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中第11章和第64章

時間 2021-06-06 07:28:26

1樓:依藍

三十根輻條匯集到一根轂中的孔洞當中,有了車轂中空的地方,才有車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開鑿門窗建造房屋,有了門窗四壁內的空虛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

所以,「有」給人便利,「無」發揮了它的作用。

局面安定時容易保持和維護,事變沒有出現跡象時容易圖謀;事物脆弱時容易消解;事物細微時容易散失;做事情要在它尚未發生以前就處理妥當;治理國政,要在禍亂沒有產生以前就早做準備。合抱的大樹,生長於細小的萌芽;九層的高台,築起於每一堆泥土;千里的遠行,是從腳下第一步開始走出來的。有所作為的將會招致失敗,有所執著的將會遭受損害。

因此聖人無所作為所以也不會招致失敗,無所執著所以也不遭受損害。人們做事情,總是在快要成功時失敗,所以當事情快要完成的時候,也要像開始時那樣慎重,就沒有辦不成的事情。因此,有道的聖人追求人所不追求的,不稀罕難以得到的貨物,學習別人所不學習的,補救眾人所經常犯的過錯。

這樣遵循萬物的自然本性而不會妄加干預。

2樓:童蒙

陶瓷 「有」 的那部分是提供便利的,讓你可以拿,握,不讓裝進去的東西掉出來,而 「無」 或者空才能發揮裝東西的作用,不空就裝不了了,這是 「無以為用」的意思。

好比你說道理給別人聽,「有」是進人家耳朵了,可是別人真的會去做嗎?他的行為並不是你能控制的,你講的道理到底有沒有用多少有用就是 「無」 在發揮作用,裡面需要各種難以捉摸的機緣巧合了。

也許就差你這句道理的點醒,他就悟了; 也可能你的道理只是在做嫁衣鋪墊; 也可能你說的道理別人已經聽了太多遍厭煩了。況且你不可能全盤指導別人,不然那也只是你在重複道理,別人永遠也學不會。

無為也是類似的意思,好比無心去做事,無心對人好,別去過度求為的結果,因為很多時候不是你的「有」能掌控的,你所不見的「無」其實發揮著更大的作用。做了但不過求,自然結果成功或失敗你就不會那麼太在意,又或者境界到了,真的對別人是有意義的,也就無所謂個人的成功過和失敗了。

3樓:jjyy

後面那章晚點再說,乙個不留神點到發布了…

上面說了聖人心,再補充下聖人行。舉個例子,你手裡有了乙個億,你一分不動,有用嗎?你有利,但沒用,你要把錢用出去,讓錢流通它才有用,所以守財奴是不符合聖人行的…

再說下64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這裡說了小問題好治理,所以聖人行無為之事,他怎麼會失敗,聖人做事為腹不為目,他(心裡)也不會失去什麼。所以聖人要做一般人不願做的事,這裡指的事是和私慾相反的欲,一般人是不情願的。只有這樣才能利萬物。

說到這裡,道德經裡對人性的描述是很多的,如果只想研究無為而沒有聖人心,那麼是很容易掉進權謀裡的,而沒有聖人心也不可能做到真正的無為,具體的東西大家自己思考了。

4樓:老菸槍

11章是講有無為一體的,人做出陶器,恰好符合道。至於害怕失敗而無為,和無為所以不失敗,沒啥區別,重點在無為這種行為。懂得了道而去修正自己的行為,與天然地依道而行,重點都在行為。

另外,做為初高中生,還是讀論語比較好,道德經並不適合這個年齡段。你都未曾努力過,怎麼會知道努力的終極目的是什麼呢?讀一書而知一生,是害人的思維方式。

人生哪有那麼簡單?

5樓:渣渣輝

第11章就是那個意思,主要講有出於無。64章是大概意思就是守道的人,守好自己已經有的,不要追求,有的沒得,不亂作為。故無為無思。

看書這個書,首先要看,比較權威的如,老子帛書校注。然後就跟閱讀,故事一樣,要總結全篇和前面一章及全篇來看。

如何理解《老子》第三十章中的「果而不強」?

一牧 第一句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 於 天下。遵循客觀規律來輔佐人間帝王的人 不使發生嚴重的貧富分化 不會依仗武力來征服全世界。第二句 其事好遠 還 他們知道今天你怎樣侵略別人,來日別人也會同樣對待你。第三句 師之所處 居 荊棘生焉。軍隊所到之處會發生抓壯丁的事情,這將會造成田地荒蕪無人耕作。第四...

第11章 時序邏輯電路 11 3十進位制計數器

已登出 請先看最後一段,沒有懂的話再看前面的,我詳細地講了回覆力相關的幾個概念。首先明確,這種題目裡的位移是以平衡位置為原點,物體彈到原點左邊了,那位移方向就是左,物體彈到原點右邊了,位移方向就是右。位移,顧名思義,位置的移動,只和位置有關。好的,接下來是回覆力。什麼是回覆力,就是把物體拉回原點的力...

《道德經》十七章中老子究竟說「太上,不知有之」還是「太上,下知有之」?

道可 可以斷句為 太上下,知有之。開頭就說太上以下,但隱含著 太上,不知有知 上一章講得道之方 致虛極守靜篤 此章講守道之要 猶兮其貴言 太上下 知有之。上古時代以下,知見初生,但知有道,尚未離道。其次親之 譽之。世道再下,不但知道,而且親近道 讚譽道,與道開始有差距。其次畏之。世道再下,去道日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