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乙個心理諮詢師,做諮詢久了,看到的問題多了,有沒有越來越冷漠的感覺?

時間 2021-05-08 18:56:42

1樓:RAYann-M

我覺得不會,我的諮詢師應該資歷比較老吧,有一次諮詢時在聽到我的講述後他說聽到這些我有點想紅了眼眶那個意思,我聽了其實很開心。我覺得他真的理解我並且發自內心願意幫助我,並沒有冷漠。

2樓:陸爐檀

無論是對來訪者的人還是事,在諮詢時間裡裡出現這個狀況,你連最基本的共情都沒有了,你的諮詢就就是在說教。去學習學習再來了,先過好自己的生活。別傷害別人

3樓:周梓緣

這個問題要從諮詢師的職業性格和諮詢師的從業方式兩個層面來看:

1.諮詢師的職業性格:乙個人的職業性格很可能在從事某個職業就開始了,就決定了他們是以什麼樣的思維和眼光去看待乙個職業。

對於心理諮詢師來說,理想的乙個職業性格是溫和、包容、思維清晰而理智。然而並不是每乙個諮詢師都具有這樣的性格。現在有不少心理諮詢師是因為自己心理出現了很多問題,不去求助心理醫生或者心理諮詢師,反而以學習心理學或者心理諮詢做為克服自己心理問題的方法。

有一些心理諮詢從業者可能本身就帶著偏執或者冷漠的性格。如果他們自己都沒有把自己的問題徹底解決,很可能帶著很負面情緒或個人偏差的認知架構進入工作,心理諮詢行業的所見所聞很容易觸發他們的創傷點,讓他們本來就很嚴重的情緒問題雪上加霜,或者他們不能選擇價值中立,運用自己偏差的認知結構去指導來訪者,給來訪者造成二次傷害。在這樣的情況下,這些諮詢師越來越冷漠,或者說他們自己的某些負面情緒會越來越誇張。

2.諮詢師的從業方式:心理諮詢師乙個行業風險比較大,工作壓力也比較大的行業。

的確,心理諮詢過程中的很多所見所聞是我們日常生活中較難遇到的,我們很多諮詢師遇到很刷人三觀和底線的事情後展示出一幅很淡定的狀態,因為經歷多了之後不會覺得驚奇是很正常的。但這絕對不等於諮詢師本人是冷漠的。相反,正是因為在大量面對並處理這樣的事情後,心理諮詢師反而更能夠理解當事人,更加知道如何客觀而全面看待事物。

所以從事心理諮詢這個行業後,心理諮詢師反而會更加懂得理解他人,不以偏概全看問題。但是,因為這個行業壓力很大,需要和很多行為、情緒和思想極端的人打交道,這樣的工作性質很消耗諮詢師的精力和體力。如果諮詢師不能保證有效的休息和調整,如題主所說的越來越冷漠的情緒是會出現的。

所以為了盡可能降低這樣的情緒出現的機率,諮詢師必須在工作中學會保護好自己,定時要求督導,不僅督導自己的案例,更要督導自己的情緒和認知,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注意休息,這樣就會避免冷漠的出現。

最後我談一下我自己的從業經驗:每一次諮詢對於我來說都是和來訪者經歷一段獨特的心路歷程。每一段經歷都會體驗到乙個人的喜怒哀樂。

在這個過程中,我是和每乙個來訪者站在一條線上,我盡可能用我的專業能力陪著他們和他們自己心理的脆弱面作鬥爭,盡可能一步步從陰霾中出來。每乙個諮詢的結束,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個人對於很多事情由於不理解所帶來的憤怒和焦躁情緒大大減少了。在看了一幕幕人情故事後,在幫助很多人走出陰霾之後,我學到最多的就是凡事不能看表面,因為每乙個看上去匪夷所思的,甚至不可理喻的事情背後都有著很多很多故事,每個人總有太多的不得已。

學會從不同角度看問題,學會沉下心來,一點點分析事情的各個角度、各個層面是我從心理諮詢中學到的經驗。這樣的工作經歷讓我更能體會到每個人生活的不易。在這樣的經歷之後,我的內心越發平靜,越發沉澱,遇到事情處理的方式也比以前穩重了很多。

我相信很多諮詢師也是如此,遇到事情看似表面是少有的平靜,不過那不是冷漠,反而是更多的淡定,更多的是對個體的理解和關心。

4樓:yoyo chen

正相反,我覺得我是越來越暖了。

當然主要原因是自己一直在做個人成長,成長了以後就覺得越來越具有愛的能力了,然後也就越來越能夠去愛自己的來訪者了。

於是在諮詢的過程中越來越容易去感受到來訪者的各種悲傷、痛苦和焦慮,這就是共情。

所以不是越來越冷漠,反而是越來越暖了。

5樓:王雪巖

恰恰相反,看到的多了,體驗的深了,反思多了,對生命的敬畏就更多了,不管對諮詢師自己的生活而言,還是對幫助求助者而言,每個努力探索的生命所帶來的生命成長力量,都可以幫助諮詢師重新思考,也重新積累自己生命成長的力量,前提是,這個諮詢師願意成為乙個積極反思的人。諮詢師的學習,最終還是學習的如何做人。來訪者的那些痛苦,那些處理痛苦的努力,是諮詢師非常好的教材與老師,幫助諮詢師自己發展。

6樓:懶人諮詢師

做這行五年了,對於你這個問題我感覺要看怎麼理解這個冷漠了,如果是對於什麼特殊的事情驚訝的話,說實話真的會感覺沒什麼可讓我特吃驚的情況了,但是對於各種事情仍會有很多情感反應,也更能理解和包容很多來訪的痛苦和反應。

7樓:圍城夜話

沒當過諮詢師

8樓:老王·王立杰

如果乙個心理諮詢師做諮詢久了,變得越來越冷漠,那麼說明這個諮詢師需要通過督導或自我心理成長來提公升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態和穩定性。

心理諮詢師如果有比較好的功力,那麼隨著經歷個案多了,問題見多了,他會變得更有經驗,更穩定,更有覺察力。他對自己和來訪者會更溫和,更寬容和理解

9樓:「已登出」

這就像在問醫生,是不是看多了疾病與死亡,就應該會產生,生無可戀的對待生命一樣。

我覺得,如果有諮詢師無法正常面對諮詢中所產生的心理情緒,無論是冷漠還是其他負面影響,那麼他/她都應該暫時離開諮詢工作了。

10樓:宋詞

同不會。

解釋一下為啥不會。第一共情不是同情,前者是一種能力,隨著工作經驗增加能力可能反而會增強,後者是一種情緒,同類刺激源激起情緒的強度可能會因為習慣而變低。

第二很多人說到冷漠一般還包含對別人的情緒不作為的意思。而對別人的行為做不做為更多是乙個界限的問題,諮詢師一般不會在諮詢中慢慢完成界限的清晰化,相反應該界限相對清晰和界限感相對穩定以後再去執業。

想做心理諮詢,看心理諮詢師,怎樣選擇比較合適,應該以什麼樣的步驟來進行?

想針對哪乙個具體的事件或者情緒狀態做諮詢的話,可以把這個情況告訴心理醫生。具體有什麼問題,需要由心理醫生甄別。三甲醫院也可以。重要的是坦誠和信任,如果心理醫生讓你覺得不舒服,也可以跟她交流或者向機構提出更換。能力範圍內盡量選貴的。 霆呀嚯 解鈴還須繫鈴人 最好是自己先找到問題的根源,恰當的方式去嘗試...

怎樣成為乙個心理諮詢師

鹿鳴 題主年紀小,正是學習的關鍵時候,可以學習心理學專業或者直接學醫 精神科 有條件以後也可以讀研,考取心理學專業碩士博士學位。專業的心理諮詢師都是必須要有專業的心理學知識做後盾的,現在市面上魚目混珠的諮詢師不在少數。自從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取消後,心理諮詢師證書的權威性也不高了。心理諮詢師是專業性很...

心理諮詢師能否作為副業?

新鮮 寶貝兒,如果你現在還沒有心理諮詢師從業資格證的話我勸你死了這條心,2017年就取消了,你現在想去做,首先是國家不承認,然後是機構水平參差不齊,想學?先花個千八的吧,給你整個表面工作 先發幾個證,等你學完了,一腳踹走,想幹活?太天真了吧,你都沒有從業資格 魏丨為什麼 我就說我自己,目前算副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