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雜劇,南戲,元雜劇之間發展的關係和各自的特點?

時間 2021-06-05 18:04:58

1樓:朱驢安

宋雜劇、南戲、元雜劇的關係。

宋雜劇是北宋時期各種歌舞、雜劇的統稱,主要繼承了唐代以來的歌舞戲、參軍戲等等。宋雜劇在一開始有明顯的宮廷性質,說明它的藝術中心應該是北宋的都城汴梁,後來在市民階級中發展逐漸成熟並出現了瓦舍勾欄。北宋中期以來,宋金形成對峙局面,北宋的經濟重心由中原南移到東南沿海地區。

不可避免以中原文化為特點和以汴梁為中心的宋雜劇也逐漸南移,宋雜劇與東南沿海地區的民間歌舞小戲開始融合出現了南戲,這個形成的時間在北宋宣和以後大約2023年後(北宋2023年國祚終止)。南戲最早出現在永嘉一帶(現溫州),因而又稱為「永嘉雜劇」、「溫州雜劇」,或稱「戲文」。

在宋金對峙時期,金國出現了和宋雜劇相對的金院本。陶宗儀所著的《南村輟耕錄》卷二十五《院本條目》言:「院本則五人:

一曰副淨,古謂之參軍;一曰副末,古謂之蒼鶻;一曰引戲;一曰末泥;一曰孤裝。」這就說明了金院本在腳色行當和演出規制上與宋雜劇基本相同,另據《院目》記載的院本劇目很多都與宋雜劇相同,因此可以證明宋雜劇和金院本是非常相似的藝術形式。金院本的藝術中心是金中都燕(北京),可能是不願南遷的瓦舍中的演員北遷聚集在燕,逐漸形成北派的雜劇即院本。

從金院本的表演形式和劇本形式,也能證明金院本是對宋雜劇的繼承關係。

為什麼要提到金院本?實際上是為了更好的解釋元雜劇與宋雜劇和南戲的關係。

元雜劇又稱北雜劇,是由金院本和諸宮調發展而來形成的。從元人鍾嗣成的《錄鬼簿》和明人的《錄鬼簿續篇》中記載的早期元雜劇劇目是和《南村輟耕錄》記載的院目相似,可以說早期的元雜劇就是對金院本的豐富和繼承。後來又融合和宋、金時期已有較高發展的說唱藝術諸宮調,又充分吸收了北方各地區各民族的歌舞、伎藝等等經過發展形成了非常成熟的元雜劇藝術。

北雜劇的初步成熟是在南宋末年。

現在就可以基本釐清宋雜劇、南戲、元雜劇的基本關係。南戲和元雜劇都是對宋雜劇的繼承發展而來的,不同的就是南戲發展在南方元雜劇發展在北方,融合各自的地域特點逐步成熟。當然在元朝之後南北文化交流,南戲和元雜劇又互相吸收借鑑。

2樓:俱少年

剛剛來知乎找個南戲的問題,看到了,想說一下個人看法。

首先,對於就像題主說的一樣,瓦肆勾欄的出現給了說唱、戲曲這類文學的出現和發展。根本的原因在於唐宋時城鄉限制被打破,人員的流動加強,藝人們的活動愈發自由,並且,重要的原因是宋朝的經濟更加繁榮,人們的生活娛樂的需求促進了敘事性文學的興盛。

但是我覺得題主說唐被宋新興文學所取代,我認為不正確。這類民間活動的生存土壤在於人民大眾的日常需要,不可能輕易消失又產生新一代,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只能說由唐及宋,繼承和發展,產生了符合宋的時代特點。再說題主說的宋雜劇問題,稱之為院本,產生於金元之際。

在宋雜劇的基礎上一南一北形成南戲和雜劇。

最後說南戲。早期的南戲在南宋渡江後出現了,但文字粗糙,文人總體沒有加入到南戲的創作中,詩文一向為士大夫視為正統,南戲最初和詞一樣被歧視。這裡不得不提一下北方雜劇對南戲的貢獻,元破杭州,因而北方大量雜劇家的加入促進了南方劇作的發展,南戲也由此得益,南北交流,南戲受到北雜劇的衝擊,曾短暫衰落,後又興起,根植於民間土壤擁有旺盛生命力,所以前面唐宋變化也可見端倪。

南戲在元後期興盛是對比於雜劇的衰落而言。琵琶記,荊劉拜殺等等劇目的出現極大推動南戲的發展,在明清時亦有重大意義。

個人淺見,不喜勿噴。

劉裕 宋高祖武皇帝 的大宋王朝 為什麼不能稱南宋 齊朝 梁朝 陳朝都可以稱南齊 南梁 南陳?

瀾冰白羽 首先歷史上的劉宋,就是宋,沒有劉,也沒有其他字首或是字尾。稱呼它為劉宋,是因為歷史上有不止乙個宋朝,而後面那個趙宋,名氣稍微大一點。所以為了區分這些朝代,用王朝開創者的形式當字首是慣例。如果開創者姓氏相同,會用前後,南北,東西去當字首。但有些時候,會以一些其他單字去當字首。比如桀燕。後梁元...

如何評價南科大2018畢業生宋立博?

日月共明 知乎還有這種問題,題主是怎麼回事,宋立博學長已經深圳小學科學老師了,研究生期間績點第一,聽過他的深圳教師經驗分享會,情商高 南瓜王家的 我是立博姐姐。親表姐。這個小朋友最大的優點就是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並且知道什麼是適合自己的路。前者舉例,他高中入學時候成績並不突出,但畢業時候學校請他家...

元宋為什麼看上了賀繁星?

可以寫賀繁星為什麼看上元宋嗎哈哈 就是父母雙全的家庭裡長大的女孩子想象不到怎麼有人從小是父母離異家庭裡自己長大的怎麼也能長大 還長的如此健全?比自己更成熟懂人情世故。 Juliezr123 我身邊有一片姐弟戀的。帥哥帥,小女生一看就會撲上去。熟女喜歡但是會分析,懂得分寸感。知道什麼時候該收該放。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