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的經典裡,有什麼書值得中學生去背誦 推薦兩本。?

時間 2021-10-28 01:42:11

1樓:知世分子

既然明確說經典,就很好說了,中國古代的書一直就是按「經史子集」分類的(所謂四庫全書,也是這四庫),而「經」毫無疑問就是其中的經典,中國的經只有十三經(當然如果有人說四大名著我也不跟他爭),但是這位同學要推薦兩本,所以我就推薦這經典中的經典:《論語》《孟子》,而且我非常贊成這位同學去背誦(不建議強背,建議熟讀成誦,後邊有具體讀書法的介紹)。

這些書非得熟讀成誦才算是有了一點兒基礎,否則只是泛泛看去,恐怕很難有所得有所積累。有些書可以讀一遍就完了,有些書需要反覆讀、反覆領會,我就是這樣讀這些書的,深知其中奧妙。當然這也不是我一家之詞,我們先看看古今大儒是怎麼說的:

程子曰:「學者當以《論語》《孟子》為本,《論語》《孟子》既治,則六經可不治而明矣。」

以上摘自程子的《讀《論語》《孟子》法》(閱讀全文)。再看,朱熹朱夫子在《朱子讀書法》(閱讀全文)中是怎麼說讀這些經典之書的的:

朱子曰:「荀子說『誦數以貫之』,見得古人誦書,亦記遍數。乃知橫渠教人讀書必須成誦,真道學第一義。

遍數已足,而未成誦,必欲成誦。遍數未足,雖已成誦,必滿遍數。但百遍時,自是強五十遍;二百遍時,自是強一百遍。

今人所以記不得、說不去、心下若存若亡,皆是不精不熟,所以不如古人。

上邊這一段話涉及了包括朱夫子在內的三位大儒對於讀經典的基本的態度與方法的建議,其它兩位分別是荀子與張載(橫渠,就是說出為天地立心的那位大儒)。接下來再看一位近現代大儒錢穆先生,在給其上北大的孫女錢婉約的心中是怎麼說的:

《論語》外,須誦《孟子》《大學》《中庸》與《朱子章句集》為主。《莊子》外,須誦《老子》。四書與老莊外,該讀《史記》,須全讀不宜選讀,遇不易解處,約略讀過,遇能解又愛讀處,則仍須反覆多讀,仍盼能背誦……(閱讀原文)

在這裡讀書的次序與讀書的方法要求都有了,這位同學自己領會以下,另外錢穆先生有另乙個針對全部國民的書單《中國文化七書》,首推也是《論語》《孟子》。還有如梁啟超先生在其當時的清華大學生及全國青年推薦得到書單《國學入門書要目及其讀法》也說到:

《論語》為兩千年來中國人思想之總源泉。《孟子》自宋以後勢力亦與相埒……吾希望學者熟讀成誦

由以上可見,讀哪些書,怎麼讀,真正的學者、儒者都是有乙個基本的共識的,這不是哪乙個不曾深入做過學問、深入讀經經典的人可以隨口否定的,因為他沒有經歷過這樣的學習,也不知道其中的好處,都是隨口的批評、順著習慣的否定罷了。

讀書法|讀傳統經典的心態與方法(儒學自習室)

2樓:叫什麼好呢

道德經,論語,孫子兵法,這些,不是說內容,是裡面的句式非常的美,比如無為而無不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讀起來朗朗上口,念起來好聽。

3樓:等花開又等夏甜

值得背誦?值得背誦的書不多反正我也沒那個精力。但經典可以讀一讀的不少。老子莊子論語、王國維的書都不錯。史記資治通鑑什麼的適合高中讀。論語適合初中讀。

4樓:飛雪而已

什麼書,看兩眼,有興趣,先讀,還喜歡,自己就會背。

別強迫,沒意思。

給孩子把書講透了,他一定會喜歡。

你不講,光背,不背要是再打個板子,不就成舊社會了嗎。

群眾的盲從,古今中外有哪些經典事例?

女權主義中大多數不動腦子者 社會改革頻繁,新的觀點一茬接這一茬往出冒,人們接受的很快,遇到相悖的觀點就去聽從對自己有利的那種,我體會最深的就是宿舍那個女權主義者,平時是個比較溫和的人,但一旦稍稍涉及到男女之別,立馬跳起來說 誰告訴你女生一定要怎樣怎樣的?多說無益,言盡於此。 亞爾斯蘭 雖然稱不上經典...

古今中外,有什麼經典語句,讓你對生活,對周圍事物產生改變的?

來根菸 很多,說幾個作家獲作品吧,說出來的都是扎心金句。英國作家王爾德 當愛到了終點,軟弱者哭泣,精明者馬上去發現另外乙個,聰明的早就預備了乙個。中國作家洪應明 熱鬧中著一冷眼,便省許多苦心思 冷落處存一熱心,便得許多真趣味。 七隻枇杷 對生活的態度是隨時間疊加與經歷的事情而慢慢變化的哪有什麼文字能...

古今中外非常有名的神箭手有哪些?

康少林 第一名 后羿 后羿,又稱夷羿,相傳是夏王朝東夷族有窮氏的首領,善於射箭。一說是中國第乙個朝代 夏 的建立者,有 人王 之稱。神話中后羿之箭連射天上九個太陽,這個第一名當之無愧。第二名 紀昌 紀昌,相傳是戰國時期趙國邯鄲人,從小便練得一身好箭法,據說早期 射之射 時射蝨如射馬,後來遇到乙個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