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體楷書應屬碑學範疇還是帖學範疇?

時間 2021-06-02 19:10:15

1樓:天樞

碑學帖學是康有為在《書鏡》(又名《廣藝舟雙楫》,未完稿,故不取此名)中所做的區分,以南北朝的北朝書法為碑學,南北朝南朝的書法為帖學,因為北朝沒有名家墨跡傳世,清代以來主要靠出土的墓誌和山上的摩崖為研究物件,故稱北碑或碑學;南朝至宋元明清,以王羲之為宗,以名家尺牘(即書信)為研究物件,故稱帖學。

至於隋唐書家,一般意義上都被歸入帖學,因為二王書風是唯一的典範,但實際上,隋唐統一了南北,融合了南北書風,故隋唐碑誌南北風格都包容在一起了。即便在南北朝當時,南北書風也並非有很大差別,現在出土的敦煌李柏文書墨稿(屬於北方),雅緻婉轉,跟王羲之尺牘無異;而萬歲通天帖中王僧虔(王羲之家人)的尺牘,楷書寫得也與北朝墓誌並無兩樣。所以康有為的碑學帖學之分並不科學,頗有標新立異之嫌,其主要原因還是托古改制,以藝術著作闡述維新思想,所以現在並不大用這些說法了,學書人也不會拘泥於南朝還是北朝的某一作品,而是融會貫通之。

2樓:慵盫

顏真卿留下的作品分為兩種,一種是碑刻一種是墨跡。看你的問題是歸屬於碑學還是帖學,所以不應該以單純的材質來區分,清代很多書家也留下了墨跡,但仍屬於碑學範疇。

碑學與帖學,我認為區別在於,碑學注重線條中段,也就是線條質量,以大字為主,帖學注重點畫質感,以小字為主。

根據顏真卿的傳世作品,碑學帖學都有涉及,不過在當時還沒有明確的碑學帖學概念,所以我認為顏真卿碑帖均有涉及,屬於碑帖融合,但偏碑多一點,可以認為是大部分是碑學範疇

我們在臨張遷碑這類碑文時時要像臨楷書一樣盡力去模範到每乙個細節嗎?

精靈 履齋的回答中肯,題主可以多參考。延伸來說,不僅僅是張遷碑不會盡力去模仿到每乙個細節,而是所有的經典碑帖都不用一模一樣。臨帖,相當於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學書者手上功夫學到的,就是自己眼中所能見到的。初學者見其形,學的當然是字形。眼力越高,能看到的就越多。這個眼力不僅僅是觀察細節的能力,也有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