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乙個極度節儉吝嗇的家庭,我該怎麼辦?

時間 2021-05-07 05:30:31

1樓:

所以真的不是攀比他們老一輩的思想和我們不太一樣 …

2樓:瘋狂的大公尺

因為他們不理解乙個詞,沉沒成本

比如我花20塊錢買一道菜,我全吃了和不好吃我吃一半就扔了,是乙個效果,吃與不吃錢都花了,花的錢老闆也不會找給我,但是,我要是吃撐了吃壞了,對我的身體還是負效應。所以,剩菜剩飯全不留。

3樓:抹茶離離

我爺爺經常撿水果攤爛了的水果回來給我們吃,經常全家人拉肚子。每次去一樓洗澡回三樓房間的時候就發現樓梯的燈全被奶奶關了,不知道摔過多少次。住在湖北,去年我實在鬧得不行他們才同意在我房間安裝空調,不然大夏天的簡直要熱死,但是每次開空調的時候奶奶都想方設法的要關掉。

家裡的家具也都是我爺爺奶奶結婚時候用到現在的,幾十年了都不換,我兩歲的棉襖被奶奶改成背心一直給我穿到13歲。初中時候穿小了的衣服非要給高中時的我穿,上了高中她就沒給我買過衣服都是我自己不吃飯省錢買的衣服。

但是我奶奶今年卻突然捨得花錢了,花了一萬塊錢換了個門,我只能說一條街就我們家門最好看。只在乎面子,外邊光鮮,實則過的節儉到貧窮到不行的生活。

4樓:遠方不是夢

你這是攀比,有好多企業老總都用的中國產,,,什麼蘋果手機,什麼電腦,,手機你有,電腦你也有,,學費照樣給了你,,,你不感恩反而覺得他們吝嗇,,。你自己沒活明白反而說別人。別人有別人自己的生活方式,,你可以靠自己啊,

5樓:

理解樓主,你不是乙個人,我就說說我自己吧。

本人女生,90後,二線城市,父母均有穩定收入,相對而言還可以。不敢說富,但絕對不是貧困。自己研究生在讀,目前除了僅有一點的補貼外沒有收入。

小時候吃穿用不大記得了,就不說了。

就從我上中學開始說起,那時候我爸工作有變動,家裡收入也有波動,大概從那時開始我爸媽就變得越來越吝嗇而苛刻了。程度你們都想象不來。

舉個例子,剛上初中的時候,學校有次開運動會,每個人給發了一雙運動襪,質量挺不錯的。我拿回家我媽看見了,說能穿很久,從那之後大概三年就再沒給我買過一雙襪子。當時就三四雙襪子吧,反覆穿了四五年,襪子破了就縫,再破再縫。

縫到後來到什麼地步呢,就是襪子基本縮短了一大截,破的地方縫成了乙個疙瘩,穿鞋的時候特別膈應。

接著說鞋的事,初一那年在地攤上買的一雙35塊錢的白運動鞋,穿了整整三年的體育課。那個鞋我現在都記得,底又薄又滑,鞋前頭很薄,所以我從來不敢穿它踢東西,一踢就破,腳趾頭還疼。

再說一件關於雨傘的事,高中有一年我爸出去開會遇上大雨,花了45買了一把雨傘,特別結實耐用,回來送給我,我媽反覆叮囑我,說你看你爸多愛你,一定要好好愛惜雨傘,千萬不能搞丟。每次我用那把雨傘的時候,心態都特別虔誠。用完帶回家我媽要把雨傘反覆檢查好幾遍,確保完好。

結果有一天我去上課,傘放在教室外面,搞丟了。那天回家因為這把丟的傘,被罵了乙個晚上,吃飯也罵,寫作業也罵,罵連一把傘也搞丟,能做什麼事。然後我就再沒新傘用了。

對,真的是下雨沒有傘。直到上了大學才又買了一把。

說出來可能沒人相信,有時候我自己想想都不知道怎麼活過來的。我爸媽對日常開銷壓縮的地步常人無法想象。比如家裡洗手洗菜,一定要拿個大盆接汙水,衝廁所從來不按馬桶開關,一定要用汙水衝。

刷牙用水衝牙刷時間長一點點,只要被他們看見馬上要說。隨手關燈都是最基本的。我房間學習都用的是節能燈。

甚至於,上廁所用衛生紙多撕了一點,被看見都要說幾句。

剛上大學,每個月花不到400塊錢,從來不買衣服鞋子。五年級買的一件毛衣穿到大三,實在穿不了才扔的。

至於這麼多年用錢,壓歲錢是三十晚上給一些象徵一下,大年初一基本就收走。家裡幾乎找不到什麼錢,都藏著。從來沒有零花錢,所有用錢都要匯報給他們,由他們出。

美其名曰,教會我理財,呵呵。

我記得中學正是我最愛美的那幾年,每年新買的衣服不超過兩件,長久我心裡都有幾分扭曲,看見女生穿的漂漂亮亮的衣服鞋子,我羨慕的同時會想自己一輩子是不是都穿不上這樣的衣服。我記得有一年我做過乙個夢,夢見買了一條新裙子,笑了好久,醒來發現是夢又哭了。

也和父母溝通交流過,沒效果。因為他們自己就是這樣過的,我媽一件衣服穿了二十年,一雙皮鞋可以穿十年。我爸一件毛衣能穿十年,平時幾乎不花錢。

我是這樣想的,節儉是好事,但絕不是吝嗇,吝嗇是一種罪。就我父母而言,已經改變不了了。他們對我的經濟管制已經夠得上是虐待了,只是我不想深究了。

如果我將來有了孩子,我的孩子一定不會過的像我這樣辛苦。

6樓:

自己的爺爺奶奶也有他們這一輩人普遍存在的現象。

就我爺爺奶奶來說,他們的社會地位,和退休之後的福利待遇應該屬於同齡人的中上水平。但是體現出來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水準,和年輕人的差別太大,有時候讓我覺得不可思議。

後來分析了一下原因:

①他們年輕的時候,所處的時代/社會背景/物質的匱乏程度/文明程度,和現在社會差別太大。就像高曉松之前在節目中說到的細節,他的外公是院士,在行業內享有絕對的社會地位和優越的福利待遇,但是當一家人吃完飯之後,他的外公習慣性的去舔盤子。。。

這種反差,究竟是年輕時候,吃過多大的苦,才會讓乙個人的恐慌記憶一直銘刻在下意識中!

②廣義上的文明

老一輩的人,人生中最需要獲取知識/常識/學問/禮儀的時光,被當時的社會背景衝擊的七零八碎。造成了人生觀/價值觀/社會觀/對文明的接納程度,和我們這一代人差別太大。

7樓:

呵呵,極度吝嗇,不知道我的父母算不算。父母都是老師,按成長階段說吧,我小時候沒有父母給買的玩具,(毫不誇張,乙個都沒有,父母從不丟舊東西,我翻過,我的童年只有乙個撥浪鼓,堂妹說那是我搶她的。)第一,上學從沒有買過除了課本以外的書(老師要買的不算吧?

),什麼叫輔導班和興趣班,沒聽說過,還有個笑話,5年級之前沒有過自己的書包,後來公升初中自己撿了同學乙個用到中學畢業。第二,我上學時候在家吃住,中學體育課總是崴腳和扭傷,後來身高很低,弟弟上學時候都住校吃食堂,身高一公尺八,現在想想我缺鈣導致青春期發育不良原因搞笑,我媽口味淡(自稱不愛葷腥),乙個月能吃一次肉吧大概(過年不算),至今我回家吃飯買菜全是自己買,不買就是開水麵條白菜蘿蔔。第三,上大學走的時候父母開會,計算了我花的所有錢(從小學到高中生活費學費),大學寒暑假我就再沒回過家,我得掙錢,好早日有能力還債。

畢業時候帶女朋友回了一次家,送走女友之後,父母叫來親戚朋友又開會提了三個條件:我倆結婚不能要彩禮,結婚房子不給我(當時買了一套,理由是我上學花了錢,我還有弟弟等等),找工作不能太遠,我要給他們養老,我清楚的記得大伯說了句你爸媽也不容易,然後其他的叔伯沒聽完就都走了。然後我跟女朋友分手,去找了工作。

現在沒房沒錢,半死不活的工作,弟弟也因為種種原因離家不回來,他走的時候問過我「我是不是親生的,你告訴我說是,那我到要問問你,你是不是親生的?」。對啊,題主,我是不是親生的?

8樓:

我爺爺雖然早早的退休,但出於要撫養我和我妹妹兩個孫子的壓力或者喜歡在社會走動一直以來都有做些小生意,雖然賺的不多,但差不多也有幾萬的月收入

真震驚,你家年入幾十萬啊,看你描述的生活像是年入幾萬的。

題主,你有沒有想過,究竟真的是節儉吝嗇的生活態度令你糾結,還是與他人的攀比令你糾結?

我想說,你畢業了,花自己的錢,你愛怎麼花怎麼花,但別再拿爺爺奶奶的錢來過你羨慕的別人的生活。如果你自己的錢無法維持你嚮往的生活水平,就別那麼多抱怨,努力爭取公升職加薪。

對於爺爺奶奶,少些無謂的爭吵吧,他們那麼生活了一輩子,憑什麼要在老年了還硬要去改變?有良心就尊重他們的價值觀。擔心他們提大桶扭到,就給他們買幾隻小桶。

嫌他們的衣服太破舊,買了好的,就把他們破洞的舊衣服處理掉。或者,帶著他們跟同齡的其他老人一起玩耍,讓他們自己覺醒——這個是非常有效的,我奶奶就是乙個你爺爺奶奶這樣的人,這兩年串門發現別的老人的吃穿用度之後,也把自己帶補丁的衣服給扔了,也換下了鋪了三十年的棉布床單,用上絨布的,又舒服又溫暖。對人不要說教,說教只會帶來爭吵,傷感情,榜樣與行為才是最有效的。

你想想你自己,如果在你自己沒有意識到當下的生活方式不妥的時候,別人跑過來告訴你你過得吝嗇,你會聽麼?是不是會反過來鄙視對方奢侈浪費,覺得自己艱苦樸素是美德?

尊重別人的生活方式,潛移默化去感染是最好的促使其改變的途徑。

我今年21,喜歡上了乙個有家庭的男人,我該怎麼辦 我不想錯

笑看人生江湖路 小姑娘,我們換位思考一下,假設你是他現在的老婆,而且你們還有兩個可愛的孩子,你的丈夫又是乙個人人稱讚的人,你也覺得他是世上最愛你的人。你一直以你丈夫為驕傲,有一天你的朋友給你推送了一條知乎提問,乙個傻得可愛的小女孩,覺得自己喜歡上乙個已婚男人,不知該何去何從!你一下子火就上來了,這小...

極度討厭乙個女同事,我該怎麼辦?

我覺得我的同事一點都不積極,活來了都不知道幫我幹,還得我去暗示她,暗示她她也是做好自己的活,那我年紀那麼大了,她心裡沒點數嗎?現在的年輕人啊也就那麼回事吧!沒朝氣,沒幹勁,沒眼力見。這就是那些討厭人的想法! 我就遇到過乙個,就是現在的乙個二比女前端同事,這女同事嘴真是夠碎,每次你說了什麼她不滿意的,...

乙個極度自卑的女生交了乙個很帥的男朋友 怎麼樣才能克服自卑心理?

略略略 其實可以不用那麼.怎麼說.嗯 可以強迫自己心安理得一點,比如說你覺得他顏值太亮眼讓你覺得自卑,在看他的時候故意模糊掉他的臉.怎麼模糊.有點偏向鬥雞眼那樣,在做鬥雞眼的時候看東西都是模糊的,也不用把鬥雞眼做得太到位,否則對面的他看到的你的樣子有可能會有點傻,總之模糊掉他的長相,也模糊掉你覺得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