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追求的執念突然被滿足是怎樣的體驗?

時間 2021-05-05 18:18:44

1樓:夜未央

就好像小學時春遊,春遊前的那個晚上永遠是最歡樂的,要買零食,準備明天帶去玩的東西,但真的玩的時候,你會發現還沒有前一天晚上興奮。

2樓:lome

剛開始的時候,不敢相信,一直在腦海裡不斷懷疑自己,這是真的嗎?我居然做到了?

開心佔了極少數部分,腦海裡一直幻想著這個場景,本以為是欣喜,但沒想到的是卻有一種深深的失落。

然後開始爆哭,在想,怎麼以前那麼傻啊,明明答案就在自己身邊,自己苦苦尋找的東西,早就已經看過幾十遍,但直到現在才真正領悟,在想,原來那麼那麼簡單的東西,需要自己付出那麼多才能得到。

會很害怕失去,會想拼命抓住這個希望,會想緊緊拽住,因為這一切的一切真的來之不易,會很珍惜現在這個付出好多倍好多倍得來的東西。

3樓:明強明理

媽媽性格暴燥剛烈,的家裡什麼事都要聽她的,事不合意,不合期望,輕者吼罵,重者暴跳如雷,很生氣,夾著虛弱的煩躁,媽媽快50歲,身體很差,這乙個月以來我耳濡目染,天天說讓她不要生氣,不違背原則,什麼事情我都順著我媽媽的意,她的脾氣終於不那麼暴躁了,我感到了心靈上的一種平靜。

4樓:

跟老婆自2023年相識,確定關係,又因為距離太遙遠而分手,但是始終放不下對方

家裡人催促著相親,我也隨波逐流,相親了好多次,但是都沒成功她實在太好了,漂亮、有趣、善良、聰明、包容、學歷高。。。。

跟她談過以後,怎麼能看得上其他女生

終於,陰差陽錯之下,去年我們結婚了。

多年夙願一下子被滿足,每次早上醒來,看到枕邊人是她,都有種做夢一樣的感覺。

感謝命運!

5樓:七百分貝製冷

如果感到無聊或者空虛,其實也證明你終於配得上你得到的東西了,以至於這樣東西最後的出現是那麼的理所應當

以前需要努力到投入所有注意力才能達成,而現在幾乎什麼都沒有想就能做到

這種情況下,你得到之後突然又失去這件東西的機率就會變得比較低

6樓:微瘦

談不上執念,勉強算是個心結。

實現的那一刻其實是沒什麼感覺的,正如每個度過的日常時刻一般。但是,過了大概半天吧,自己才反應過來:原來我成功了。

那一刻的情緒比較複雜,興奮、如釋重負般地輕鬆、揚眉吐氣般地激動、迫不及待地想與家人分享的喜悅與急切、幾分志得意滿般地驕傲、再夾雜幾分心酸,五味雜陳,很難用語言充分描繪這種複雜的情感。

7樓:玖玖

首先,大家都談到滿足以後是巨大的空虛,再多說自己的感受也沒什麼太大的意義。 這裡講一下我對空虛原因的一些思考。

回到問題,我們知道,空虛是在出現自己所追求的事情被滿足後出現的。那麼考慮空虛的原因,到底是長期追求還是執念呢? 我認為主要的原因是執念。

原因帶有一定主觀的因素:因為個人的經歷中,也存在長期追求的事情滿足後很充實的情況。而兩者的差異很突出的乙個點就是, 感到空虛的情況往往更為重視,甚至到了極端渴求的地步。

如此,便引入本回答真正的重點:對執念的分析,其產生的原因和解決的方法。

乙個很顯然的前提條件是:基本上人人都有執念。那麼,它就可以歸類到我稱之為群體的預設選項的範疇裡。

所謂群體的預設選項,是指一類具有一定普適性的決策模式, 這樣的模式做出的決策, 往往具有這樣的特點:

不需要過多的思考,幾乎是本能產生的。也是為什麼我叫它預設選項的原因。

無視教育差距,具有普適性。所以很有可能是存在於基因之中。

適用性比較廣泛,可以用於很多的情況。

能有效的避開最劣解。由性質1,3可知,這是一種很簡單的決策模式,沒有複雜的考慮,同時還不具有專一性,所以很難做到最優。但是,起碼可以避開最蠢的情況。

由此,我有乙個較為跳躍的猜想,群體的預設選項雖然大多都被理解成為乙個壞的特質(如執念報復心等),但是其實它事實上是一種人各種觀念衝擊下保持的一種平衡。

舉個例子,執念雖然讓人上頭,為乙個目的付出了過多的代價(這也是我認為空虛的原因)。但是起碼克服了半途而廢的情況,那麼這個決策就不是最糟糕的。

但是同時,對應的代價就是事實上求出最優解的可能。因為自己的決策都是乙個個觀念的妥協,同時又縮減了分析的過程,最後獲得的結果只能是乙個不好不壞的狀態。

因而,這也是我為什麼要繼續闡述解決辦法的原因。

要解決這種情況,應該做的是系統性替換群體的預設選項,徹徹底底的改變這種基於本能的決策,讓理智來求解。具體的來說,就是放棄本能的決策體系,換成基於效用評估的經濟學分析。

解決乙個系統性的矛盾,只能用系統性的解決策略。以上

8樓:山而

暴發戶的感覺。

莫名其妙的自信,自負,而且想讓之前壓抑那麼久的情緒發洩出來。就會變相地做很多持續滿足自己的事情。直到自己膩了,厭倦了,開始尋找下乙個目標,建立下乙個執念,攻克它。

就是暴發戶,因為太久沒有被滿足,成功以後肯定要好好補償自己。

補償以後會有空虛感。幻滅感,覺得這個東西不過如此。

當然,這個執念成功了,是乙個故事,美好又幻滅的故事。沒有成功那就是另外乙個故事,一輩子追求,死亡那一刻才幻滅。

其實我建議不要成功,成功後很容易失去目標。因為維持一種有追求的狀態不容易。被滿足了,還要去找下乙個追求,很麻煩。沒有執念的空檔期人很容易渾渾噩噩,沒有目標。

如果沒有追求到呢,就可以維持乙個比較久的亢奮狀態,讓自己持續努力。

所以那些大人物都以國家興亡為己任,還真是可以努力一輩子而不懈怠。因為這個執念實現難度較高。腎上腺素可以持續分泌,不削減,甚至生命最後乾脆奉獻一把軀體。

為自己尋找乙個更大一點的執念,不要那麼容易滿足。就可以一輩子有追求。

之前我有過乙個小執念,三年,實現了,覺得太TM容易了,膨脹的很。然後,,,,,,就躺平了,一躺就是三年。現在想,如果當時沒有征服它,現在應該是另外乙個故事。

以我的天資,再努力三年,想到可能出現的美好結局都會微微笑呢。

下次我一定換個大一點的執念。用個幾十年實現,估計就夠退休了。

其實執念源於對美好事物的追求,我記得瓊瑤寫《窗外》,是因為自己喜歡自己的老師。可是她自己成年以後,卻拒絕再見老師了,因為老師已經垂垂老矣,不再英姿煥發,不是她心目中美好的樣子了。

還有那些追求事業金錢的,莫不是被此種美好生活打動。

有執念的人,估計都是有些精神潔癖吧。

9樓:

快樂的同時擁有了憂愁,突然覺得執念失去了意義。

好比我喜歡的人也喜歡我,我卻發現他和我想象中不同,他也僅僅是乙個一身毛病的普通人。

10樓:

只有空虛感。

高三一年中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唯讀聖賢書。平時沒日沒夜的學習,就跟同桌都很少說話。

高考成績出來,達到了目標分數。

但我依舊明白這不是我想要的,那種失去目標和方向的空虛感讓我分外痛苦。

我是個除了學習一無是處的人,生活做人方面很失敗,沒有能夠一直過下去的朋友。這種迷茫的情況其實很早之前也有預料過,但真正到來之時,確實感覺與社會脫節很厲害。

現在已經不怎麼學習了,多做了一些沒有意義甚至以往看來沒必要的瑣事。希望自己能好起來。

執念太深是種怎樣的體驗?

青冥 是時間久到你以為關於你的一切我都想不起來,但海馬體會替我記得。白天提醒自己好好生活,認真工作,忙到沒那麼多心思讓非主流情緒肆意蔓延。可還是會在無數次早晨醒來,反覆回味夢裡關於你的點滴,開心又悵然,開心又一次再夢裡遇見你,可惜只是夢啊,夢裡你還是十多年前的樣子,模糊到看不清眉眼,只覺得那一定是你...

突然被嚇哭是種怎樣的體驗?

銀河打架大帝 那是Sunny明媚的一天。為了體育課的800公尺測驗,我決定穿上我最 順滑 的一雙鞋。因為趕時間所以我嘴裡還叼著牛奶,坐到沙發上開始穿鞋。結果穿了半天沒穿進去,當時還以為腳突然變大了,於是又往裡戳了好久。我終於想通可能是有什麼東西掉進去頂住了,於是我就把鞋倒了倒我這輩子都不會忘記那個畫...

突然被分手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4月11日凌晨記 新的生活的開始。或許這次的上海之旅本就是內心深處一閃而過的衝動,本就應該去考慮去權衡,但我想這麼久了應該要有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衝突,對立,不愉快,充斥著整趟行程,或許我們本就應當止步於此,或許事在天為,亦又或許是之前的矛盾疊加衝突爆發,加上我現狀不求上進不知進取,漫無目的的虛度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