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女媧人首蛇身還是人首鱷身?

時間 2021-06-02 12:08:41

1樓:虛沌色

文獻中沒有伏羲女媧是鱷身一說,女媧也沒有龍身,伏羲有龍身的說法,在漢代的列子中,伏羲與女媧是牛頭虎鼻且蛇身的聖人形象。

在緯書中的伏羲更扭曲,也有說他的臉上只有乙個巨大的眼睛,眉骨猶串珠子般連橫一條,眉毛有白豪並垂在地上,額頭兩旁突起;還有的認為伏羲是麒麟頭的人,或長麒麟身的說法;長長的頭,修長的眼睛,長有龜齒龍唇,龍身。

麒麟舊形象是長著狼頭的,後來也有說馬頭,龍頭,伏羲形象多的很,要看版本。

再到女媧的形象:

王充講述過女媧的形象為婦人,並不是蛇身,同時代的列子講女媧是牛頭虎鼻的蛇身聖人,後世追加女媧的頭髮為「宣發」,宣發指頭髮稀少或發有黑白兩色。

漢畫中的蛇人天神還環在玄武身上,漢畫中的蛇人天神並不是女媧伏羲。

《昭明文選》玄中記曰:伏羲龍身,女媧蛇軀。

元中記云:伏羲龍身女媧蛇軀列子以為皆蛇身牛首虎鼻。

孝經援神契雲:伏羲大目山準日角而連珠衡

2樓:玄羲

鱷???

伏羲龍身人首,女媧蛇身人首,但最早以前龍蛇是相同的,所以龍尾只是比蛇尾粗獷且有尾鰭,龍代表陽,蛇代表陰,也代表了伏羲女媧分理兩儀的屬性(天皇、地皇)

3樓:踏沙拾貝客

《山海經大荒經》郭璞注:「女媧,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變。」山海經中有八個部落以蛇為圖騰,蛇亦是龍圖騰的前身。龍的形象是有蛇部落和其他動物圖騰部落結合起來的疊加。

不知道人首鱷身從哪看到,最少《仙劍》玩過吧。

4樓:鄒友高

人首龍身,伏羲、女媧之分主春、秋,則其與龍星紀時之間的關係就呼之欲出了,伏羲、女媧皆作龍形,其原型當為龍星,蓋伏羲為春天之龍星,女媧為秋天之龍星,伏羲和女媧的對偶關係,在長期的流傳過程中,演變為伏羲、女媧兄妹成婚的故事

5樓:子桑木

都不是,女媧在先秦時代的真身是九尾狐。

伏羲的真身確實是蛇。

《帝王世紀》曰:禹始納涂山氏女,曰女媧,合婚於臺桑,有白狐九尾之瑞,到至是為攸女。故《連山易》曰:"禹娶塗山之子,名曰攸女,生啟是也。

《續漢書·郡國誌》曰:成紀,古帝庖犧氏所生之地。

《河圖著命》曰:修紀見流星,意感,生帝文命,我禹興。

看來包犧的母親是成己,己是蛇。

漢代伏羲女媧圖是長身,明顯是蛇軀。

為什麼華夏神話體系裡面造型很多是人首蛇身?

朝聞道 她家附近老王是雷神,不是雷公!也不是托爾!他的形象是這樣的 雷澤有雷神,龍首人頰,鼓其腹則雷。想想看,中華民族的老媽是蛇首人身,老媽的老王是龍首人身,還能生出什麼東西?果不其然,生出個兒子,伏羲,人首蛇身,生出個女兒,人首蛇身。其實也沒幾個人首蛇身,基本也就這一家子。2 至於為什麼是蛇身,主...

為什麼世界各地都有關於人首蛇身的神話故事?

熱心市民猴子 崇蛇信仰是因為蛇在冬天會冬眠,但那時候的人們不知道冬眠是什麼,只知道冬天時蛇的身體是硬的,他們就以為蛇死了,但春天又活過來了,可其實是春天蛇冬眠結束,他們認為蛇有死而復生的功能,崇蛇信仰也是體現了他們對生命的渴望 古人的思維模式和今人是不同的,更注重形象思維,看古人自身是怎麼看的 說文...

女媧是人首蛇身,為什麼造人的時候要捏出兩隻腳?

甜字當先 女媧人首蛇身的形象是東漢才出來的,關於她造人的神話在更早的楚辭就出現了的,再往前走,女媧這個神並沒有具體的形象,最早的關於她的記載是山海經裡的女媧之腸,化十神人。 因為需要用地球上已有的基因合成,可能猿類基因比重比較大,還有別的比如豬和海洋生物的基因等等合成出來就兩條腿了,人類適應地球比別...