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越多,越覺得寫作題材太俗反而偏題該怎麼辦?

時間 2021-06-08 19:15:48

1樓:

我也有過這個問題,

其實不是因為題材的問題,

是你自己有了覺得棒到爆的乙個故事,

發現套不上這個題目,

怎麼辦,

你就焦灼,

重新寫又難得另闢蹊徑,

這時候你反而應該寫下去,

你要做的是把你心裡想寫的寫完,

再開始想乙個新的故事,

但考場作文的話,

沒大概的想法前不要動筆,

就這樣。

2樓:熊熊

要麼「另闢蹊徑」,要麼「俗中出新」

另闢蹊徑就是寫別人從未寫過的,比如陳寅恪的「四不講」:「前人講過的,我不講;近人講過的,我不講;外中國人講過的,我不講;我自己過去講過的,也不講。現在只講未曾有人講過的。」

俗中出新就是峰迴路轉,意料之外。陳寅恪已定次日赴北戴河休養,就匆匆草就(清華大學入學)普通國文試題——作文《夢遊清華園記》。另一題為「對對子」,上聯為「孫行者」。

當時正是白話文運動蓬勃發展之時,因此有人在報上批評清華大學食古不化,不應出怪題「對對子」考學生。陳寅恪對於用「對對子」形式為考題,提出四條理由:一、測試考生能否區分虛字和實字及其應用;二、測試考生能否區分平仄聲;三、測試考生讀書之多少及語藏之貧富;四、考察考生思想條理。

陳寅恪的解釋文章一經發表,這場「風波」即告平息,可見陳公名望頗能服眾。

所以讀書多反而會是一種財富,你會知道前人說了什麼,既可以不與其重複,又可以承前啟後。挺好的,自信點。

讀書讀得越多越覺得自己鄙薄,覺得自己很渺小,怎麼辦?

已登出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這是很多人熟悉的,這是吃貨大東坡的言論,大東坡厲害吧,很厲害吧。其實意識到自己的鄙薄渺小又豈不是自己的一次偉大,總比自大要來的好。說到底世間是無窮的,個體本就渺小,既然是個事實,那害怕個錘子,畢竟害怕還沒啥用嘛 花兔兔 書讀的越多越覺得...

為什麼讀書越多,越覺得知道的太少?

怪書書 對啊,書讀的越多,接觸的各種知識或新事物就越多,引發的思考也就越多,支援思考所需的知識也就越多,但人不能全知全能,所了解的不可能解決你所有的思考與問題,因此書讀多了,反而疑問更大了,越覺得自己所知道的太少了,從某種意義而言,書到用時方恨少,也是這個道理 恒沙數 因為隨著讀書的增加,你跨越了愚...

為什麼書讀得越多,越覺得無法和周圍的人交流?

白寶蓮童子 沒有固定的模式,這些也都是虛設,都是自己的那層自我沒有打破,所以,也就會產生這種遮蔽。假如說書讀多了,那應該更懂得如何處理複雜的關係才對,但事實並不如此,那就是說沒有真正的讀懂,讀的都是傲慢與偏見。所以,南懷瑾先生講,真正的學問不是知識,讀了那麼多書,讀不到好處,等於沒讀! 強子發動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