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你的心理學研究有什麼感悟和收穫?

時間 2021-05-12 08:31:35

1樓:啃玉公尺的黎塔吖

這一年,在師姐的指引下基本豐滿了一篇文章的框架,估計下學期縫縫補補投出去。感悟頗多,真正意義上地做乙個研究才能體會其中感受。最重要的是心態變了,剛開始急於求成,總想趕緊出結果寫出來,慢慢地各種問題讓你不得不重複,改進,重複,修補,再重複。。。

心情猶如過山車,只能慢慢地自我調整,還好現在佛了

2樓:鄭永萍

我的感悟是心理學的水很深!在認識自我的基礎上,或者先成長自己,了解自己的基礎上去學習心理學,會更適應,那才是為我所用,再擴充套件到幫助別人,為他人解惑。帶著覺察去學習和運用心理學吧。

3樓:鳳聚財商

不知道你具體是想問什麼?

我個人覺得吧,2023年的心理變化還是蠻大的。首先恭喜自己從乙個家庭主婦的角色轉變成了乙個職業人。然後經過8年的與社會脫軌的心理狀態,經過找工作或者想自己創業的這麼乙個過程,感覺社會的變化之快。

如今的工作是以傳媒和網際網路為主的時代。有不少感慨。要快速的找到自己的方向,不斷學習和壯大。

對於有什麼收穫吧。自己覺得在職場上獲得了乙個新的職位。並且喜歡。想朝這個方向去奮鬥。事實證明現在的工作戰鬥力還是不減當年。

4樓:謝丹Barry

我本身就不是搞學術的,所以,一切都是在打醬油。

年初乙個不小心,去第三屆正念學術研討會演示了乙個2023年做的有關正念的研究。

這個研究也有個感悟。。。因為準備的時候,其實心裡也想趁機會發展乙個針對佛教徒修行方式來衡量佛教徒宗教性的量表。但是,這麼一來,我就愁了。。。

到底這個研究要投稿的話應該從原來開始設定的佛教徒修行與正念方面來寫呢?還是更針對性的寫一下這個量表的發展和根據呢?

當然,兩個題目其實適合投的期刊會很不一樣。也不能乙個研究出兩個不同的文章吧,倫理道德上不對啊。再者,正念那個分析裡面採用了這個新量表(因為發現真的好用和反映了佛教徒修行深淺區別),但是如果花篇幅來寫這個測量方式,就不夠篇幅寫佛教徒正念情況,但是不寫測量方式,又凸顯不出佛教徒在不同修行方式上對於正念情況的影響。

所以,感悟就是,別太貪心,一心一意的就做乙個研究問題就好了。

5樓:書樹

像我這種背景,本科專業不涉及任何基礎科學內容,已經自己培養出了一種本體論先行的思維模式。再來讀比較硬核的認知神經科學,著手做點研究,整個感受都挺神奇的。

我這種所謂的本體論先行的思維模式也不是文科式的,而是在沒有任何科學思維訓練(包括社科和自科)的背景下,為了避免用不媚俗的方式去理解前沿的科學知識,也為了避免被偽科學知識汙染,而不得不採取的一種策略。簡單來說,就是在遇到任何價值和事實判斷時,都保持對其本體論預設的覺察和警惕,反思的第一目標總是想要去動搖乙個知識斷言背後的哲學立場。以我當前的水平動搖不了其哲學立場的知識,我才敢放心地吸收進自己的腦子裡。

而在我的第乙個研究裡,就遇到了乙個讓我根本沒法放心的問題。這個問題往大了說,是在問:規律性極強的生命現象,甚或是規律性的生物結構一定就具有某種功能意義嗎?

有許多科普文章都說過,現代生物學很重要的乙個哲學立場就是結構與功能之間的對映關係,我之前對這一點是不假思索地接受的。在我之前的專業裡(建築學),許多設計理論也把結構與功能之間最簡練的對映關係作為衡量乙個設計是否優秀的標準之一。但是,現在,的確有這樣一種可能,自然界中的許多的生命現象,可能根本就是沒有功能意義的,只是演化上的一種冗餘策略,或是其他功能進化的副產品。

在我當前涉足的領域裡,由於對功能的解釋遇到了種種障礙,所以這種相反的猜測已經開始受到了重視。而在整個認知科學和腦科學的領域中,許多我們以為意義重大的現象可能都無法避免受到這種質疑。

在我之前的生活和學習裡,乙個知識背後的哲學立場一旦被動搖了,那我就會毫不猶豫地繞開這個知識,甚至避開乙個學科一種文化。但我現在必須要逼迫自己面對眼下的問題,甚至如果以後要寫文章了,就必須給自己選定乙個立場。我突然意識到自己之前看似「智慧型」的生存策略也可以被看作是「軟弱」。

在真正的科學研究裡,你需要面對的可能是哲學觀點根本不同的人的質疑和挑戰,它們提出的挑戰絕非僅僅基於事實,更是基於信念。這曾經是我在生活和工作中一直試圖避免的事,但目前似乎已經在自己的課題組內部預演了,導師們立場並不一致,而我還需要好多時間閱讀和思考。

6樓:紅色史萊姆

1、學會了一點數學建模,但是只學會了一點

2、學會了一點power analysis,但是只學會了一點

3、寫了一點文章,但是只寫了一點

心理學專業目前(2019 年)的就業形勢如何?

天羽 很糟糕,樓上有圖我就不獻醜了,談談我找工作的經歷。你看樓上的圖可以看出來,八成左右的本科生是找不到對口工作的,實際上,對口工作 的定義都很難下,心理學是研究人的科學,理論上來說和人相關的都有用,但是,這種廣泛性的後果是專業性薄弱,在研究生以上的階段才能真正細化到各個領域裡,那時候找工作才相對容...

可重複危機是心理學的危機,還是心理學研究方法的危機?

1.心理學目前本身就處於未完全科學化狀態,與其說是心理學的危機來了,不如說一直都存在 2.至於研究方法,基於目前心理學 實驗 統計 的方式,在加上學術界的本身存在的諸多問題,關於變數的設定與公開依舊是主流問題,所以推動科研人員科研素質這種消極且被動的手段仍在不斷被提出 實際上目前也沒有什麼好的解決辦...

你為什麼想要考心理學的研究生?

心理學考研三洋 嗯,為什麼考心理學,最單純的動機就是為了熱愛,因為很喜歡諮詢所以就去考了,至於你說發展前途的話,現在心理學的就業還是很廣的,因為社會越來越提倡人文關懷了 我是學諮詢的,你想考什麼方向啊? 天文27 其實拋去心理學只關注為什麼要考研究生的話,有乙個因素是避不開的,那就是更高的學歷所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