則不會有心理困擾。這是因為,挫敗感和無聊,引發了人的無能感和低價值感,所以人的身心就自動自發的創造出一些問題去解決,並經由解決這些無中生有的問題,而獲得存在的價值感,說的通俗一點就是 有事幹了。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